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4日 星期五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字号:  

互联网冲击下传统出租车公司窘境如何破?

  • 发布时间:2016-01-27 07:18:18  来源:一财网  作者:缪琦  责任编辑:王磊

  美国旧金山最大出租车公司Yellow Cab Cooperative Inc在上周五正式申请破产保护。随着Uber、Lyft等打车软件的迅速崛起,像Yellow Cab这样的传统出租车公司受到了严重的挤压。

  中国的传统出租车企业也面临互联网时代的窘境。在2016年的上海两会上,上海市人大代表、大众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国平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传统的企业近几年受到了来自互联网的严重冲击。特别是滴滴和uber这些打车软件盛行后,给传统的公共交通事业带来了巨大挑战,如今的上海出租车行业已经到了微利甚至亏损的边缘。

  传统出租车调度量下降60%

  杨国平对本报记者表示,滴滴和uber这些打车软件带给传统出租车公司的冲击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正规出租车驾驶员的收入出现了明显的下降,降幅达15%左右。

  第二,调度的车次也出现了骤降。“上海大众、强生、锦江、海博四大出租车公司占了上海出租车行业车辆总数的60%,就电话调度的车次来说,原先每天的调度量为3万车次,现在大概1万车次都不到,下降了60%左右”。

  第三,出租车司机的“份子钱”,即承租费用再降的空间已经很小。杨国平称,上海正规出租车司机要交的“份子钱” 已经从每个月的10500元,降到现在的8200元,每辆车一个月降了2300元,因此出租车企业的单车利润也出现了巨大的缩水。“原来每年的利润是25000~30000左右,现在上海出租车行业已经进入到微利甚至亏损的边缘,份子钱再降的空间已经很小了。”

  在利润缩小的情况下,传统的出租车行业还面临人才流失以及服务质量下降的难题。

  杨国平表示,这几年出租车的服务质量的确存在下降的情况,这和企业利润的下降也有一定的关系。“受到滴滴打车和uber的冲击,正规公司的驾驶员也出现了相当数量的流失。”他以大众交通公司为例,公司共有8000多辆车,但现在有超过10%的车辆,即800多辆车空着没有司机开。

  对互联网拥抱还是宣战?

  如何变革?这是杨国平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如果我们不去改变,必将被市场所淘汰。我们的改革还要继续深入。”杨国平告诉本报记者,公司下一步的计划是要改变传统的运行模式,从马路上的扬招和电话叫车等传统方式,增加现在年轻人喜欢用的软件叫车模式。公司正在筹划“大众出行”的APP等平台,预计下个月就会正式推出。

  当然,考虑到还有很多不习惯利用软件要车的老人们,电话叫车的模式也不能偏废。

  和滴滴以及uber打车软件的定位不同,杨国平强调的是这样十个字:正规车、正规人、规范服务。

  “正规车就是所有的出租车都是有顶灯,有租赁牌照和保险的正规车辆,正规人是指所有的司机都有营运资质并经过培训,并提供规范的服务。凡是接到投诉,就会线上线下结合,在当天就给出回复。”

  这种拥抱互联网的改革到底有没有效果?杨国平清楚,改革成败与否还需要社会和市场来检验,特别是处于交通运输行业的企业,更应当把服务做到最好。

  目前,上海正规出租车的数量并不能满足市场的打车需求。因此,杨国平认为,全市的出租车数量还应该增加:“上海的出租车总数是按照90年代国家建设部的指导意见,即每一万个市民配30辆车。当时上海市只有1500万人口,因此配了4万多辆车,现在的总量是5万辆车子,但现在上海人口总量超过了2500万(包括常住和流动人口)。” 也正因为市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滴滴打车和uber才有了发展的空间。

  如何确保租车行业的正规监管和有序竞争?这是一大难题。2015年10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出租车及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的指导意见和管理办法,为期一个月向全社会征求意见,最终的管理办法有待出台。

  有意思的是,在传统企业寻求变革的同时,滴滴快的公司也在探索与传统出租车企业合作的新模式。2015年10月,据新华社报道,滴滴快的正联合上海市有关部门和传统出租车公司,以组织“出租汽车驾驶员服务社”的形式,试水以服务费取代“份子钱”或挂靠费的出租车管理模式。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