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楼众筹”扫出网络慈善硬伤
网络募捐本是病人及其家属走投无路后迫不得已的救命之途径,而水滴筹却用做生意的方式做公益,其实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要知道,公众的信任是公益平台能否长久的基石。而被消费的善良会消解,被利用的善举会退缩。当众筹变成“众愁”,当“狼来了”的故事重复上演,那些真正需要援手的家庭还能依靠谁?
众筹平台起初并非洪水猛兽,本质亦属于“三次分配”中的慈善救济。甚至还有不少美好的数据,能佐证其悯恤的积极意义。比如有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水滴筹等互联网个人求助平台发布的求助信息获得了超过2亿爱心人士的响应,筹款超过220亿元,救助人数超过280万人次。一个随手转,一份爱心的涌流。点多面广、简洁高效的网络众筹,确实成为传统慈善链条里的有益补充。
公益不仅要有公信兜底,还得有监管赋能
经营公司总要有谋利的冲动。在商言商的多了,一些公司开始变味儿,一边扩大筹款人数量,坐收善款存取的利息;一边推销自家保险,精准对接病患的保险需求。这样的运行逻辑决定了这些平台只有扩大“求助者”规模才能增加营收,严格“绩效考核”才能刺激“地推”团队“拉客户”。久而久之,问题就出现了——患者靠着“编故事”收获善款,“地推”靠着“拉人头”获得奖励,唯有爱心捐助人士的善意被无情地消耗。近些年,网络筹款平台不止一次出现“翻车”事故。前有某相声演员在有车有房的情况下,以“贫困户”身份发起捐款;后有某年轻女子一边“替父筹款”,一边在微博高调炫富。令人遗憾的是,平台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始终草草了之,把错误归结于“绩效偏差”“违规操作”“审核不严”。
众筹的本质是一种公益,公益不仅要有公信兜底,还得有监管赋能。这背后的道理并不复杂:一则,众筹是纯个人的单向捐赠行为,既激情澎湃,也脆弱易伤。一旦审核漏洞衍生出“爱心骗局”,不仅民间平台崩塌,其涟漪效应还会波及各类慈善组织。二则,眼下的众筹平台,众筹看病不是单纯目的,更有疑似利用、包装病人,最后用商业保险变现。这种套利模式,本身就是“逆诚信”的操作,若无第三方调查等强监管介入,很容易成为饮鸩止渴的套路。于此而言,公平、透明、可持续的互助模式,或许比跳板式的众筹更可信,更容易追溯,也更利于审核监督。
从法律上规制和廓清网络慈善
>其实,众筹基础是用户的信任,关键还是要看“如何做”。需要相关平台和企业有很强的风控能力以及周密制度设计,能最大程度规避漏洞,规避欺诈,才能持续下去,保护社会的善意。
“扫楼众筹”扫出网络慈善硬伤。对于当前涌动的慈善暗流以及因慈善而引发的各种矛盾,必须从法律上给予保护、规制和廓清。否则,很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对人们的公益热情及慈善事业的发展造成影响和伤害。相关部门要对“扫楼众筹”事件尽快介入调查,依法追究相关机构、责任人的违规责任,坚决纠正违反法规与慈善道德的行为。此外还要逐步健全相关法规,进一步强化监管,督促慈善机构加强行业自律,用切实行动呵护良知与爱心。
微言大义:
@雪狼7373:慈善让想要谋利的人来经营,你认为能有多“慈善”?
@在奶茶店撸猫:公益是对人无私帮助,而不是带有目的性的欺骗,不要去破坏公益的本质。
@积极之星:透支社会信用,浪费社会资源,打击善人善心!
@我家有个小小:感觉有一部分人一生病就要去搞众筹,即使有工作房子车子都故意描绘得很惨,医保报销下来自己只需支付几万块,自己家人亲戚朋友凑凑就够了的,也要发起募捐10万的目标,最后自己一分钱都不用付,支付完医药费还有盈余可以改善生活。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尽管水滴筹一再表示他们不是慈善机构,只是搭建网络众筹平台,但是在公众眼里,这类平台就是在做“慈善”,应该对发布的信息真实性负责。而“扫楼众筹”事件一出,更是将此类平台披着“慈善”外衣却在盈利套利的真实面目完全展露在大众面前。厘清网络众筹平台的性质,划清公益与商业之间的界限,在网络募捐频曝丑闻的当下,尤为重要。否则,一再消耗爱心人士的善意、透支社会信用,破坏的还是公益事业的根本。
(责任编辑:解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