你被App自动续费问题困扰过吗?估计许多人的回答都是肯定的。近日,有媒体报道称,许多手机App推出的会员包月、包年服务套餐,暗藏“自动续费”的消费陷阱,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许多人表示“直到发现钱没了,才知道被自动续费带走了”。
其实,App自动续费“玩套路”现象并不是一个新问题。2019年,央视曾对50款热门付费软件做过一项调查,发现七成以上都有自动续费功能,而且大多是以非显著的方式“默认”勾选,稍不注意可能就会被自动续费。开通容易,但取消可就不那么简单了,入口隐蔽、程序复杂,步骤繁琐等,让人分分钟想“一卸了之”。
自动续费功能原本是为了方便用户长期享受App提供的服务,如今却变成让消费者避之而不及的坑,背后原因也不难理解。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一些商家为了留住用户推出了各式各样的付费会员服务,首次、首月开通还可以享受许多优惠政策。而一旦开通,可能也就意味着“被默认”开通了连续包月、自动续费功能,甚至有些软件的自动续费功能是享受优惠政策的必选项。这一隐匿的套路,也成为很多App的重要牟利方式。
基于一些网友的惨痛经历,笔者在一些App上注册会员、购买服务时,经常要找一个相对空闲的时候来操作,以保证有足够时间把藏在各种隐秘角落里的选项看清,确保不被自动续费。但有时还是防不胜防,而且也不总是会有那么多空闲时间来看清每一个小字。对于对手机操作不够熟悉的人来说,更是很容易被莫名续费。
如此被动买单、强加服务,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降低了用户对平台的好感,更涉嫌违法。电子商务法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以显著方式提醒消费者注意,不得将搭售商品或者服务作为默认同意的选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格式条款的,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者费用、履行期限和方式等。
法律规定得清清楚楚,但这种带有诱导和半强制性意味的自动续费消费陷阱依旧屡禁不止。这说明,仅靠平台的自觉是不够的,相关部门的监管与处罚也要跟上,从而让一些企图钻空子的商家“望而却步”。比如将多次违规、整改不力的平台纳入“黑名单”,形成有制约力的长效机制,使其有所顾忌。
就消费者自身而言,开通会员、购买平台服务时,也要注意尽量仔细阅读,看清条款内容。一旦遇到类似消费陷阱,要有证据意识,以备与平台协商、向有关部门举报。同时,有关部门要确保投诉渠道的畅通,对反映问题比较集中的平台,尽快重点调查。动作早一点,快一步,正当权益受伤害的消费者就会少一些。
目前,已有不少App取消了自动续费的默认勾选,还设置了提醒功能,把选择权还给了消费者,收获了用户的好感与信任。对平台方而言,虽然一些“小算盘”“小聪明”短期内可以给自身带来利益,但在“坑”消费者的同时,终究会把自身送上被市场淘汰的道路,得不偿失。
在“用脚投票”的时代,是继续“玩套路”追求一时的不当牟利,还是踏踏实实做好服务、保障用户的选择权?在这一取舍上,相信任何一个有远见的平台都不会犯糊涂。
(责任编辑:解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