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1日 星期二

科技 > 家电 > 正文

字号:  

逆境下白电业谁主沉浮?浅析中日企业"救赎"之道

  • 发布时间:2015-09-17 07:38:15  来源:中国网财经  作者:乔红康  责任编辑:书海

  用“压力山大”形容当前的白电行业,似乎并不为过。2015年以来,中国市场冰箱、洗衣机、空调呈现整体疲软态势。上半年统计数据显示,冰箱、洗衣机、空调零售量分别同比下降7.58%、2.96%、4.68%。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中外家电企业无不施展浑身解数展开自救,如今2015年已过大半,白电行业是否已经寻觅到重新激活中国市场的“灵丹妙药”,家电企业又是否如愿得到救赎?

  国产品牌:为何口是心非?

  进入2015年,摆在中国家电品牌面前的道路依然不平坦。格力电器和青岛海尔均出现6年以来首次营收下滑。半年报显示,格力电器上半年营业收入501.11亿元,同比下滑13.4%,净利润57.21亿元,同比仅微增0.05%;青岛海尔上半年营收419.2亿元,同比下滑10.81%,净利润26.29亿元,同比增长2%。三巨头之中,只有美的集团实现营收与净利润的双增长,上半年营收825亿元,同比增长6.7%,净利润83.24亿元,同比增长25.93%。

  三巨头中两家出现营收下滑,其它品牌可想而知。逆境之下,中国品牌集体高举转型大旗,从互联网思维到互联网+,从中国智造到智慧家庭,一时间“创新”俨然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的主旋律。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尽管很多中国品牌摆出远离价格战的高姿态,事实上,以低价换销量依然是通用法则。以空调为例,格力此前就大手笔发起价格战,美的、海尔、TCL、长虹等随后跟进,最后引得国家发改委出面“约谈”,要求空调厂商和主要渠道经销商控制空调销售价格。

  为何中国品牌如此口是心非?归根结底,中国家电企业普遍缺乏“匠心”,身处当今视效率为生命的互联网时代,很多企业带着浮躁的心态做事,盲目追求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即时效益,因此难以打造出真正意义上的家电精品。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美的方洪波在出席中国互联网+博览会高峰论坛时就表示,美的利润增长依靠的不是互联网。他认为,传统制造业依然大有可为,根本出路在于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这方面,日系家电的很多做法显然值得中国企业学习。年初中国游客赴日本抢购马桶盖,在“狂热”背后,驱动消费者的正是对日系家电品质的信赖。松下智能马桶盖要经受72000次的模拟用户落座与120000次的便盖模拟开闭,单凭这一点多数中国家电品牌就难以望其项背。

  除了对品质的苛刻要求,日系家电对细节的重视也令人叹服。松下洗衣机早在2004年就达到90%的新品率,在市场调研中,松下研发人员发现,大部分中国家庭将洗衣机摆放在卫生间,其中有93.6%的家庭住所是有地面下水口的,82.4%的家庭会将洗涤用水从地面下水口排出,而只有少数家庭通过水池排水。老式的滚筒洗衣机多采用上排水设计,与中国家庭实际使用情况存在偏差。针对此点,松下洗衣机推出了更适宜中国家庭使用的斜式滚筒洗衣机,成功扫平了传统滚筒洗衣机排水不便的使用障碍。

  近几年来,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大众对健康问题的关注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松下洗衣机在2014年推出针对母婴群体的宝贝星婴幼儿专用洗衣机;2015年,松下洗衣机推出新阿尔法系列滚筒洗衣机,深入挖掘除菌洗衣课题。来自中国质量新闻网消息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CSISC)的《2014年度洗衣机品牌口碑报告》显示:松下洗衣机在品牌知名度、消费者互动度以及总体口碑上,均名列前茅,其中品牌知名度更位居榜首。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著名家电专家陆刃波表示,对白电产品而言,品质、技术等基本属性才是消费者更看中的,一味热衷于营销概念,标榜自身互联网血统,其结果只能是“看上去很美”。可以说,日系家电的工匠精神恰恰是很多中国品牌眼下所缺失的。

  就在今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目前,工信部与工程院正在制定《中国制造业发展纲要(2015-2025)》,这份纲要被外界称为“中国版工业4.0规划”,其中就提到将借鉴发达国家工业4.0计划,在我国工业有待加强的领域进行强化,力争在2025年从工业大国转型为工业强国。在此背景下,提升家电产品品质,驱动创新升级,不仅是企业转型与市场消费的双重需求,而且也是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

  日系品牌:以不变应万变?

  很多人思考一个问题,既然日系家电有品牌、有技术、有积累、有经验,为何近年来频频在中国市场折戟?不可否认,欧美、韩国等竞争对手的围堵以及中国家电企业的奋起直追,都给日系家电带来不小压力,但需要指出的是,日系家电遭遇的并非单一企业的市场问题,整体低迷背后还隐含着战略与文化层面的原因。

  松下是最典型的例子,其在华拥有电视机、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多个业务板块,对比可以发现,除松下洗衣机目前保持“坚挺”外,其它业务大都乏善可陈,有的几乎已经绝迹于市场。

  陆刃波指出,松下洗衣机能够屹立于中国市场,根本原因在于其“国际化+本土化”的战略。盘点松下电视机、冰箱等业务,无一不是日方掌舵,这就导致决策下达和市场反馈中间相隔“十万八千里”,当市场呈现出某一方面需求,中方往往无权做主,需要层层上报,等到日方决策传达下来,市场早已发生变化。

  相比之下,松下洗衣机则“本土化”的非常彻底。1992年,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与杭州金鱼牵手,双方出资组建了杭州松下家用电器有限公司。随后二十余年里,“本土化”的经营决策、市场定位使杭州松下形成了一个品牌国际化、管理本土化、产品高端化、渠道多元化的运营模式,并实现了销量与利润的双重增长。

  松下洗衣机“本土化”比较成功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抓”市场,二是“放”管理。自2003年起,松下洗衣机就在杭州建立洗衣机全球研发中心,并从日本调遣了多位顶尖的产品设计师坐镇,实现了中国本土生产、本土销售后,又向全球制造、全球研发、全球销售迈进。按照“全球化+本土化”的思路,松下洗衣机全球产品同步上市后,北京、上海、广州的消费者选购的松下全自动洗衣机,是与东京、大阪、香港一模一样的。

  在管理层面,松下洗衣机则做到了敢于“放手”。与日方高管频繁更换不同,松下洗衣机始终拥有一个稳定的中方决策层,一直以来,包括金鱼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秦吉强、副总经理柳建国在内的中方领导班子直接对国内市场负责,这使松下洗衣机在战略决策、产品研发等方面更加高效、灵活。

  事实上,在秦吉强、柳建国任职期间,松下洗衣机不仅创下了每年翻番的销售增长率,而且还多次蝉联洗衣机市场前三强,进一步证实了其“本土化”管理策略的有效性。据悉,今年由于秦吉强到龄退休,将由陆鸿敏接替秦吉强任职董事长,而柳建国将“更上一层楼”担任总经理一职,延续中方掌舵的整体方针,这无疑保障了松下洗衣机未来的持续高速发展。

  “经营能力不善,误判市场走势,这是导致松下电视在华溃败的主要原因。”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秘书长徐东生认为,大企业病一直困扰着日系家电企业,决策能力低下,管理制度的不合理,导致企业陷入困境。

  反观松下洗衣机的成功,则在于因地制宜,顺应中国消费趋势升级变化,研发设计顾客实际需要的产品,将消费者利益最大化。

  逆流而上:敌人只有自己

  对比国产品牌与日系家电的境遇,虽然两者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但最大的敌人恐怕都是自己。美的方洪波曾指出,中国的家电企业在以前最美好的年华里失去了转型升级最佳机会,转型升级应该在十年前就开始了,但是没有。如今,大家意识到过去中国家电行业大规模、低成本的商业模式失效了,中国家电企业在世界产业链地位弱小,主流产品做不了,高端产品也做不了,国际化水平低,品牌走不出国门,创新产品没有。

  对此,陆刃波认为,目前国内家电市场,炒作概念、过度营销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每年大大小小的发布会数不胜数,但真正走向市场、进入消费者家庭的创新产品却少之又少,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回归务实的发展路线。特别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参与到国际化竞争中,当脱离了国内熟悉的环境,失去了政策、文化等方面的便利条件,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产品品质。

  与中国品牌“仰望星空”的感慨相比,日系家电所面临的则是走下神坛后的重新定位。过去的成功让日系家电习惯于照搬海外的模式与经验,而没有关注中国市场的快速变化,结果就是经营、战略逐渐与市场脱节,导致有产品、没市场,高不成、低不就。松下社长津贺一宏在公开场合就表示:“日本企业对技术和制造技能太自信了,我们忽视了要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待产品”。这样的自省足以说明部分日系家电已经认识到问题所在,前有惠而浦中国这样的“本土化”典范,身边有松下洗衣机这样的成功“试点”,或许日系家电未来将走上更加“接地气”的路线。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