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4日 星期五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字号:  

中概股“回归链”调查: 一二级市场或同迎重估

  • 发布时间:2016-05-09 07:22:30  来源:南方新闻网  作者:李维  责任编辑:书海

  本报记者 李维 北京报道

  5月5日晚,一则有关中概股回归A股市场可能受到限制的传闻在市场发酵。

  次日的市场变化表明,该传闻或对海外中概股和A股的壳概念带来明显冲击。包括中信国安、深圳惠程、宝莫股份、同达创业等多只壳概念股纷纷跌停,而当日上证指数也出现了2.82%的大跌;另一方面,汽车之家、360、陌陌、聚美优品处于私有化进程的中概股股价也出现集体下跌。

  当天下午,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红筹企业回归政策出现变化,但对该类企业的回归现象正在高度关注。在业内人士看来,监管层曾多次对红筹股回归表态支持,因此并不会对中概股的回归叫停,但回归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或将得到进一步的规范。

  不过政策收紧的预期,已然让更多中概股投资者对投资退出周期的拉长感到担忧。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了解到,一些中概股回归份额投资者已经在筹谋通过场外渠道进行退出,而另有较多投向中概股的私募基金或资管计划,已因标的公司的过高估值而面临较大的募集困难。

  估值泡沫化引监管关注

  “中概股回归借壳、重组、IPO均可能受限;类金融项目IPO、再融资、重组可能将全面收紧;重组办法正在准备修改,规避借壳的做法将被限制。”

  5月5日晚,上述传闻在市场间迅速发酵,彼时多名投行人士表示,当前对“类金融企业”的资本运作和规避借壳行为的监管长期处于较严状态,但中概股回归政策暂缓和收紧的可能性则相对较小。

  “类金融企业的证券化一直是比较严格的,但是中概股这个不太容易理解。”深圳一家券商投行保荐代表人表示,“因为管理层一直对中概股回归是持鼓励态度的。”

  然而,在次日,这一未经证实的消息或对资本市场产生了较大冲击,一方面,宝莫股份、同达创业等多只壳概念股早盘大跌,而上证指数也受累深跌2.82%;而包括陌陌在内策划回归的中概股也因此“中枪”。

  针对传闻,证监会当天收盘后进行了回应,表示其正对红筹股回归等衍生现象予以关注,但目前相关政策的调整尚未被明确。

  证监会回应称,“近3年已有5家在海外上市的红筹企业实现退市后,通过并购重组回到A股市场。”“市场对此提出了一些质疑,认为这类企业回归A股市场有较大的的特殊性,境内外市场的明显价差、壳资源炒作等现象应当予以高度关注。”

  证监会同时表示,已经注意到市场的这些反映,“正对这类企业通过IPO、并购重组回归A股市场可能引起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场外退出需求提高

  有投资人士认为,当前部分中概股上市前融资估值较高,以及部分潜在壳资源受到炒作,是监管层关注这一现象的导火索。

  原因在于,中概股一旦挟裹着过高估值水平的上市前融资,其上市后的流动性溢价必然将加剧其泡沫现象。

  “因为PE资金多了,所以(红筹股)估值也高了,到最后很多中概股的上市前融资估值就已经达到了二级市场价格的水平。”一位接近监管层的投行人士称,“但这些中概股的目标是上市,那么这种估值泡沫只会更高,而这种泡沫最终也要让市场承担;红筹股回归自然是好事,但并不应该成为助推A股泡沫的工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从2015年A股启动快速上涨以来,较多资管、PE机构就在围绕着部分红筹股回归开展私有化、资金募集、换汇等业务,而有不少私募基金甚至专门发起设立了“拆VIE基金”,专门从事回归股的上市前投资。

  事实上,去年上半年A股估值的快速提高和此前管理层对红筹股回归政策松动的表态,也成为助推中概股“回归链条”出现资金、机构过剩的因素。

  “因为之前太过于明确支持红筹股回归了,这导致这个市场预期被‘透支’了。市场有时候会觉得政策支持了,必然会有比较大的利好,所以后来才有很多红筹股一窝蜂的去策划拆V,搞回归。”一位接近中概股投行华兴资本人士表示,“很多专门的基金都应运而生,这造成了一个现象,那就是蛰伏于红筹股的场外资金的过剩。”

  但好景不长的是,去年A股年中遭遇股灾暴跌,而年初,一度被视为中概股回归载体的战略新兴板也被监管层宣布不再设立,而此次监管层对“回归”政策调整预期的强化,或让中概股的“回归”业务的寒冬由此降临。

  而作为这一市场的后遗症,资金的过剩和过高的估值,也让部分中概股私有化的投资者所抱怨。

  “在一些中概股的投资项目上,其实很多估值水平都已经比较高了,有一部分额度是老股东想高价退出,而中概股回归热正好让原来的股东得到了一个套现的机会。”一位从事中概股私有化投资的基金子公司中层人士表示,“不但估值高,许多项目的周期又很长,我们投的一个项目就有七年之久,而且中途没有退出机制。”

  “有很多私募基金甚至是拿到中概股的额度,然后再以更高的估值卖出去,早期这些项目还是很好卖的,但现在正在越来越难卖。”一位第三方财富销售公司人士坦言。

  而在“回归”政策预期收紧之下,过高的估值、较长的锁定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中概股“回归项目”的投资者所质疑,而其中部分早期参与投资的中概股原股东,也在机构间市场和互联网平台私下询问股权转让事宜,并寻找退出机会。

  “现在一些客户不太看好未来在A股上的退出周期了,所以想通过新一轮融资,卖上一轮的额度。”一家互联网股权私募融资平台人士称。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