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4日 星期五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字号:  

“扫码”“转发”藏陷阱别让朋友圈变成“坑友圈”

  • 发布时间:2016-06-02 08:13:00  来源:人民网  作者:卢泽华  责任编辑:张洁欣

  

  “快来给我点赞!集齐100个赞可以享受3折优惠”、“就剩8票了,够铁的给我转朋友圈拉票吧!”……打开手机,首先映入眼帘的可能不是亲人的关心或是朋友的问候,而是这些点赞、拉票的请求。很多情况下,碍于面子,人们都会“勉为其难”而行“举手之劳”,然而,当你拇指在微信页面的按钮上轻轻一点的瞬间,一场骗局可能就悄悄展开了。

  “中奖”也许是“中招”

  “要投票就得关注活动主办方的微信公号,投票时还要填上自己的姓名、手机号码,很担心个人信息会因此泄露。”谈到对微信“拉票”的看法,刚为一位同事孩子在“萌宝大赛”上投完票的小宋抱怨道。

  近日,随着“六一”儿童节来临,各类“萌娃评选”活动充斥朋友圈,伴随而来的也往往是价值不菲的“奖品”,以及各种“投票、点赞、转发”的请求。然而,这些活动很可能只是骗子行骗的一种手段。

  如今,很多商家以促销商品为名,举办各类比赛。这些比赛通常报名门槛很低,规则简单,以“比谁萌”或“拼颜值”为噱头,通过票选形式决出胜负。其许诺的获胜奖励往往非常丰厚,参与投票的网友也能“中奖”,且“中奖”几率极高。事实上,许多这类投票活动的真实目的是收集用户个人信息,并将之出售或进一步进行诈骗犯罪。

  “点赞”也是常见的诈骗手法之一。我们经常看到朋友圈里关于集满多少个赞就可以获得某种奖品或优惠的广告,当网友费劲心思,集齐一定数量的“赞”后,商家往往还要求其提供自己的姓名、电话、住址等私人信息。而当用户真的收到所谓的“奖品”或“折扣”时,才发现“中奖”变成了“中招”,不仅收到了毫无价值的“奖励”,还泄露了许多个人信息。

  “技术”也能变“骗术”

  随着以微信为代表的各类新媒体越来越多地渗入到人们生活中,现代媒介技术越来越多地为人们的社交、出行、购物、理财等带来便利,“互联网+”也日益成为一种主流消费模式。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纷繁复杂的媒介技术也渐如迷人眼的“乱花”,成为骗子手中不断“升级”的工具。

  如今,“技术”变“骗术”的事件层出不穷,“二维码诈骗”就是一例。作为身份识别、购物支付的便利工具,很多手机用户已经养成了“凡事都要扫一扫”的习惯,这就为诈骗分子实施诈骗提供了可乘之机。据媒体报道,近日,重庆的李女士就遭遇了“扫描二维码”骗局。骗子冒充“淘宝”客服,以订单异常需要退货为由,发来暗藏木马病毒的二维码,李女士的银行卡瞬间就被“扫”走3000元。

  更常见的现象是,诈骗者以奖品为诱饵,向手机用户发送带有木马病毒的二维码。一旦用户扫过二维码且按照页面提示操作后,木马病毒就会盗取用户的账号、密码等信息。

  另外,“红包”作为新媒体带来的新生事物,也频繁成为诈骗案件的“作案工具”。许多骗子通过制作假红包链接,诱导用户输入姓名、身份证号和银行卡号等信息,从而盗刷了用户的银行账户。

  “防人”同时要“防己”

  如何防范由新媒体衍生出的“新式”诈骗?

  “防人”意识不可或缺。据警方表示,对于各种“投票”活动,必须首先确认由正规商家举办。同时,在需要填写银行卡号、各类账号等个人信息时,要保持警惕,谨慎对待。而对来源未知的链接、软件、二维码等更要谨慎点击、扫描,从而避免手机被植入木马程序,导致银行账号、密码等信息被盗。而一旦发现被骗,则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及自己转账时的银行账号等详细情况,以便公安机关侦查破案。

  在“防人”的同时,用户也要注意“防己”。无论新媒体技术为诈骗手段披上一层多么掩人耳目的外衣,其原理也都“万变不离其宗”,即利用人们贪小便宜的心理作案。

  因此,面对网络上的各类“诱饵”,网友应该牢筑自身的心理防线,不要因贪小利而透露个人信息,或是点击、扫描可疑链接和二维码,避免因贪小便宜吃大亏。同时,对于一些朋友圈里的“拉票”“点赞”等行为,尽量不参与,不转载,不做“为虎作伥”的事,还网络社区一个干净的空间,从而避免让自己的朋友圈变成“坑友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