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绕不开知识产权
- 发布时间:2015-04-21 11:29:4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汤婧
“1人原创,99人抄袭。”近日,有媒体这样评价微信公众号。随着“互联网+”的持续推动,互联网生态下的知识产权保护也成为了热门话题。4月20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央宣传部等多部门联合主办的2015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在人民网启动,网络知识产权问题再次受到社会关注。
1涉网案件增多
近日,北京高院公布了2014年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十大典型案例和创新性案例。QQ商标争议行政案、苹果APP著作权侵权案、猎豹浏览器不正当竞争案等涉及互联网的案件在列。知识产权问题成为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绕不开的坎儿。
“初始阶段互联网的信息往往以作品形式呈现,因此版权保护与互联网产生紧密联系。”中国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李顺德向本报表示,“这些年来,电子商务发展很快,互联网上的有形产品交易更加频繁,这就会涉及到商标、专利等许多新的问题。”
北京市海淀区法院统计显示,近年来网络著作权案件在知识产权案件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且呈现明显增长的态势。专家表示,“互联网+”概念提出后,会产生很多新的商业形态,专利也会更多地进入互联网中,由此产生的商业模式、商业方法的保护也应受到重视。
2网络知识产权监管难
“网络的虚拟性使保护过程更为复杂。”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陶鑫良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传统行业走上网络后,其知识产权问题也会随之带到网上。大量的网络行为都是跨地域、跨国界的,这就给产权监管、查找,产生纠纷后的举证带来许多不便。
同时,民众对知识产权法的理解有限,急需加强普法力度。“知识产权法在法律里显得颇为专业,普及时面临的任务也较多。”李顺德表示,除加强立法外,网络要同现实社会实现结合,现实中的法律法规在网络上也应适用。“从技术手段上,利用网络改善监管措施,也有利于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知识产权除了保护之外,更重要的是应用。解决问题要‘两手抓’,一手抓反侵权,一手要抓反不当竞争和反暴力。立法和监管都要在传统行业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的特点。”陶鑫良说。
3网络维权国际合作
其实,许多国家都面临网络维权的难题。前几年,美国颁布了两个知识产权法案,曾闹得沸沸扬扬,甚至引发了不同利益群体的激烈争论与分裂。陶鑫良表示,“各国在网络的治理、立法方面应该及时沟通。外国有可学习的经验,中国也有很多独到之处值得他们借鉴。”
中国对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正在逐步推进。在立法方面,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会长杨梧表示,对于电子商务、网络维权的改进措施是此次专利法修改的一大亮点,出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
同时,各部门也都在积极行动。商务部近日表示,2014年中国针对互联网等领域组织开展了10余项专项整治行动,查处了数以万计的侵权假冒案件,这一行动将会延伸至今年底。据悉,在知识产权宣传周开始后,国家版权局也将发布2014年度《打击侵权盗版十大案件及中国的软件正版化工作进程》白皮书。此外,最高法、海关总署等部门的专项措施也将相继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