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引发上市公司改名潮 警惕换名不换业
- 发布时间:2015-05-12 08:31:00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书海
人民网北京5月12日电(陈键 胡晓) 今年以来,随着宏观政策的积极推动,“互联网+”概念持续升温,一批上市公司也纷纷改名转型,扎堆“互联网+”。其中虽不乏因资产重组或大股东易主引发主营业务变化而更名的情况,但也存在大量假借“互联网+”之名,行热点概念炒作之实的情形。
多伦股份更名“匹凸匹” 与实际业务无关
主营房地产的多伦股份昨日发布公告称,公司立志于做中国首家互联网金融上市公司,基于上述业务转型的需要,为使公司名称能够体现公司的主营业务,公司拟将名称变更为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多伦股份同时发布了上交所问询函及回函公告。上交所在问询函中请多伦股份补充披露本次拟变更业务与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的关系;公司目前是否开展相关业务;如已开展,请公司详细说明业务的开展情况、人员配置、经营业务、相关资质的取得情况等。
就上述问询,多伦股份表示,公司拟变更的业务与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房地产业务并无关系。公司目前未开展相关业务。如果本次股东大会通过,公司将通过从子公司调任、从市场高薪招聘等方式解决人员配置问题。
更名炒作易 业绩翻身难
2015年4月20日,熊猫烟花改名为“熊猫金控”,从一家烟花生产厂商,转型为互联网金融公司。其公司财报显示,烟花业务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绝大部分,旗下互联网金融等业务尚处于初创发展阶段,相对公司整体业务量所占比例较小,且尚未实现盈利。公司转型升级将面临诸多挑战和风险,如金融业务运作、投融资策划及金融服务等方面的管理经验缺乏、专业人才缺乏等,公司是否转型成功具有不确定性。
原是“餐饮第一股”的湘鄂情在2014年8月25日正式更名为中科云网。该公司在公告中称,此番改名是为适应公司战略及未来经营发展需要。
从2013年开始,湘鄂情已经开始跨界转型。2013年7月,湘鄂情收购江苏中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跨界进入环保业务。2014年3月,收购中视精彩、笛女影视两家影视文化公司;2014年5月,湘鄂情推出36亿元巨额再融资计划,主要用于投资互联网新媒体市场;5月26日湘鄂情联手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建立“大数据与网络新媒体联合实验室”。
虽然想借互联网热潮转型大数据、新媒体服务,但据中科云网去年8月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面临业绩巨亏和债务违约的局面。公告显示,公司目前主营业务为餐饮业,由酒楼业务、团餐业务和快餐业务构成。此外,公司报告期内环保领域投资为公司贡献一部分收入,大数据业务无营收贡献。
企业改名要名副其实
2015年5月6日,传统服饰公司百圆裤业更名跨境通宝,变身跨境电商,决定将公司的经营范围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网上贸易、电子产品的技术开发与销售、进出口业务和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等。在这近一年时间里,百圆裤业在跨境电商方面频频发力,于年初入股两家跨境电商;在改名前两天,又宣布以自有资金出资9000万元,通过增资方式投资深圳另一家跨境电商。百圆裤业在完成名字更替后,其旗下的服装和跨境两项业务将同时运营。
今年4月,科冕木业公告了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将收购四家网络游戏及互联网公司。随后,在与北京天神互动科技有限公司重组并购完成半年后正式更名为“天神娱乐”。相比扎堆更名的上市公司,科冕木业通过前期两轮重组并购,已经在实践转型网络游戏产业,此番更名让公司进入名副其实的阶段。
据不完全统计,有近100家中国上市公司在去年变更了公司名称,今年以来有40家公司更名。在互联网热潮下,改名、重组、投资,扎堆“互联网+”成了上市公司新的玩法。资本市场永远是水涨船高,讲完了故事,说完了概念,未来的路如何走更为关键。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郝旭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互联网+”不能成为“+互联网”,只是给自己贴上一个互联网的标签。有些公司热衷于追逐市场热点,但单纯更名后并无实质性进展。虽然上市公司股票搭上“互联网+”概念,短期内股价暴涨,但如果不能实现自身经营战略和商业模式的质变,也只能是一时热闹,对企业长久发展没有太大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