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科技1月15日讯 今日,中消协发布“2023年四季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等梳理发现,消费者不满直播电商“低俗”“虚假比价”等问题,“摇一摇”跳转广告泛滥令消费者不堪其扰,变种“生鲜灯”存在“屡禁不绝”隐忧,短视频平台微短剧诱导付费,大学生“整顿”不合理餐具收费,网红零食“学历造假”导致消费者“踩雷”等有关案例涉及的消费维权问题较为突出。
其中,2023年四季度,消费者在电商直播间的不良体验引发舆论关注。有消费者称,有电商主播在带货美妆商品时内容低俗,引人反感,乃至有消费者向品牌方提出质疑称“品牌形象不要了吗”。此外,一些电商主播存在“虚假比价”争议行为,被质疑有误导消费之嫌。有消费者反映,一主播在销售一款洗发水时,出示的电商平台同款商品价格截图不完整,没有包含优惠信息;其在销售一款首饰时,用作对比的其余店铺的销售页面价格截图,实际上高于平台内官方旗舰店的价格。
舆论认为,直播间内主播等工作人员的不当行为,反映出其对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漠视态度。对此,直播电商平台应尽到自我净化的责任,充分利用先进技术筛查、屏蔽涉嫌欺诈、低俗的直播内容。监管部门应创新监管方式方法,及时对违法违规主体加以惩治。要通过净化电商直播生态,让消费者在诚信环境中理性消费,不被各种套路“收割”。
另外,2023年“双11”期间,“摇一摇”跳转广告泛滥之势引发诸多网民热议。不少网民在社交平台吐槽“互联网的尽头是摇一摇跳转到购物平台”“条条大路通电商”。打开一款APP时稍不留意就会跳转到另一款购物软件,导致网民只能“万分小心,就怕手抖”。江苏省消保委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有九成投票者厌恶“摇一摇”跳转广告,认为此功能侵犯了自己的权益。社交平台上,“如何关闭摇一摇广告”等话题近年来不时引发网民热议,不少网民“想关又不能关”,而部分企业不仅没有针对消费者诉求改进相关服务措施,反而抓紧推广“摇一摇”跳转广告。
舆论认为,企业采取多种手段“引流”,需建立在对消费者权益的尊重之上,充分吸纳消费者的反馈意见,采取诸如调整“摇一摇”广告的触发参数等措施改善服务体验,而不是任意妄为甚至采取侵权手段,引来消费者厌恶。手机厂商也要采取相关措施,保障用户可以针对特定APP关闭相应的权限,回应消费者期盼。
除此之外,2023年12月,“爸妈上瘾微短剧”相关话题同样引发舆论热议。当下平台均推出大量微短剧视频,其中有的需充值平台会员或付费购买剧集才能观看全部内容,一些微短剧视频内容存在诱导消费等问题,导致不少中老年消费者遭遇侵权。社交平台上网民晒出的账单显示,父母的微短剧订单少则数千元,多的甚至达到数万元,其中不少订单均为自动扣款。有网民称,逐个投诉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有的商家甚至“换了马甲”或直接下架视频,导致维权困难。
舆论呼吁,微短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相关部门需制定更加详细的规范以净化行业生态,影视从业者、平台方也应以责任意识推动微短剧行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毕安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