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7日 星期一

科技 > 评论 > 正文

字号:  

美团、点评“合体”后 盈利困局仍待解

  • 发布时间:2015-10-09 07:16:39  来源:新京报  作者:赵瑄  责任编辑:汤婧

  美团和点评的“合体”并未解决合并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盈利模式问题,有消费场景而无支付工具,在服务电商的大生态中,想象空间仍然有限。

  国庆假期后第一天,在O2O领域鏖战已久的一对“冤家”美团与大众点评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已共同成立一家新公司。

  美团和点评的合并很容易让人联想起58和赶集以及滴滴和快的。在O2O大战全面爆发以及出行、餐饮、外卖等高频消费场景下出现多个独角兽公司的时候,想抓住新的机会,避免进一步的竞争消耗、集中力量在几个场景下做深做透成为O2O公司一致的选择。在这些层出不穷的巨头合并案背后,显现出的也是从商品电商向服务电商转变的商业逻辑轨迹。

  从美团和大众合并的行业背景来分析,备受诟病的团购模式事实上已经无法继续拉动餐饮O2O的大盘。传统团购的低价只能吸引价格敏感度高而消费潜力有限的用户,限制了基数的扩大和频次的提升。所以,不管是大众点评的张涛高调宣布闪惠业务,还是美团的王兴悄然布局扫码支付,无一不是用行动承认,相比于团购模式,线下支付这一新形态更符合基本的商业逻辑。

  在传统团购中,消费者在线上买券、支付,线下要验证、付零,体验被割裂;而团购平台的销售人员也不讨好,其需要承担从商户开拓、团单谈判、方案上线、运营维护等多重任务。在到店支付模式下,销售人员可以聚焦于商户开拓,依托商户端,实现商户的自运营。

  可是,当竞争从有限规模的团购红海转向潜力巨大的服务电商蓝海的时候,当线下扫码支付实质上不形成技术门槛的时候,当商家的折扣让利对所有平台一视同仁毫无差异的时候,美团和点评的合并会为市场和投资人带来根本的改变吗?

  从美团与大众点评既往的模式来看,美团的用户形成的是“找便宜”的习惯,大众点评的用户形成的是“查评价”的习惯,而这都不是服务电商的“消费决策和支付”习惯。没有多入口和强品牌的支撑,尽管美团和点评的合体能够减少互相之间大战的内耗,但是,他们依然未能摆脱重塑用户消费习惯的困境。

  而且,移动支付是O2O服务电商打通线上线下、形成消费闭环的核心能力。如果说在纯线上模式中,支付只是最后的一个环节,那么在线下模式中,移动支付几乎是店内消费流程中唯一的“互联网化”环节。拥有自己掌控的支付通道,对用户的消费体验将更具保证。

  移动支付的战略价值在于沉淀数据,形成对用户经济能力、消费偏好、信用水平的精准判断,为金融产品的定制和精准营销提供关键输入。在支付积累的数据之上构建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无疑具有巨大的盈利想象空间。如今阿里坐拥支付宝、腾讯发展微信支付、百度力推百度钱包,均已在支付环节上做好卡位布局。

  但是,美团和点评的“合体”并没有解决合并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盈利模式问题,有消费场景而无支付工具,在服务电商的大生态中,最多的想象空间也仅限于渠道性质的盈利模式(如佣金),却难以实现对用户体验和交易数据的完全把控,仍然无法像BAT一样实现向互联网金融生态的延展。

  因此,在大量O2O垂直业务被抛弃、资本清楚地看到依靠高额补贴的业务发展并不可持续的情况下,作为其中体量巨大的美团与大众点评,抱团取暖几乎已经是不二之选。但是,抱团之后,在取代团购模式的服务电商大潮里,这家“新公司”还需要在如何实现对用户的拉动、对商家的驱动、对支付的控制等根本问题上给资本和市场以清晰且有力的答案。

  □赵瑄(财经评论人)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