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9日 星期天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字号:  

流量劫持灰色产业链:劫持五万IP 月入至少三万

  • 发布时间:2016-04-05 14:51:34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书海

  上千万用户被劫持流量

  流量劫持背后的“恶魔之手”:劫持五万IP,月入至少三万

  -IT时报 许恋恋 吴雨欣

  当互联网逐渐控制人的生活后,“生财之道”也随之而来。在《IT时报》的调查中,下载小米为何却变成UC,“狸猫换太子”只为了更多的流量更多的利益……流量劫持、微信刷票,劫持的是我们的手机和电脑,破坏的是互联网的公平。

  明明打开的是A网站,莫名其妙却被跳转至B网站;明明想下的是A软件,下载安装后却是B软件;打开一个App,弹出的广告让人心乱如麻……你以为电脑手机中毒了?错!或许你真的错怪了病毒,因为你的互联网流量很可能被劫持了。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流量劫持并不是件新鲜事。所谓流量劫持,是指通过一定技术手段,控制用户的上网行为,让你打开不想打开的网页,看到不想看的广告,而这些都会给劫持者带去源源不断的收入。

  尽管早已存在,但在“用户是绵羊”的环境下,流量劫持始终“野火烧不尽”。到底谁在劫持流量?流量劫持背后的“恶魔之手”究竟什么样?《IT时报》记者调查发现,在互联网世界,流量劫持背后有一个庞大的灰色产业链,仅DNS劫持一种方式,每天被恶意劫持的流量至少有上千万个IP。

  下载小米商店却“变脸”成UC浏览器

  不久前,乌云网发布的一则《疑似某基于运营商流量的APK劫持推广系统存漏洞(每天高达百万计的劫持数据统计)》的公告再次将“流量劫持”推到了风口浪尖。

  事情起源是乌云网白帽子“路人甲”的朋友在下载小米商店应用时遭遇尴尬,无论是手机端还是PC端,下载到本地都会变成UC浏览器。“路人甲”随后进行抓包测试,在测试过程中发现了一套隐秘的管理系统。

  在乌云网提供给记者的漏洞信息中,详细分解了“路人甲”是如何发现背后劫持流量那只黑手的过程:先是在抓包测试过程中发现了UC浏览器的下载链接,该用户在利用当地运营商宽带发出请求时,传回的链接就被篡改了。

  “路人甲”顺藤摸瓜,挖出了一个“安装分发平台”,并在后台的数据库中发现,每天从该系统中被劫持的数据都很庞大,最高一天劫持数量达到了151万,这只是一个准二线城市的量级。

  “简单来说就是下载时地址为a,然后下载链接变成了地址b,b地址尾部有个加密参数,解密后是a地址,但下载的依然是b地址里的内容,”一位乌云网的安全专家向《IT时报》记者解释道。这种劫持行为目前很常见,而尾部的加密参数则让这种劫持变得更具迷惑性,“从劫持方来说,也是为了标记这个用户下载的应用是从a地址劫持的,到时候就很容易计算通过劫持a地址到底带来多少量。”

  “流量劫持泛指网上的流量被窃取、刺探、控制,在收到用户的流量后,还可以分析窃取用户隐私。我们上网时使用的电脑是客户端,请求访问的目标是服务器,从你发生请求到看到网页,速度很快,中间却要经过网络链路及设备,而链路上的点和设备都可以被人做手脚,对流量进行恶意分析窃取。”国内安全团队Keen Team成员吕礼胜告诉《IT时报》记者。

  在吕礼胜看来,能接触到网络链路及设备的人都可以进行流量劫持,常见的两种劫持方式:一种是DNS劫持,用户输入域名后转去了黑客指定的IP地址;一种是链路劫持,页面被替换或插入许多广告或被黑客用于DDOS攻击。

  “记者调查”

  每天被劫持的用户多达上千万

  流量售价:千人IP 最高可卖70元/日

  “PC端横幅点击1.5毛,贴片点击1.2毛和1.8毛,右下角富媒体2.2元/千次展示,对联2.1元/千次展示,弹窗5.5元/千次,移动端下悬浮2.5元/千次展示”,在近千人的“DNS劫持 移动流量”群里,每天高价收流量的消息在不停刷新,直至深夜也没有停止。

  “我们都在这里找渠道,什么流量都收,”刚发完一波收量信息的孙婷(化名)告诉《IT时报》记者,在群里喊话的,大部分都是“买流量的”,而流量从哪里来,孙婷三缄其口。

  流量价值不菲。收流量的中介或流量购买方按照带来的流量(千次IP)按日计算费用,千次IP的市场行情是每天35元至70元,根据用户的质量和数量,价格不等。比如某黑客劫持的流量是每天5万个IP,合作90天,千次IP的价格是35元,那么流量购买方应付给黑客的费用就是157500元(50000 /1000×90×35),平均每月5万元。

  事实上,出售流量的人,手里拥有的IP远不止5万个。

  在这些收流量的群里,不时有一些提供劫持技术的团队“探头张望”,偶尔跳出一条信息,“我们提供劫持技术,有意者私聊。”

  几经周折,记者终于和一家提供流量劫持技术服务的公司搭上了话。据其客服介绍,他们可以帮助有流量的公司安装劫持系统,“在你们的服务器上安装centos(社区企业)操作系统,做好分光端口,然后把服务器IP提供给我们就行,”该工作人员表示,他们的技术人员会部署好劫持系统,基本保证每天能反馈数据,看到收入,“即便运营商有源地址校验,也能做,就是稍微复杂一点。”

  要想和他们合作,手里至少要有10万以上可劫持流量的IP,通过劫持流量获得的收入,“三七开,我们拿三成。”

  谁在卖流量?

  谁在卖流量?又是谁在买流量?这些被劫持的流量是怎么流动的呢?在互联网世界里,一个巨大的黑色产业链若隐若现。

  据吕礼胜介绍,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公司、路由器的生产厂商、黑客都可能是流量劫持的操作者,目的不外乎广告收入、商业竞争(给网站刷点击率)、收集用户信息等。

  流量劫持者将流量出售的方式有三种:将流量直接劫持到购买方的网站,行业内称为“直设合作”;第二种是将流量先劫持到自己的网站域名,再跳转到购买方的网站,比如先劫持2345.com到qjjxw.com,然后再跳转到5w.com,行业内称为“跳转合作”;最后一种是将流量劫持到自己的网站域名后,不跳转到购买方网站,而是完全引用购买方的网站内容,购买方同样可以获益,行业内称为“框架合作”。

  “劫持者为了利益最大化,一般不愿意直设合作,主要是跳转合作和框架合作。一旦有出价更高的,可以立即把劫持流量转走。”上述安全界人士向记者表示。

  收量中介从流量劫持者手中购买流量,流量购买方则从收量中介那里购买流量,“有几家大的流量中介手中动辄可以掌握每天数百万IP的庞大流量,他们经营的公司表面上业务看起来都很正常,但暗中从事的是一些流量劫持、垃圾广告的生意。”一位熟悉产业链的业内人士向《IT时报》记者透露。

  打击劫持流量非一日之功

  2015年12月25日,今日头条、美团大众点评网、360、腾讯、微博、小米科技等六家互联网公司共同发表了一份《六公司关于抵制流量劫持等违法行为的联合声明》,呼吁有关运营商严格打击流量劫持问题,重视互联网公司被流量劫持,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这封公开信,让电信运营商异常被动。

  “作为基础网络的服务商,即使运营商要打击、防范流量劫持,黑客也能通过路由器等其他方式进行劫持后兜售流量,”一位运营商内部人士表示。

  据记者了解,电信运营商内部针对非法流量劫持都有相关防范措施,但仍有劫持系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渗透。以常见的DNS服务器劫持为例,在电信运营商里有省级DNS服务器、市县级DNS服务器,不同级别的服务器,所管辖的区域大小不一样。省级DNS服务器安全级别高,管理较规范,恶意劫持较少。市级、县级DNS服务器发生恶意劫持用户访问的情况就相对较多。

  “互联网世界里流量就等于钱,当一些企业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获得足够的流量时,买流量就成了首选。”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互联网人士告诉记者。

  “利益链是流量劫持黑产生存的土壤。”2345总裁助理罗绘向《IT时报》记者表示。2015年11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判决了全国首起流量劫持刑事案件,两名被告因售卖劫持的2345网站流量而被判刑。然而,时至今日,流量劫持并未停止,罗绘透露,2345网址导航的整体流量被劫持行为每个月会给公司带来三四百万元的损失。

  当自身的利益受到了损害,互联网公司打击流量劫持的力度开始加大。据罗绘介绍,2345形成了包括商务反劫持监控系统、页面反劫持技术以及推广平台反作弊系统在内的全面反劫持系统,并通过建设技术联盟加强协同攻关,为网络安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流量劫持的监管比较难,从技术上,监管部门不知道怎样监管和防范,监管力度也不够,应该多和电信运营商沟通,防止有人为了谋取私利进行电信DNS服务器劫持。”上述人士表示。

  记者手记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茫茫互联网江湖里,总是不乏希望快速掘金的人,有需求就有帮你实现需求的人,然而法律对流量劫持是不会宽容的。《刑法》第286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在上述流量劫持案中,两名被告人被判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

  短期内,在巨大的利益下,这只“恶魔之手”不会消失,依然会继续蹂躏互联网、蹂躏用户,但别忘了,天网恢恢,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