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春节拜年方式进化史 免费电话拜年最流行
- 发布时间:2015-02-23 17:01:22 来源:环球网 责任编辑:王磊
每逢新春佳节,“拜年”总是人们说的最多的话,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我国拜年的习俗行之已久。随着时代的变迁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拜年的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接下来笔者将为大家展现拜年方式的进化史,让更多的朋友了解拜年这项习俗,同时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拜年。
传统拜年-起源于唐代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自古以来便有在春节时走亲访友、向长辈拜年的习俗。曾几何时,人们习惯于在大年初一的早晨遍访亲友,互致问候,还要向家族中的长辈磕头行礼,拜年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种礼节。登门拜年也是最基础的拜年方式,不过想要登门拜年,必须要起的够早,同时也要规划好路线,去哪几家,时间是多少,还要注意交通状况。
贺卡拜年-起源于宋代
拜年缘起于唐代,但在宋代时发展出一种新的拜年方式。早在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如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电话、电报拜年-流行于20世纪
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中国在1887左右开始使用最早的电话与电报,这两项革命性的通讯工具将拜年的距离拉近,但当时受到地域所限制,并不是家家都能用上电话,发电报的成本也较高,因此普及性并不强,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电报逐渐消退,而固定电话已经成为一个家庭必备的工具。
网络邮件拜年-流行于21世纪初期
互联网目前已经成为时代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产物,但在1987年时人们对互联网的认知还非常少,但对于中国来说,在这一年中电子邮件开始使用,一直到现在电子邮件仍然是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沟通工具。虽然80年代电脑的普及率并不高,随着90年代的快速发展,电脑的普及程度开始提升,因而网络邮件的拜年方式也是在这段时间中开始快速流行起来。
短信拜年-起源于1992年发展于1999年
在2014年春节,短信拜年人数明显下降,更多的年轻人选择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拜年,其实短信的发展至今也不过15年左右,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也促使拜年方式的多样性,。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短信才发出,但真正的发展阶段是从1999年开始的,手机在国内的发展也是从进入千禧年之后。短信拜年自然就成为时代发展下的产物,由于编写容易,成本较低,短信拜年也成为最常见拜年方式中的一种。
社交软件拜年-起源于2000年至今
在中国最家喻户晓的社交软件就是QQ了,随着腾讯近15年的快速发展,旗下的微信、QQ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中最普及的聊天工具,之后微博也成为社交软件中拜年的一种方式。社交软件拜年依靠网络的链接,从而衍生出各种多样性的拜年模式,不管是语音还是视频都承载了人与人之间的祝福。
今年最流行-易信免费电话拜年
这个拜年方式其实也是网络拜年中的一种,但又有些不同,因为易信电话拜年会为每位用户额外赠送999分钟的春节拜年电话时长,方便用户在节日与亲朋好友尽情畅聊。用户只需安装最新版本的易信手机应用App,即可在2月19日(大年初一)到2月24日(大年初六)期间任意时间段内,使用赠送的999分钟电话时长,即可免费拨打全国手机或座机号码,而被叫方无需安装任何软件,通话过程不产生流量和额外费用。让你的拜年不需要花费“大价钱”也能将祝福送到。
事实上,语音实时通话往往可以最直接的拉近感情的距离,从情感需求上说,声音所能传达的温度也是远胜于冷冰冰的文字。
而易信免费电话一方面解决了话费问题,也契合了目前语音电话拜年的新趋势,且其通话质量和普通电话没有区别,在整个通话过程中都不耗费任何网络流量。这种既有传统电话的优势,又加入了互联网及通信技术的语音通话也成为了目前流行的交流方式。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手机承载了越来越多的含义,而拜年也不在是单一的模式存在。尤其值得一说的是易信的免费电话拜年,这项功能虽然发展时间并不长,但其创新的概念和任性的免费都会让不少人心生好感。拜年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传统,也是我们的文化底蕴,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让这种习俗更好的发扬光大是我们每个人都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