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科技 > IT业界 > 正文

字号:  

手机容量骗局须依法严治

  • 发布时间:2015-06-23 11:32:00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书海

  据日前上海市消保委曝光的智能手机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在未经消费者确认和同意的前提下,19款被抽检的全新手机每台至少预装了27个软件,最多的一台预装了71个软件。不仅如此,还有3款手机预装的软件根本无法卸载。一款标称8G容量的智能手机,可使用容量只有4.26G,占比仅为53%;还有一款手机在开机、注册入网及120小时待机过程中,消耗近80MB流量。

  这一结果表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智能手机乱象丛生,主要表现为容量不足、软件异常、“偷吃”流量等问题。法律专家认为,电信厂商这种行为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已涉嫌商业诈骗,消费者完全可以依法维权。

  笔者分析,手机制造商及电信运营商精心设计的手机容量骗局,实际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手机容量“缺斤少两”,实际容量达不到产品说明书所标称的容量;二是随意乱装软件,既占用了手机容量,更坏的主意是套取话费,软件在运行过程中是要消耗流量的,即便手机不上网,软件同样要“吃”流量,软件越多消耗的流量就越大,而流量是要花钱买的。

  面对手机容量骗局,消费者该怎样维权?窃以为,如果属于“缺斤少两”,手机实际容量与说明书容量存在差异,经权威部门检测认定后,用户完全可以依据电子产品“三包”规定要求退货,并依照《消费者权利保护法》规定的“假一罚十”原则要求赔偿。

  但如果属于乱装软件占用容量,套吃流量,消费者维权恐怕比较困难,因为一部手机究竟应该安装多少个软件?目前尚无法律规定和技术规范,完全由制造商随心所欲,消法对这一技术领域的覆盖几乎为零,如果用消法维权,似乎有点“驴头不对马嘴”。

  通过多装软件占容量、吃流量,实际是一种技术欺诈。目前相关法律对这一领域的监管远未到位,大多数用户对手机软件知识知之甚少,技术欺诈就有了可钻漏洞与生存的市场。对技术欺诈须依法严治严罚,这需要三管齐下。

  首先依法规范。市场上出售的新手机应该预装多少个软件?应制订出台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技术规范,严控电信厂商的“自由裁量权”。其次,要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手机外包装及说明书须严格标注产品标准容量、实际存储容量以及可使用存储容量等数据,并且要详细说明预装软件的名称、数量、作用及占用容量空间等,供消费者选择,对用户不需要的软件,运营商有责任帮助卸载。第三,要加强监管。执法部门对市场上销售的各款智能手机要定期抽查,一旦发现容量“缺斤少两”、超标预装软件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要严肃查处。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