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7日 星期天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字号:  

60%网络谣言来自微信 健康、食品成为“谣言重灾区”

  • 发布时间:2016-06-23 11:00:53  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张洁欣

  你知道中国网民主要在网上做什么?网上最“火”的是什么?什么样的人最容易成为谣言“二传手”?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6月21日在京共同发布《2016新媒体蓝皮书》,这些疑问全都有答案啦。

  互联网给大众生活带来颠覆性影响

  手机网民破6亿

  截至2015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人,手机网民达6.2亿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90.1%。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4g用户3.86亿个,全年新增2.89亿个。

  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0万亿

  网站达423万家,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注册保有量居全球第一位,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0万亿元,网络经济以30%以上的速度高速发展。

  互联网平台大量涌现

  电商、app商店、租房、打车、p2p网贷等各类型互联网平台大量涌现,给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颠覆性影响。

  60%网络谣言来自微信

  截至2015年底,微信的月活跃用户数达6.97亿。《2016新媒体蓝皮书》认为,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微信正在成为谣言传播的主渠道,需要引起警惕。《2016新媒体蓝皮书》调查发现,在谣言的传播渠道中,受访者遇到的疑似谣言有60.6%在微信上,远远高于微博的15.2%和论坛贴吧的21.6%。

  去年,谣言通过微博和微信传播的比例加在一起,一共占比近六成,而今年仅微信谣言就占比60.6%,这说明,被人们高频率使用的微信,正在成为谣言的产地和主要传播渠道。

  健康、食品、安全是“谣言重灾区”

  蓝皮书调查发现,最常出现的谣言有:健康养生类、食品安全类和人身安全类。这三类谣言也最具欺骗性。对于十分重要但是真伪难辨的信息,70.3%的受访者都表示“宁可信其有”,这正是谣言能发挥作用的土壤。

  调查显示,“60后”和“70后”倾向于认为自己的平辈朋友爱转发真伪难辨的信息,而“80后”和“90后”倾向于认为自己的父母长辈爱转发此类消息。这说明,在人们的印象中,中老年人更容易被谣言蛊惑。不过在本次问卷的谣言识别能力得分上,并未表现年龄差异。

  朋友圈为谣言传播提供了便利

  蓝皮书报告称,很多谣言都涉及食品安全、健康养生等实用信息,人们在自己相信之余,也分享给亲朋好友,希望他们也从中受益。该行为是出于“利他目的”,但实际可能使自己不自觉地成了谣言传播的帮手。

  调查还显示,当遇到自己无法判断的信息时,人们主要求助于网络(86.2%),搜索查找相关资料,寻求亲友帮忙占56.5%。这说明,网络上虽然存在谣言,但也为人们识别谣言弄清真相提供了帮助。

  九成网民通过手机看新闻

  蓝皮书的调查显示,93.5%的人平时通过手机获取新闻信息。关于获取新闻的途径,68.3%的受访者通过新闻客户端获取新闻信息,排名第二的是通过浏览器访问网站(57.8%);超过四成的人通过微信朋友圈(48.3%)和微信公众号(45%)获取新闻信息,同列第三梯队;其后为微博,35.3%的人选择了通过微博获取信息;手机报(21.3%)及和朋友借助通话、短信的交流(20%)则列于选择的末端。

  党政干部都装了新闻客户端

  调查中,88.6%的受访者下载过新闻客户端。手机上新闻客户端数量少于3个的占五成以上。近四成受访者在手机上有3至5个新闻客户端。从职业分布来看,新闻客户端在党政干部(100%)、企业经营管理者(94.4%)、工人(92.9%)、自营业主(92.1%)中的普及率尤其高。在商业服务人员(76.7%)中的普及率相对较低,但总体差异不明显。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