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字号:  

互联网的战争与和平:资本已经厌倦

  • 发布时间:2015-11-03 08:43:30  来源:光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汤婧

  中国互联网的战国时代即将结束。

  资本寒冬的风刮了几个月之后,正式进入第二个阶段:各个垂直领域的大佬们,要么在合并,要么在去往合并的路上还不忘对外辟谣。

  2015 年,确切无疑地是中国互联网的合并年。从年头开始,陆续传来垂直领域的第一名和第二名合并的消息:

  2 月 14 日,滴滴和快的走到一起;

  4 月 17 日,58 同城和赶集网合并;

  10 月 8 日,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

  10 月 26 日,携程和去哪儿合并。

  此外,还有一些“被辟谣”的合并消息:美团和饿了么,聚美优品和乐蜂网,等等。进入 10 月以来,合并的数量有明显增多的趋势,预计接下来一段时间,类似的合并消息仍将有不少。

  原因呢?寒冬之下,抱团取暖是一种本能。

  那些年烧掉的钱

  战与和,早已不是一两个企业说了算的了,在这股合并的浪潮背后,是说一不二的资本意志。

  都说追逐利润是资本的唯一生存目标,这句话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前提:首先要活着,然后才有利润。而按照之前每个垂直领域的战争规模和近乎肉搏的打法,资本恐怕快承受不下去了。

  同样的商业模式、同样的产品和服务、同样一批用户,在一个狭小的垂直领域里竟然能成长出至少两家规模体量都不小的公司,说明这个市场本身多少都有些不正常。在这种畸形竞争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家们,面对市场的第一反应是打麻将,而打麻将的基本战术就是一边努力让自己胡,一边尽可能避免让别人胡,至少,无论如何不能喂张、不能点炮。

  这种思路,在高层战略上的抢位卡位,到一线地面推广人员赤膊上阵,演绎得淋漓尽致。

  美团与大众点评地推人员多次发生直接的肢体冲突,e 代驾与滴滴代驾地推团队也在簋街上演“火拼”场面,抢占资源的恶斗早已进入巷战的阶段,每一寸土地都不愿放弃。

  地推人员的贴身肉搏,只是看起来“残酷”而已;真正让人胆寒的,则是数目惊人的补贴烧钱行为。

  几乎所有 O2O 细分行业的企业,进入市场都不约而同选择用烧钱补贴的方式获取用户,以期快速抢占市场份额。此前有传言美团网平均每个月烧 1 亿美金,去哪儿网一年烧掉 27.6 亿人民币,而滴滴和快的合并之前两家疯狂的红包竞争,相信很多人还记忆犹新。

  但是烧钱烧出了什么?

  红包、补贴、免费,压根不可能实打实地留住消费者。在完全同质化的产品和服务面前,消费者是没有“忠诚”可言的,唯一的选择指标就是看谁的补贴力度大。今天你给的折扣大,就用你的产品,转天你折扣降低了,立即转投竞争对手。

  在很多人的手机里,“老大”和“老二”并存,这些互相竞争的企业谁也没捞着便宜。

  这一点,深陷战局中的老大老二们其实很清楚。

  恶性的大规模持续烧钱的竞争不可持续,合并是双方的所有投资人共同的强烈期望。

  快的和滴滴宣布合并当天,吕传伟在给员工的内部邮件中说。

  帝国时代来了

  合并,推动着中国互联网向帝国时代演进。在各个垂直领域,陆续出现了占据绝大部分份额的寡头:

  携程和去哪儿合并,占据在线机票预订 70% 以上;

  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占据 80% 以上的团购市场份额;

  58 同城和赶集网合并,在分类信息领域占有率超过 80%;

  滴滴和快的合并之初,市场占有率一度达 90% 以上。

  合并带来的好处非常明显。

  首先,对企业和资本来说高额到恶性的补贴终于可以降下来了。合并之前的滴滴,对司机和乘客两头补、堪称豪爽;和快的合并之后,补贴很快降下来了。乘客或许只有主观的感受,而司机一端则体会得更量化。一位专职的快车司机在“补贴大战”中曾月入过万,如今每月有个五六千已经感到很满足了。

  合并之后,像地推队伍这种显然重叠的人员、机构,该并的并该炒的炒,又能省下一笔钱来。

  更难能可贵的是,从恶性竞争的泥潭中脱身之后,这些企业终于有精力去深耕市场。滴滴腾出了手之后,就陆续推出代驾、试驾、巴士等新业务。

  最乐意见到这种景象的,无疑是企业背后的资本。

  很多垂直领域的竞争对手,在资本层面上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合并之前的大众点评和美团网,背后都有红杉资本这么一个重要的投资人。老大和老二的恶斗,本质上往往是烧老爸的钱、占自己的地盘。

  烧急眼了,老爸一声令下:合并!

  于是就合并了。

  诸神的战争

  垂直领域甭管打得多么精彩淋漓、头破血流,与真正的战争相比,基本就是儿戏。

  在中国互联网的神殿里供着的,仍然只有叫 BAT 的三尊大神。而垂直领域的老大和老二们,只不过是神族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卒子。

  文章开头提到的 4 起并购,涉及到的 8 家企业,无一例外都和 BAT 有着紧密的关系。

  滴滴和大众点评网背后,是腾讯;快的和美团网背后,站着阿里巴巴;58 同城和赶集网合并,可以说是腾讯力推而成;携程和去哪儿合并之后,携程成为去哪儿的第一大股东;而携程的第一大股东又是谁?是百度。

  所以,中国互联网战争的真实图景是这样的:

  面对互联网垂直领域不断涌现的创业企业,大神们其实无比紧张。因为创新太可怕了,创新的成长性太可怕了。所以,这些创业企业要么被大神们收编,要么成为他们狙击的对象。

  三位大神之间,又存在着永恒的竞争。你买一家打车的,我也得买一家;你布局在线旅游,我不能看着你全吞了啊,也上。三下五除二,中国互联网版图也就被 BAT 瓜分得差不多了。每一个创新领域的小规模混战,由于 BAT 的强势介入,都演变成了巨头间对垒的一个局部战场。

  如此一来,全球互联网的创新风潮,刮到咱们这儿,就变成了主要靠金钱的博弈:你钱多,你先说。

  这场依靠资本逻辑推动的互联网大战,诉诸的终究是利益而不是技术。技术在哪里冒出苗头,用户在朝哪边聚集,资本就蜂拥而上。技术优势、壁垒、核心竞争力、护城河,这些漂漂亮亮的词儿,瞬间就被金钱碾得稀烂。

  在中国,企业之间没有边界,每家企业都会涉足其他人的领域。

  红杉资本沈南鹏的这句话道尽了一切。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