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科技 > IT业界 > 正文

字号:  

本命年告别微软 张亚勤48岁再出发

  • 发布时间:2014-09-10 10:16:34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顾梦琳  责任编辑:汤婧

  近期在中国风波不断的微软又失去了一员老将——微软全球副总裁张亚勤。

  尽管当下的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是贺乐赋,但在很多场合,特别是针对学术界或中国大学生群体时,作为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的张亚勤实际上更具号召力,也似乎更能代表微软中国。然而,自评“不安于现状”的张亚勤,却选择在48岁的本命年告别微软,重新出发,百度很有可能成为他的新东家。

  □成长之路

  “神童”背后的隐形人

  回顾成长路,张亚勤的身上有太多光环。他从小就是个聪明孩子,连连跳级,9岁小学毕业,11岁时就上了初三。在距离1978年夏季高考还有半年的时候,张亚勤从报纸上看到了“第一神童”宁铂的故事,于是决意和宁铂一样,报考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在之后的短短七个月时间里,他完成了高中三年的学业,并在12岁时成功进入科大少年班,成为1978年高考中年纪最小的大学生。

  太多被称为“神童”的小孩,由于太早结束童年,长大后常常无法融入正常的社会秩序。如宁铂,后期就遁入空门。

  然而张亚勤的成长则是不同路径。读科大期间,在母亲的建议下,张亚勤有意不接受媒体采访,曝光率很低,成为“神童”背后的隐形人。在20岁时,他不仅拿到了科大电子工程硕士学位,还成功收获了爱情。

  之后,张亚勤的每一步似乎都踩在了点儿上。23岁时拿到了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学位,31岁时被授予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协会院士称号,成为该协会百年历史上获得这一荣誉最年轻的科学家……

  □结缘微软

  猎头邮件改变人生轨迹

  微软是张亚勤供职的第三家公司,也是工作时间最长的一个。张亚勤与微软的结缘,得从一封邮件说起。1999年,张亚勤已在桑纳福多媒体研究院工作5年,并担任实验室主任,管理着一个拥有近百名研究精英的团队。而此前,他已在美国GTE实验室工作5年,担任高级研究员。

  1999年9月底的一个下午,张亚勤收到了一封猎头公司的邮件,邮件称微软将在中国建立一个基础研究机构,计划招募几位顶级科学家一起去中国创业。邮件中说,如果张亚勤感兴趣,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开复想和他谈谈。

  后来,应李开复之邀,张亚勤以微软中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的身份加入微软。加入微软的头一个5年,他为自己制定的目标是在中国创建一个世界一流的计算机技术研究院。之后,他陆续招揽了沈向洋、张宏江、张益肇、李世鹏、许峰等学术界的顶尖人物。2000年,李开复调任微软总部,张亚勤成为第二任院长,在他的带领下,2000年6月底,研究院的成员已经在全球最优秀的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了80余篇论文;申请注册了40项美国专利;做出60项新技术,并已有8项成熟技术转化到了微软的产品部门。2001年,微软中国研究院正式升级为微软亚洲研究院。次年,张亚勤发起了微软亚洲研究院与中国教育部合作的人才培养计划——长城计划,12年来共计培养各类人才30多万人,并在10所高校成立了联合实验室。

  在张亚勤看来,作为第一批进入中国的跨国企业,微软做的最正确的事,就是“用20年时间培育了软件产业生态,培养了一批人。”

  □事业巅峰

  “消防队员”两度救火

  2004年1月,张亚勤被提升为微软全球副总裁,在比尔·盖茨和鲍尔默的邀请下,他被调回微软总部,负责微软移动通信及嵌入式系统在全球的开发业务,这成为微软移动操作系统的发端。

  但没过多久,张亚勤又重新回国。2005年7月19日,Google挖角当时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甚至派猎头从微软研究院内部四处挖人。同年9月,张亚勤被火速调回中国,出任微软大中华区副董事长。当时业内普遍认为,微软此举是希望张亚勤能缓解Google挖人给微软带来的人才危机。张亚勤回国后,除了到各大高校去招聘优秀人才,还闪电开启了微软中国研发集团的整合工作,这一整合覆盖基础研究、技术孵化、产品开发和战略合作等方方面面,形成了完整的创新链条。

  这样的紧急“救火”不止发生一次。2007年9月,时任微软大中华区CEO的陈永正突然宣布辞职,面对职位空缺,鲍尔默钦点张亚勤再次出面救火,代理微软大中华区CEO一职,这也使得微软中国持续多年的技术和营销“双核”管理首次合二为一。这样的局面,直到2008年11月新任CEO梁念坚的到来才宣告终结。

  除了推动微软在中国建立研发基地,让研发扎根中国,张亚勤还最早将时下时髦的云计算引入中国。从2008年9月开始,张亚勤就积极呼吁中国建立自己的云计算大数据发展战略,并在2010年两会期间,作为海外代表提交了“应及早制定和部署国家云计算战略”的提案,相关文章和提案得到了多位国家领导人和部委领导的重视。这一年,微软的中国云图也开始启动。今年3月,微软成为首个在华提供公有云平台服务的跨国企业,这与2014年3月微软新任CEO萨提亚·纳德拉提出的“移动为首、云优先”战略精准契合。而今年,张亚勤还率领团队在人工智能方面做出探索,并先后发布了聊天机器人小冰和智能助手cortana,在“接地气”和“反应速度”上刷新了用户对微软的认知。

  □自我剖析

  微软错失不少机会

  张亚勤曾在多个场合坦承,微软在技术、产品上都很成功,但也犯过很多错误,虽然在移动互联网方面开始得比较早,但错失了诸多良机。

  今年5月,张亚勤在一次访谈中表示,现在平板电脑很流行,实际上微软做得最早,可穿戴手表微软也在15年前就已经做了。“2004年我就在微软总部主管手机部门,那时没有安卓也没有iOS,微软的手机操作系统是最被大家看好的。但很不幸,微软失去了很多年,这也成为我最大的遗憾。”张亚勤称,现在微软下力气投入研发,也是希望能够利用技术赢来翻盘的机会。

  在张亚勤看来,企业要有敢于颠覆自己的文化。像柯达、摩托罗拉等大企业,做的事没有明显的错误,但突然有一天,企业就不存在了,实际上这是企业陷入了创新陷阱——以为自己所做的代表了产业方向,却忽视了颠覆式创新的萌芽。微软最大的竞争对手一直是自己,现在微软在自己颠覆自己,做转型,讲云优先、移动优先,“移动互联的整个浪潮才刚刚开始,微软还有很多机会。”不过他也曾向记者表示,自己非常看好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发展,“BAT、小米、京东等新企业都做得相当优秀,它们在用户反应速度及服务细节方面都值得跨国企业学习。”

  在外界看来,微软现在正在经历一个艰难的时刻,不仅移动业务没有明显起色,与中国政府的关系也不如以前密切。2006年,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时,其中一项安排就是到访比尔·盖茨的私人住所,张亚勤本人还负责在现场展示了两项微软的最新技术。而如今,微软在中国面临反垄断调查,而微软最新的操作系统Windows8也无缘政府采购目录。

  尽管如此,在宣布辞职前的9月5日和7日,张亚勤还分别评论了两条微博,称赞自己所在的微软是一家伟大的公司,“前景无限美好”。

  □外界点评

  离开只是时间问题

  在张亚勤之前,李开复创办了创新工厂、微软高管张宏江加盟金山、微软科学家李航出走华为、微软中国公司总裁唐骏出任港澳资讯董事长兼CEO、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坚跳槽到阿里巴巴担任首席技术官……微软在北京的研发团队成了中国IT产业的黄埔军校,为本土互联网公司输送了大量人才。因此,在很多人看来,张亚勤离开微软其实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张亚勤的辞职还引发了外企对人才吸引力不足的讨论。在润米咨询董事长、微软前战略合作总监刘润看来,今天的外企面临的不仅是国内企业的壮大,同时也必须面对超国民待遇的失去,以及所有这些因素带来的人才流失,“这是创业者前所未有的好时代,优秀的人才纷纷从对外企的信仰转向对创新的信仰。”

  不过,搜狗CEO王小川认为,张亚勤出走是互联网研发模式的颠覆性胜利,而不是外企红毯的消失。王小川称,互联网的威力在于极速的市场应变能力,需要快速灵活的技术驱动,以Google为代表的企业把这种技术研发与产品推出的结合发挥到了极致。而在微软研究院,产品从立项到产出需要3至5年,再加上异地管理、决策效率低下,所以难以支撑变革,难免失势。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