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字号:  

知乎网友诈捐超四百名网友受骗当事人道歉并将自首

  • 发布时间:2016-01-20 08:48:00  来源:人民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汤婧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日,一名网友通过知名网络问答社区知乎发布长文,称自己是一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女大学生,家境平平,父母为其凑足手术费用并进行了手术,但遭遇手术失败,不愿继续靠药物维持生命。此后,一名为“童瑶”的知乎网友推荐了这篇帖子,并称自己亲自去看望了那名网友,在知乎网上呼吁网友为其募捐。

  很快,有知乎网友发文指出这两人为同一人,并呼吁知乎官方介入调查涉嫌诈骗一事。据知乎官方账号最新披露的消息称,已收到超过四百位用户反馈的捐款信息,总金额已超过 7 万元,目前涉案金额还在进一步统计中。

  “永山野田妹”是较早关注这起事件的知乎网友,她告诉记者,童某在知乎上发起募捐后,有的网友捐款数额较大。最多的恐怕有五六千,也有三四千的,少一点几十块的也有,基本上一百来块的可能比较多。

  此后,有大量网友质疑其在受捐后仍长期匿名,对该账号进行了人肉搜索,并指出两个知乎账号其实为同一人所有,该男子姓童,籍贯为江苏省苏州市,现年25岁。1月15号,有知乎网友在知乎网上发表长文,贴出相关信息,指责童某诈捐。一名举报网友说,通过比对童某的相关信息,发现他在知乎网上公开的资料是假的。

  更令这位网友生疑的是,童某发出募捐后,在知乎网上发表的言论,多处前后矛盾。尤其是他没有在网上晒出更多患病女大学生的信息。然而,病历、身份证、医院CT图等都没有。

  几位举报网友的指责文章,迅速汇集了更多网友对童某声讨。知乎网友“永山野田妹”很快也加入了举报队伍,要求知乎官方介入调查。大概在事情曝光几个小时之后,知乎的官方账号“知乎小管家”就开始统计受害人的信息,回答问题。

  网友集体举报后,疑似当事人童某又发布帖文,就自己的行为致歉,并称自己正准备和父母一起去公安局自首。并表示,对于诈骗的钱财,会原封不动地退还给大家。但记者昨天进入名为童某的知乎账号,发现里面已经被清空,截至发稿时,这个知乎账号尚未回复记者发去的信息。

  针对网友的举报,知乎官方账号“知乎小管家”三次发布公告,向网友通报最新进展。公告披露,“小管家”共收到了超过四百位用户反馈的捐款信息,总金额已超过7万元。并表示,已经陆续和各个涉案地区的警方取得联系,知乎方面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涉及到的受害人是来自不同地方的。包括知乎本身服务器所在地的海淀区公安局,还有其他各地的公安局都有直接的联系,昨天晚上应该正式进入立案流程了。”

  在多位知乎网友及相关方的推动下,这起案件目前已进入警方的初查阶段,知乎官方也正在和涉案相关地的警方密切联系,配合调查。同时,也有更多网友开始反思,这起诈捐案件透露的深层次问题。

  不少网友认为,知乎平台连接的是各行各业的精英。用户分享彼此的专业知识、经验和见解,为互联网提供的是高质量信息。那么,这些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怎么会轻易上童某诈捐的当呢?知情网友透露,童某之前知乎网的言论,曾赢得大家认可:“她当时回答的一系列问题,都是非常温暖、正能量的,所以没有什么人抱着坏心去猜测她。”

  这名网友还指出,童某有着近6万的粉丝量,在知乎网上有一定影响力。尤其是知乎有着精英汇集地的名声,一时让不少人掉以轻心。知乎上有一种效应,就是如果有大V点赞或者关注的问题,大家都会一窝蜂涌上去,基本上不会质疑真实性。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名义的网上募捐活动在网络社区风生水起,求助帖、微博微信劝募、淘宝义卖等活动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但网络诈捐事件却频频发生。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网络身份的虚拟性给网络诈捐提供了可乘之机。

  我国2015年有了‘账号十条’,所有的自媒体账号都应该是实名的,但现在大量的非实名账号还是活跃于网络,没有落实实名制,网络的虚拟性就成了骗子的幌子,一旦追究责任的时候,发现就是一个小号。

  针对知乎网友诈捐事件,有知乎网友质疑,在此事件中,作为网络服务提供商的知乎官方,也存在一定责任。对此,朱巍表示,提供空间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商,事先对侵权信息的存在不知情,一般不承担侵权责任,但特殊情况除外。只有网民或者其他人通知网络服务提供商,它如果没有采取必要措施,这时候才承担责任。但是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包括对网友上传的诈骗帖子,加精、置顶、首页推荐,后者对相关信息修改更改标题,或者是其他的网站在未经审核的情况下网络转载,这些情况可以不经通知直接要求承担责任。还有一个极特殊的情况,‘账号十条’出来后,要求整个互联网实名制,如果这事情出了问题之后,知乎拿不出当时注册人真实信息的话,这可能就违反了行政法上的责任。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