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作为网生代的未成年人在网络上娱乐、社交、学习、消费。一些网络社交产品也有更多未成年用户,QQ、微信、豆瓣、玩吧、知乎等熟人社交或半熟人社交、游戏社交、知识社交类产品,都深得未成年人的喜爱。在这些社交类产品中,微信作为国内用户量最大的社交App,已经覆盖了12亿人口。青少年用户也是微信的重要用户群体之一。
为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未成年人线上社交产品的使用及其权益保护”课题组以微信为例,研究青少年使用微信及其相关功能的特征,分析未成年人使用线上社交产品的作用,以期更好地为未成年人服务,保护未成年人权益。
本研究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广东、江苏、河南、安徽、陕西、四川、辽宁共8个省份分别选取省会城市和一个不发达城市作为二级样本,北京选取了1个市区与1个郊区抽取调研样本。被试为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三的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共回收7898份问卷,有效样本7460份。其中,男生52.7%,女性47.3%;小学生26.0%,初中生39.5%,高中生34.4%;城市学生59.2%,农村学生40.8%。
是什么问题致使家庭对未成年人线上社交的监管“流于形式”
课题组认为,作为一个应用广泛的社交App,微信已经深度渗入到未成年人的生活中。调查显示,有专属微信号的未成年人超过六成,过去曾有过微信号但现在没有的不到7%,约三成未成年人没有微信号。
课题组对不用微信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占比最高的两项分别是没有手机和家长不让用。课题组分析,未成年人不用微信的主要原因来源于客观限制,如家长没给买手机、家长不让用,认为费时间、不安全等主观因素占比较低。
而未成年人使用微信占比最高的前两项原因分别是:近九成的未成年人使用微信的首要原因是为了方便沟通,近六成是为了看学校的作业和通知等。课题组分析,这说明未成年人使用微信与社交有强相关,而微信也是未成年人学习、完成学业安排的重要工具。此外,占比两成以上的分别是“大家都用”“看朋友圈”“获取资讯”,其目的也是为了社交和学习。由此可见,社交和学习是未成年人使用微信的主要原因。
家长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使用、网络安全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均对家庭监管提出了具体要求。课题组研究发现,多数家长对未成年人使用微信以提醒和规定为主。
调查显示,排在家长所有管理方法的前四位的是:超过四成家长分别提醒孩子注意信息安全和不许加陌生人微信,也有四成多家长分别对孩子提出规定使用时间和规定使用时长。与此相比,会使用青少年模式的家长仅占不到四成。
值得注意的是,有超过四分之一的未成年人表示家长“不怎么管”。和孩子讨论看到的内容、与孩子一起看视频内容排序靠后,不足一成。
课题组认为,家长的管理方法比较单一,大多以口头提醒为主,告诉孩子不许做什么较多,告诉孩子能做什么较少,善于使用青少年模式这一未成年人保护工具的家长就更少,对孩子的网络使用过程进行监督、能与孩子同乐的比例更低。
课题组通过学段比较发现,家长对小学生的管理更严格。
差异较大的是规定使用时长和使用时间这两种管理办法,从小学生到高中生,均下降了22个百分点。另一项差异较大的是开设青少年模式,小学生比初中生高13个百分点,比高中生高出20个百分点。
在家长“不怎么管”的比例中,超过三成高中生表示家长“不怎么管”,比初中生和小学生分别高出10个、21个百分点;而家长对男孩“不怎么管”的比例也高于女生6个百分点以上;城市家长“不怎么管”的比例高于农村家长约3个百分点。
是什么原因导致未成年人愿意“泡”在线上社交
线上社交产品为人们提供了更丰富的社交体验和更便捷的社交服务。健康合理地使用线上社交产品,不仅是对成年人的要求,更是对未成年人的要求。哪些因素影响到未成年人使用线上社交产品的行为呢?
课题组研究发现,家庭的生活环境、家长的教育方式等对未成年人使用微信的行为有密切关联。例如,生活中“经常有”大人不尊重我、家人各自上网不交流、因为上网与父母吵架的情形,孩子每天使用微信很多次的比例更高,与“几乎没有”不尊重孩子情况的家庭相比,每天用微信好多次的比例相差约11个百分点。
课题组分析,家庭教养方式方法对未成年人能否理性使用微信影响较大,如果家庭中经常出现不民主的养育方式,孩子反而容易使用微信次数更多、时间更长。尤其是家长经常唠叨、家人之间缺乏交流、因为上网不能好好沟通而吵架的养育状态,并不能很好地管理孩子,反而易使孩子陷入非理性使用中难以自拔。另外,如果家长缺乏权威和管理方法,也会使孩子陷入不合理的使用中。未成年人成长需要宽松的、民主的成长环境,有的家庭对孩子实行专制型管理,不许这个不许那个,只告诉孩子不许做什么,很少告诉孩子能做什么,不自由的缺乏民主尊重的家庭氛围反而易使未成年人想方设法“出圈儿”。
课题组研究还发现,未成年人的心理状态与他们使用微信的频率、时长、功能等也显著相关。
以使用微信的频率为例,经常有孤独感的未成年人,每天使用微信好多次的比例比几乎没有孤独感的未成年人高9个百分点以上;经常有被看不起感受的未成年人,每天使用微信好多次的比例比几乎没有被看不起感受的未成年人高10个百分点以上。反之,几乎没有孤独、被看不起、心理压力大感受的未成年人每天使用微信次数少的比例更高。
课题组分析,当未成年人心理压力较大或心理状态不佳时,他们更有可能通过网络向朋友、家人倾诉,或者寻找心理安慰。这时,使用微信也许成为他们很喜欢的一个沟通渠道,这也启发家长、教师等成年人更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关注他们的情绪与心理感受。
是什么因素引导未成年人选择看不同类型的视频
调查显示,经常使用视频号的未成年人占比超过5%,有时使用的比例不到一成,偶尔使用的比例超过三成。合计下来,有近半数未成年人使用过视频号。
从未成年人使用视频号时长来看,近七成每次在20分钟以内,使用20-40分钟占比近两成。课题组分析,大部分未成年人都能合理安排使用时长。也有一成多未成年人每次使用超过40分钟。课题组通过比较发现,经常使用的男生比女生高2个百分点以上,高中生比初中生、小学生略高,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略高。
调查发现,未成年人对幽默搞笑类视频最感兴趣,占比超过七成,其次是励志奋斗类视频,占比超过半数。而旅游美食类、实用技能类、游戏动漫类、新闻热点类、知识教育类的比例均在三成多。课题组分析,未成年人使用视频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轻压力,放松心情,开心一笑,这是幽默搞笑类视频比例远远超过其他类型视频的主要原因。
课题组调查未成年人对视频号的看法发现,多数未成年人对视频号持肯定的态度,认为使用视频号带来的最大好处是缓解压力。其次是内容吸引了他们,使他们增长知识。
使用视频号的未成年人中,七成多赞同“看视频号能缓解压力”的观点,在众多观点中占比最高;其次是分别有超过六成赞同“视频号内容时尚有趣”“看视频号能增长知识”的观点,有超过五成赞同“视频号让我更了解朋友”。
课题组分析,这些正向观点均超过半数以上,说明虽然未成年人使用微信的主要功能是社交与学习交流,但是视频号也起到了减压、有趣、丰富知识、促进交往的作用。情绪健康、娱乐、学习、交友,这些都是未成年人成长中必不可少的要素。
调查也显示,有四成多未成年人担心使用视频号会浪费时间或做事效率低,三成多认为视频号的内容缺乏特色,两成多认为看视频号会多花钱。课题组认为,对视频号有可能带来的问题值得关注,这些问题不仅不利于未成年人的成长,也不利于成年人的健康生活,需要加强媒介素养的培养,使成年人用户和未成年人用户都能理性使用和享受互联网产品带来的好处。
课题组重点比较了未成年人看励志奋斗类、新闻热点类、游戏动漫类、猎奇八卦类、知识教育类视频与家庭中存在不尊重孩子行为的关系。
数据显示,家里很少有“大人不尊重我”情形的未成年人,喜欢看励志奋斗类视频的比例比家里经常有大人不尊重孩子情况的未成年人高17个百分点;同样,喜欢看新闻热点类、知识教育类视频的比例也分别高约4个、17个百分点;反之,家庭里经常有“大人不尊重我”这种情况,未成年人更喜欢看游戏动漫类视频,比很少有“大人不尊重我”这种情况的未成年人高20个百分点;喜欢猎奇八卦类视频的比例也高7个百分点。
同样,如果未成年人经常有“不自由”的感受,喜欢看游戏动漫、猎奇八卦类视频的比例更高。尤其是游戏动漫类视频,比家里很少感到不自由的未成年人高出近14个百分点;反之,家里很少感到不自由的未成年人,喜欢看励志奋斗、旅游美食、新闻热点、知识教育类视频的比例更高,尤其是励志奋斗类视频,比家里经常有不自由感受的未成年人高出近15个百分点。
课题组研究还发现,有较多负面心理感受和压力的未成年人,更喜欢看游戏动漫类视频,很少有负面心理感受的未成年人更喜欢看励志奋斗类或知识教育类视频。例如,经常有孤独感受的未成年人,更喜欢看游戏动漫类短视频,比很少有孤独感受的未成年人高近15个百分点;很少有被看不起感受的未成年人更喜欢看知识教育类视频,与经常有被看不起感受的未成年人相比高13个百分点。
课题组分析,家庭中缺乏民主、尊重、宽松的生活氛围,未成年人刷视频的内容也会有较大差异。家长如果希望孩子多看正能量的视频内容,激发他们上进的、学习的兴趣爱好,平时要在生活中多给孩子一些尊重和自由,多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孩子在自主选择视频时反而更易选择正向的内容。
是什么缘故使得未成年人愿意在网上“裸奔”
以社交功能为主的微信推出青少年模式后,有七成多未成年人表示知道,还有近三成表示不知道。
但是在知道的未成年人中,已开启青少年模式的比例只有四成,半数没开启青少年模式,还有近一成开过后来关了。
调查发现,有超过七成未成年人表示“我愿意家长给我开青少年模式”、近七成赞同“所有平台都应有开启青少年模式的提醒”。课题组提醒,作为监护人要具备未成年人保护意识,尽到监护责任,及时给未成年子女开启青少年模式。
但是调查数据也显示,当前的青少年模式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方面。例如,四成多未成年人认为“青少年模式下的内容单调”“青少年模式下微信功能太少”,三成多认为“总跳出开启青少年模式的提示很烦”。课题组认为,现有的青少年模式尚需大力完善,以便更符合未成年人的需求,使未成年人更愿意主动接纳和使用青少年模式。
调查显示,如果大人经常有不尊重孩子的情形与几乎没有不尊重孩子的情形相比,开启青少年模式的比例相差了近13个百分点;经常有和几乎没有“家人各自上网不交流”情况的家庭,未成年人开启青少年模式的占比也相差了10个百分点以上。
课题组分析,如果家庭教养方式不够尊重、自由,缺乏有效的良好的交流与沟通,不仅无法管理好未成年人上网、使用微信、看视频,也难以帮助或引导未成年人积极主动地开启和使用青少年模式。
在家庭中经常有吵架、唠叨、不交流的现象,未成年人的心里话往往无处可诉,或者只能到网上去跟网友说。研究发现,心里话跟谁也不说、只跟网友说的未成年人没开启青少年模式的比例更高。调查显示,经常跟爸爸妈妈、老师、祖辈说心里话的未成年人,开启青少年模式的比例更高,均在半数左右;而经常跟网友说心里话或者跟谁也不说的未成年人,没开启青少年模式的比例更高,两者均在六成以上。
课题组分析,家庭是孩子重要的情感支持来源,如果家庭教养方式不当,家长经常用简单粗暴、专制放纵的养育方式对待孩子,如很少和孩子交流,经常唠叨,家庭成员为上网吵架,孩子在家庭中感受不到被尊重,缺乏自由的生活环境,孩子都更易到家庭之外的网络世界去寻求理解、认同。这时,网络社交就是未成年人到网络寻求温暖的重要途径。家庭教养方式失当,必然导致家庭教育功能丧失,使父母在孩子面前既没有教育权威又缺乏教育方法,自然难以有好的教育效果。要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现象,需要从改善家庭养育环境、修井家庭养育方式开始。
分析未成年人的心理状态发现,经常感到心理压力大的未成年人,开启青少年模式的比例更低,比几乎没有这种感受的未成年人低16个百分点以上;经常感到心理压力大的未成年人,没开启青少年模式的比例更高,与几乎没有心理压力的未成年人相比高13个百分点以上。而且,经常感到心理压力大的未成年人开启青少年模式后又关闭的比例更高。课题组分析,心理压力大的未成年人更想逃脱青少年模式的管理与限制,在网上“裸奔”以释放压力。
课题组认为,成年人非常有必要与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们形成民主的、尊重的、沟通的、理解的相处方式,加强亲子沟通,对未成年人多些宽容与接纳。微信作为成千上万网络社交产品的一种是客观存在,无论家长管不管,未成年人终究是要使用的,成年人不可能将未成年人挡在微信等社交类产品之外。而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社交产品在未成年人中的渗透率将会更高。因此,呼吁家长既要给孩子提供民主和谐的代际沟通、教养方式,也要积极承担教育责任,对孩子进行科学引导与管理,使孩子能合理使用各类互联网产品。
(作者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毕安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