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1日 星期六

科技 > IT业界 > 正文

字号:  

配件商接连倒闭 珠三角低端制造现危局

  • 发布时间:2015-10-26 08:07:43  来源:大河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书海

  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疲软正在将上游厂商推向破产的边缘。

  继10月8日华为中兴的一级供应商、深圳市明星企业福昌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昌电子”)宣布破产之后,市场又传两家知名手机零配件生产商关门停产:深圳中显微集团以及位于惠州市的创仕科技因资金周转问题被供货商追讨货款,前者大股东已经跑路,而创仕科技则宣布从10月15日起停产。市场消息称,中显微与创仕科技两家企业合共负债达到16亿元,两家企业倒下给数百家供货商造成的损失远超刚刚倒闭的福昌电子。

  手机配件行业的关门倒闭潮或许只是中国制造业新一轮危机的缩影。从2014年底开始,沿海地区包括深圳、东莞等地制造业低迷的境况已经开始蔓延,以制造业重镇东莞为例,根据东莞台商协会的数据,如今在莞投资的台商企业已经从高峰期的6000多家锐减至4000家左右,台商人数也比以前少了三成。大量制造业企业的倒闭与迁移究竟肇始于企业内部祸因?还是经济环境大势所趋?

  福昌之“死”

  2015年10月8日,福昌电子发布了一份《关于公司放弃经营及涉及员工权益的通告》,宣布公司因资金链断裂,决定即日起停止生产、放弃经营,同时因为资金原因目前无法支付员工经济补偿金,希望员工通过劳动仲裁,拍卖公司资产依法受偿。

  这家深圳明星制造企业的关门立即引起了市场的恐慌。作为一家集精密塑胶模具制造、3C(通讯、消费性电子、电脑)和木塑产品开发设计制造为一体的代工和生产企业,福昌电子在深圳、惠州、马来西亚等地均设有工厂,其客户包括华为、中兴、中国电信、中国移动、日本兄弟株式会社、美国哈曼国际工业等巨头。根据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14年报告显示,2014年福昌电子营业收入4.59亿元、净利润1905万元,纳税1758万元,资产总额7.25亿元,负债5.8亿元。

  如今,福昌电子却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宣告关门,留下了3800名未结清工资的员工和数百名欲哭无泪的供应商。有消息称,福昌电子法人代表陈金色在10月8日曾与供应商进行电话沟通,其透露的福昌电子财务状况是:资金缺口8000万元,欠供应商债务2.7亿元。但福昌旗下工业园区可抵押1.9亿元,另外,在中兴、华为等客户中有1.5亿元应收账款尚未收回。

  10月10日,福昌电子所在的深圳龙岗区龙城街道办就福昌倒闭事件紧急成立了依法保障员工权益工作小组、依法保障供应商权益小组,以处理相关善后事宜。《中国经营报》记者从部分员工处了解到,目前首批承诺发放的时薪员工1000多万元薪酬已经发放,但工龄超过3年的员工仍在等待经济补偿金。

  但这仅仅是第一步。2015年10月16日晚,龙岗区政府相关负责人召集了原福昌电子投资方代表、供应商代表、员工代表以及华为、中兴相关负责人等一起协商福昌电子的破产重组事宜。

  记者获得的一份会议简要记录显示,各方当天就福昌电子的破产重组达成了初步协议:争取10天内对福昌电子进行破产重组并恢复生产经营,重新组建经营管理团队,新的总经理人选由供应商代表决定。重组的资金来源包括中兴、华为提供的大约5000万元货款,而福昌电子仓库仍有货值约9000万元的在制品。如若能恢复正常生产,政府也可能向福昌提供无息贷款。至于重组后的股权架构问题则搁置后议。

  “目前最关键的是恢复经营生产,否则我们的货款将血本无归。”一名参会的供应商代表表示,虽然重组之后的福昌在生产经营上还将有很多困难,但不恢复生产资金将无周转的可能。

  对于福昌电子的重组,业界并不看好,“制造业重组一直就没有成功的案例,特别是在当前手机业普遍抛弃了塑料壳而选用金属壳的情况下,一个本就管理混乱的注塑工厂能挽救的机会已经不大。”深圳一家电子企业总经理告诉记者。

  在其看来,福昌“死”于其技术更新落后和制造商对供货商的利润压榨,“一家以生产塑胶磨具的代工厂没有跟上行业技术更新的步伐,淘汰是迟早的事情,何况智能手机行业利润已经很低,处于上游的配件商盈利更加艰难。”

  更大规模倒闭潮或将来临

  在智能手机的红海厮杀中,福昌电子显然不是唯一一个牺牲品。

  从2014年底至今,智能手机配件和代工行业的倒闭现象接二连三上演:2014年底,台湾胜华科技在华3家大型手机面板制造商均宣告倒闭;同年底,东莞奥思睿老板欠债1.1亿元跑路;2015年1月,东莞手机制造商兆信通信老板因企业倒闭遭到供应商围堵而自杀;9月8日,深圳鸿楷兴塑胶制品亦宣布倒闭,欠下的3500万元供应商货款至今没有解决途径。

  进入10月份,手机配件代工行业的倒闭潮仍在加剧蔓延。继福昌之后,近日又有两家知名手机零配件生产商被迫关门:位于深圳的中显微集团和位于惠州的创仕科技。市场消息称,中显微共欠下6亿元债务,创仕科技则高达10亿元。

  在手机代工行业,深圳中显微电子有中国山寨手机鼻祖之称,其主营产品为触摸屏,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触摸屏电脑和掌上电脑,倒闭前在深圳和安徽黄山均设有生产基地;惠州创仕科技在业界名声更响亮,作为广东省制造业百强之一,其2015年年初因欠债10亿元被迫停产的消息轰动一时,最终通过供应商重组公司和债务融资的方式恢复了生产,想不到撑不到一年,仍然难以摆脱破产的命运。

  “在手机代工和配件行业,现在几乎每隔两三天就有企业关门倒闭,而这很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使下游供应商资金链断裂从而带来更大规模的行业倒闭潮。”上述深圳电子企业总经理告诉记者,智能手机行业的产业链危机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就已经有所显现,只不过现在形势已经更加严峻。

  大多数行业人士将此行业悲剧归因于2013年智能手机市场井喷的后遗症。工信部的监测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了8.2%,只有3.89亿部,上市智能手机新机型1659款,也同比下降27.5%,智能手机的销售量创下近年来最缓慢的增长速度。

  然而,不少智能手机厂商对2014年的智能手机市场维持了继续增长的错误判断,导致库存积压严重,作为上游供应链的配件商以及代工企业为此受到严重拖累。

  知名国际调查机构Gartner发布的最新数据表明,2015年国内的智能手机市场恐怕仍然不会有大的改观,今年二季度国内智能手机的销量仍然出现了4%的同比下滑,即使展望全球,今年智能手机的销量增速也已跌至201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或许意味着,智能手机产业链企业的优胜劣汰调整仍将持续。

  全面的制造业危机?

  值得注意的是,手机配件行业的关门倒闭潮或许只是中国制造业新一轮危机的缩影。

  关于中国制造业危机的担忧从2014年底就一直如影随形,甚至不少制造业人士还悲观认为,这一轮危机比2008年时候更加严峻,“中国制造业熬过了2008年,却可能熬不过2015年”。

  在素有“全球制造业之都”称号的广东东莞,制造业衰败的景象已经随处可见。有媒体统计,在东莞17家A股上市公司中,2015年上半年有超过1/3的上市公司业绩出现了同比下降,这些上市公司涵盖了机械、金属、橡胶塑料制造和纺织服装等行业,由此可见当地传统的电子设备、玩具、皮具、服装生产行里,中小型加工企业的生存之艰难。

  “现在东莞的台商人数比以前要少25%~30%,仍在正常营运中的台商企业已经缩减到了4000多家,而最高峰时期,这个数量要超过6000家。”在2015年9月份的台博会新闻发布会现场,东莞台商协会会长翟所领用这样的一组数据回答了记者关于东莞台资企业生存状况的提问。

  作为曾经的台资企业天堂,东莞半数以上的制造业都被台资企业所“垄断”,东莞市市长袁宝成曾这样评价台商与东莞的关系:“台商好,东莞才能好;东莞好,台商才能好。”

  如今,东莞显然已经压力重重。2014年至今,诺基亚、万士达、联盛、劲胜精密、厚宏制衣、裕健家具、政豪电子、鑫佑光电等一大批曾经的东莞招牌制造企业都已经关门停产,根据袁宝成2015年7月接受央视采访中提到的数据,仅在2014年东莞就有428家企业关门倒闭。

  “今年东莞经济形势确实比较严峻,特别整个中小企业面临的压力非常大,东莞会继续面临企业倒闭的问题。但是东莞会高度关注企业倒闭的现象,同时出台一些政策进行扶持。”袁宝成表示,东莞不会丢掉制造业,将在制造业基础上谋创新升级,相信东莞能解决制造业转型带来的经济增速放缓问题。

  东莞的转型压力显然也是中国制造业当下最真实的写照。在东莞之外,中国石化、龙煤集团、联想集团、汉能集团等大型国企、民企亦纷纷裁员,制造业的寒冬相比2008年似乎有过之而无不及。最新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显示,2015年9月该数值仍然在荣枯线以下,只有49.8%。“虽然9月制造业PMI有所回升,但仍低于历史同期水平,表明内外需求依然偏弱,制造业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如是解读。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签批了《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各省随即拿出了贯彻落实该方案的实施意见。其中广东省提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切入点,以智能制造为核心,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突破口,强化工业基础,走“高端化、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道路。

  不过,尽管愿景美好,但似乎难解近忧,这样一部规划能否拯救已在危机边缘的中国制造业?接连而至的倒闭潮为此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