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网购快于城市:如何从买买买到“卖卖卖”
- 发布时间:2015-11-10 07:47:07 来源:一财网 责任编辑:王磊
近年来,农村电商的发展日新月异,各地涌现出了众多“淘宝村”。过去不少地方因为受自然地理条件比较差的制约,在目前电商飞速发展的情况下,正好解决这些不足。国家政策也在力促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到2020年,初步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的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体系,农村电子商务与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在推动农民创业就业、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带动农村扶贫开发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这是9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提出的具体目标。《意见》指出,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把实体店与电商有机结合,使实体经济与互联网产生叠加效应,有利于促消费、扩内需,推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农村网购“逆袭”
此间的一大背景是,在电子商务大发展的今天,随着互联网在中国农村的渗透速度加快,农村正在成为网络消费的“新蓝海”。阿里研究院的一份报告指出,数据显示,在阿里巴巴零售平台上,2014年县域网购消费额同比增速比城市快18个百分点。
国家邮政局的数据也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1626个县共完成快递业务量9.3亿件,同比增长72.2%,占全国的比重为6.8%;完成快递业务收入96.7亿元,同比增长55.7%,占全国的比重为5.1%。从发展趋势来看,县域快递业务增幅超出整体快递业务增幅近20个百分点,对快递业务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什么农村、县域地区增速发展速度会“逆袭”呢?这是因为,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的线下传统商业体系发展不够完善,区域差异大,尤其是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线下商业渠道不仅分布密度较低,更在价格、商品数量、品质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农村传统购物渠道的普遍特征是:价格偏高、可选择范围小、产品质量不能得到保证。而电子商务的优势恰好能够解决这些弊端。
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彭澎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分析指出,在以往的传统的流通业布局中,城乡差距非常大,现在有了互联网,正好消除了城乡之间的这种差距。“不分档次高低、不分贵贱,都面临着同一个互联网。”
这样的一个市场也蕴含着巨大的商机。根据阿里研究院2014年发布的数据,2014年我国农村网络消费总额约为1800亿元,预计2016年这一数字将攀升到4600亿元。
各大电商企业已在积极布局发展农村电商。去年10月,阿里巴巴集团在首届浙江县域电子商务峰会上宣布,启动千县万村计划,在三至五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在阿里巴巴的带动下,包括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也推出了各自的农村电子商务计划,“电商巨头下乡”已成潮流。
湖北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所长邹进泰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农村发展电商,目前有了很好的基础。例如在湖北,目前村一级网络平台的建设已经比较完善。此外,各地的农业新经济主体也在逐渐增大,品牌建设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基础。
《意见》提出,充分发挥现有市场资源和第三方平台作用,培育多元化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鼓励电商、物流、商贸、金融、供销、邮政、快递等各类社会资源加强合作,构建农村购物网络平台,实现优势资源的对接与整合,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从买买买到“卖卖卖”
在电商发展过程中,以往广大农村更多的是处于“买买买”的角色。但对农村电商发展来说,未来广大农村如何变身为“卖卖卖”更为关键。也就是说,相比消费品下乡,更重要的是农产品的上行。
对此,《意见》提出,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加强互联网技术应用和推广,拓宽农产品、民俗产品、乡村旅游等市场,在促进工业品、农业生产资料下乡的同时,为农产品进城拓展更大空间。加强运用电子商务大数据引导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专家指出,由于农民的生产是分散性的,所以需要一个组织化的体系,把农产品有效地组织起来,从品牌的培育、经销、订单农业的组织等方面,来实现农民与消费者的对接。
邹进泰说,农产品是消费弹性比较小的产品,多了少了都不行。运用电商大数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农产品供给、价格的波动,这对农户、农村电商的发展都十分有利。
他认为,现在农村电商一大问题是,农村有很多好的产品,但却没有十分顺畅地与市场对接。农产品在信息流和物质流等方面仍存在不小的缺陷。“一些偏僻地区的农产品在网上的发布仍欠缺相应的意识、知识,要流通出去也存在不小障碍。”
另一方面,电商的产品(消费者)看不到摸不到,需要建立长期信用,包括对农产品质量的长期监管,以及分级、包装等等标准化体系的建立,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这方面,《意见》提出,制订出台农村电子商务服务规范和工作指引,指导地方开展工作。加快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加快推进适应电子商务的农产品分等分级、包装运输标准制定和应用。鼓励供销合作社创建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除了建构组织化的体系,农产品上行还有一大关键在于人才。《意见》提及,鼓励地方、企业等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农村电子商务新模式。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大赛,调动返乡高校毕业生、返乡青年和农民工、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巾帼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等参与农村电子商务的积极性。
此外,《意见》还提到,实施农村电子商务百万英才计划,对农民、合作社和政府人员等进行技能培训,增强农民使用智能手机的能力,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拓宽电子商务渠道,提升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的能力。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建立专业的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努力培养一批既懂理论又懂业务、会经营网店、能带头致富的复合型人才。引导具有实践经验的电子商务从业者从城镇返乡创业,鼓励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到农村发展。
今年8月发布的《阿里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显示,2014年,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淘宝、聚划算上经营农产品的卖家超过76万户,完成农产品销售483.02亿元,销量靠前的产品为零食、坚果、特产等,占比约三分之一。
其中,福建泉州地区的山区县安溪位列县域第一名。数据显示,2014年,安溪县各产业电商交易额超33亿元,其中,茶叶电商交易额就超20亿元,从事电子商务行业的专业人员达7万多人,其中,电商企业3000多家,电商个体35000多人。
对很多地方来说,抓住电商时代的发展机遇,往往能从无到有。尤其是,和传统的工业经济相比,电子商务对资源的依赖度更低,对信息和人才的要求更高,自然资源贫乏,但具备了信息化能力的农村,往往能够迸发出比资源禀赋优势地区更加强大的爆发力。
例如江苏睢宁沙集镇的家居产业、山东曹县大集镇的儿童演出服饰产业、浙北缙云北山村的户外用品产业,就是在原有产业基本为零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和人才的汇聚,形成了上亿元的新兴产业集群。
在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大集镇孙庄村,2013年以前,村民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外出务工和种粮食,2014年以演出服饰为主要产品的电子商务开始在村里迅速发展。今年,全村460户家庭中有310户开了淘宝网店,成立了16家服饰有限公司,其中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企业达到2家。目前,该村217户贫困户中已有46户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