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如何破解盈利困局?
- 发布时间:2015-11-18 16:19:25 来源:中华网 责任编辑:书海
“规模制胜”的恶性竞争,已成互联网行业的梦魇。
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可谓一半冰山,一半火焰。
一方面,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国P2P平台历史累计成交量已达10983.49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正常运营平台为2520家。
另一方面,靓丽数据背后的现实更为残酷。此前曾有媒体报道称,绝大多数P2P平台目前都处于亏损状态。
盈利模式不清晰 烧钱扩张难持续
经过几年爆发式增长,互联网金融行业早期的发展红利已经逐渐消退。
惨烈竞争下,平台大多已经陷入“只拼规模不赚钱”的恶性循环,融资或股东加大投入、快速扩张成为普遍生存法则。
烧钱是一条不归路,无论怎么烧,都没有办法保证获得投资人持续关注和投入。但一旦停止烧钱,客户就会被其他资本瓜分。
这是一个囚徒博弈的恶性循环。伴随竞争加剧,平台获客的成本不断水涨船高。
过去一两年,平均每个用户只要60-80元;现在则已经涨至200-300元;而业内普遍预计,在未来一两年,这个成本可能还将增长至500元甚至更高。
在外界看来,互联网金融热闹繁荣,但从业者无不深知,炒作上市、并购卖身、融资对赌,都只因为企业对资本越来越渴求与焦虑。
同时,在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时期,一些平台只要产品包装得不错、营销获客方面肯烧钱,即使资产端不深入开发,也能取得很好的交易量。
但随着监管政策不断完善,投资人风险意识不断加强,资产质量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问题在于,不仅各家机构的烧钱扩张越来越难以持续,优质资产的获取也日益艰难。
在经济增速放缓大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借款群体小微企业借贷需求减弱,资产数量减少,不少平台面临“资产配置荒”,优质资产更是稀缺。
此外,由于大部分中小平台的风控实力有限,在资产质量的甄别上判断不足,也增加了优质资产的获取难度。
盈利困局如何破解?
其实,无论是资金端的烧钱推广,还是资产端的获取难题,都是源于缺乏清晰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目前,大多数互联网金融企业主要盈利点还是集中在利差的获取上,这不仅难以覆盖高昂的运营成本,也造成产品和模式的同质化。
如果想在竞争和洗牌中生存下来,就必须找到真正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是互联网金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花大力气解决的问题,没有盈利模式的创新,就不可能有互联网金融的未来。
业界普遍认为,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还需要大的转型。一是小而美,垂直到行业里去深耕;一是大而全,整合创造新的盈利模式。
未来,大数据、移动互联技术、共享经济等将成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创新的新发动机。
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互联网金融真正要开始发力,必须要建立真正地以数据为驱动的风险审批政策,如此才有可能发挥互联网低成本高效益的扩张速度。如果还以目前高成本的方式来进行,这种成本结构很难维持到盈利。
2015年9月初,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系统部署了大数据发展工作,将推动大数据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应用。目前,在互联网金融服务领域,已有不少企业布局大数据征信和大数据风控。
另一条可能的路径,是通过移动互联技术和共享经济,推动互联网金融进一步从封闭走向开放。
过去,互联网为金融业带来的变革主要集中在获客、定价和服务层面。而移动互联技术和共享经济与金融业的深度融合,将带来对金融服务人员的优化资源配置,并以此建立一个新业务模式和新利益分配体系。
“互联网金融的第三波流潮已经到来。”好贷网创始人兼总裁李明顺表示,“我认为,通过移动互联网和共享经济的变革力量,能引领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找到真正的盈利模式,并为全行业带来一个更自由、更开放、更有价值的发展未来。”
据悉,2015年12月1日,由好贷网、中国信贷精英俱乐部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信贷精英年会,将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届时,不但将有2000名信贷员和金融机构高管就互联网金融产业新模式、产业新生态等议题进行深入讨论,而且好贷网还将发布一个降低机构成本,促进机构规模扩张,促进整个行业发展的全新行业生态。
从寻找信贷客户、优质资产,完成风控审核,到最后收款完成,互联网金融的产业链条非常长。加之中小微企业和个人数量庞大,并非一个平台所能服务,必须要整合资源形成新的生态环境。
“盈利模式的创新除了企业自身的探索,也有赖于整个互联网金融生态的创新发展。”一位业内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