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华熙生物旗下的公益项目,云中公益在第二个12年,踏上新疆这片多元文化交织的沃土,开启了“看见”系列,深入挖掘并展现原生态的艺术瑰宝。2024年,我们的脚步深入南疆腹地,进一步“看见”塔吉克族、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与这些文化的守护者——传承人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希望他们的心声与所珍视的文化遗产跨越时空,触动更多人的心灵。
在这片传承的热土上,他们有的已化身为教师,教授学生数以万计,遍布四海;有的正踏上成为教师的征途,怀揣着将所学无私传授、点亮更多人心中文化之光的坚定信念。正是这种教与学的温馨互动,让文化的火种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皇冠热瓦普传承人:黑给克·吾克买提汗
“传承的脚步永不停歇。”对于28岁的塔吉克青年黑给克·吾克买提汗(后称“黑给克”)而言,皇冠热瓦普已成为他肩负传承使命的开始。皇冠热瓦普是塔吉克族特有的乐器,配备二十多根琴弦,奏出的音色铿锵有力、明朗清澈。黑给克分享道:“塔吉克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家家户户都有一把热瓦普。”无论是家庭聚会还是婚礼,热瓦普的旋律无处不在,陪伴着黑给克的成长,也悄然在他心中种下了热爱的种子。
“心中有一把火,一定要把这个乐器演奏好”。凭着一股纯粹而炽烈的热爱,黑给克将弹奏热瓦普作为了自己人生的“主线任务”。“我2012年考入喀什艺术学校、2015年考入新疆艺术学院,一直都在学习热瓦普”。在求学的过程中,他接触到了多种类型的热瓦普,如喀什热瓦普、低音热瓦普等,而塔吉克族的皇冠热瓦普是他的挚爱。
学成归来,他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以文艺工作者的身份,肩负起传承塔吉克音乐的责任。
但是谈起皇冠热瓦普的传承,黑给克还有些担忧,“学习乐器需要一直训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的人学到一半坚持不下去就离开了这条路,还有很多有天赋的孩子因为各种原因没能继续下去。”作为皇冠热瓦普传承的一员,他已经开始寻找下一代“接棒人”,“只要有孩子感兴趣,我都愿意教”。
黑给克还意识到了古老曲目失传的问题,“很多曲目因为会弹的老人去世,没有办法传承”。面对这样的情况,除了惋惜,他已经积极展开挽救行动,发挥其专业特长,拜访民间艺人,将原来只能口耳相传的曲目用现代五线谱记录下来。
此外,他还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创立了“雄鹰”乐队,不仅演奏传统曲目,还勇于创新,将蓝调、爵士等现代音乐元素融入皇冠热瓦普,让古老乐器焕发新生,吸引更多年轻人,与他们产生共鸣。
“我会一直坚持,也希望年轻一代不要放弃”。黑给克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希望,他的热爱与责任,如同不灭的火焰,照亮着塔吉克文化传承的征途,让这古老的旋律在新时代继续回响。
木卡姆小传承人:古丽娜孜·阿力木江
“很多小朋友们做不到,但是我教他们,他们就能学会!”古丽娜孜·阿力木江(后称为“小古丽”),自己也不过是个刚刚6岁的小女孩。这个从小就学习十二木卡姆舞蹈,爱学也爱教的维吾尔族小姑娘,已经有了传承人的风范。
“木卡姆”艺术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综合古典音乐艺术形式,展现维吾尔族人民多姿多彩的生产生活和对美好的向往和热爱。小古丽来自一个木卡姆表演世家,自1岁起就跟随父母在排练厅中起舞。“我小时候就喜欢看妈妈跳舞,喜欢十二木卡姆”。在这样的环境下,小古丽打下了扎实的功底,两岁半就能妈妈一起跳舞。
每次说起跳舞,小古丽仿佛被点亮了灵魂,她生动地解说,大方地展示,即便即兴起舞也灵动自如,扭脖、抖肩、转圈,感染力十足。每次动作结束后,她都会声音轻柔地对着镜头说:“小朋友们,你们学会了吗?”仿佛镜头背后有许许多多和她一样热爱跳舞的孩子,她希望自己能教会更多人,和他们一起跳舞。
然而,舞蹈之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面对高难度的动作,小古丽也曾遇到伤痛,“有很多很难的动作,做起来身体会很疼”。但正是这些挑战,让她更加坚韧,也让她更加珍惜每一次起舞时的快乐。现在她已经开始系统地表演十二木卡姆,还拥有了一批喜爱自己的忠实观众,还被昵称为“小热巴”。
谈及未来,小古丽的声音虽稚嫩却异常坚定:“我的梦想是成为舞蹈家,让更多人了解新疆,了解木卡姆!”在这个尚不理解“传承”深意的年纪,她已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何为热爱与坚持。
库姆兹传承人:阿迪力拜克.佧德尔
“伴随着你生与死的,是一把库姆兹琴”。这是流传在柯尔克孜族的一句民间谚语,而70岁的库姆兹传承人阿迪力拜克.佧德尔(后称为“阿迪力拜克”)正以满腔热情与不懈坚持,将生命编织进了库姆兹的旋律中,谱写着传承的华章。
自六岁起,阿迪力拜克便与库姆兹琴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是跟我爸爸学的,我爸爸是跟我爷爷学的,我的爷爷是跟他爸爸学的”。和许多传承人一样,阿迪力拜克也在抢救濒临失传的库姆兹曲目。他的女儿告诉我们:“爸爸不仅会到各个地方搜寻这些曲子,还要在当地住上一段时间,直到自己学会为止。”
已入古稀之年,阿迪力拜克用一生来学库姆兹,用大半生来教授库姆兹。40多年来,他的学生累计1万多名,分布在祖国各地,有老有少,不同民族,他都倾囊相授,不分彼此。其中包括六十岁专门投其门下的汉族教授,仅用半个月便掌握六曲,成为一段佳话;有一位哈萨克族学生以自制库姆兹琴相赠,表达无尽敬意,激励着阿迪力拜克即便年过七旬,仍坚持教学,“以后也会一直教,直到教不动了为止”。
库姆兹的年轻传承人:努尔阿力白克·托合提那扎尔
年轻一代的努尔阿力白克·托合提那扎尔,在父母的熏陶下,也踏上了库姆兹的传承之路。自幼沉浸于歌舞团的艺术氛围中,他凭借天赋与努力,不仅掌握了库姆兹,还涉猎了多种乐器,成为多才多艺的传承新星。他深知“传承不息,学习不止”的真谛,要将这份宝贵遗产继续发扬光大。
《玛纳斯》传承人:古力孜那提·买买吐尔干
而努尔阿力白克的母亲古力孜那提·买买吐尔干(后称“古力孜那提”),作为《玛纳斯》史诗的传承者,六十岁依旧活跃在舞台上。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是中国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之一。这首长诗歌内容浩瀚庞大,完整版共有20余万行,2000多万字。古力孜那提从15岁开始,至今仍在不断探索与学习。她的歌声悠扬柔美,赢得了全国级歌唱比赛的认可,还能演奏库姆兹、口弦琴。面对成绩,古力孜十分谦逊,“我还在努力中,未来我还要学更多东西”。
新疆,这片热土上汇聚了中华56个民族文化的绚烂色彩,每一抹亮色都承载着世代传承人的深情厚爱与不懈坚持。他们,是文化的守护者,其故事与技艺,渴望在更广阔的天地间绽放光彩,这正是云中公益看见南疆之行所承载的深远意义。
十四年来,云中公益的足迹已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累计行程超越16万公里,如同一条璀璨的纽带,连接着过去与未来,已助力41个民族的文化瑰宝走向了世界的舞台中央。随着云中公益的继续前行,我们相信,将有更多默默无闻的文化传承人,走进大众的视野,被世界所“看见”。
(责任编辑:谭梦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