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科技 > 通信 > 正文

字号:  

小米等应用商店藏不良软件 APP市场乱象频生

  • 发布时间:2015-02-12 11:14: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书海

  工信部日前发布了2014年全年及第四季度电信服务有关情况通告。通告中称,四季度,工信部组织对40家手机应用商店拨测筛查,发现不良软件107款,其中闹钟精灵、哈哈拼车等软件均涉其中。这些不良软件来自豌豆荚、小米应用商店、魅族应用中心等25家应用商店。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显示,2014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首次超过电脑网民,达到5.27亿。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手机网民规模已达5.5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手机即时通信工具使用率首次超越传统PC。手机网民的增长和手机使用率的提升,使得APP呈现井喷式增长,各类APP应运而生。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APP市场鱼龙混杂,在手机应用商店中存在“盗版”“刷榜”等乱象,亟待多方携手治理。

  107款不良软件登工信部“黑榜”

  工信部通告显示,去年第四季度,工信部组织对40家手机应用商店拨测筛查,发现不良软件107款,这些不良软件涉及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恶意“吸费”、软件自动向外发送短信、强行捆绑推广其他无关应用软件等问题。

  据悉,这些被曝光的不良软件主要来自豌豆荚、小米应用商店、魅族应用中心等25家应用商店。发现问题最多的应用商店是木蚂蚁应用市场。其中闹钟精灵、哈哈拼车等软件均涉其中。

  可以说,APP是近几年来迅速增长的新秀,这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密不可分。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9月,全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已经突破8.71亿。

  手机网民的增长和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的扩大,让人们对便捷应用的需求变得尤为旺盛,这直接刺激了APP井喷式的增长。以App store为例,目前应用总数现已超过142万个,应用软件的日下载量在2014年11月就突破了800万,较去年同期增长42%。

  APP的火爆程度从中已然可见一斑。不少APP成本低,走红后所带来的广告和分成效应不可小觑,利益的诱惑吸引了众多开发者不断涌入,甚至铤而走险制作不良手机软件,通过恶意“吸费”等来获取利益。此次,被曝光的大量不良手机软件便是佐证。

  小米等应用商店背后的“潜规则”

  从工信部此番公布的结果来看,这些不良手机软件多是从知名应用商店下载而来。

  拿小米应用商城来说,在2014年工信部二季度曝光的存在不良软件的手机应用商店名单中亦“榜上有名”。据了解,小米应用商城于2012年6月正式上线,该软件不仅内置于所有小米手机产品中,而且还是一个独立的APP,可以安装在其他Android手机中。去年11月,小米应用商店的下载量已突破100亿次,日下载量超过5000万次。

  然而即便是这样正规的应用商店都被频频点名,不仅如此,去9月,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还对小米应用商店进行了炮轰,引起各界热议。其指责小米应用商店中存在未经授权的APP,另外还将本属于付费下载的软件免费提供给用户下载,属于“盗版”。虽然小米对罗永浩的此番言论不予评论,但似乎也在默认手机应用商店背后这个“盗版”行为的存在。

  除了“盗版”,“刷榜”则是国内应用商店存在的另一个大问题。手机应用商店作为移动互联网内容分发平台,在提供应用下载方便用户生活的同时,还存在水军刷榜、虚假评论等问题。一些大开发商通过刷榜,就能把质量一般,甚至劣质的应用推至应用商店排行榜前列。

  业内人士说,“盗版”“刷榜”已是手机应用商店里的“潜规则”。而除此之外,应用商店中恶意软件和病毒日益增多、用户隐私保护漏洞频出等问题也是越发明显。

  APP治理需多管齐下

  APP市场的乱象已一目了然,整治手机应用程序之乱已十分必要。

  实际上,近两年,对于规范移动终端,工信部已出台多项政策。2013年11月,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进网管理的通知》,要求手机厂商不得安装未经用户同意,擅自收集、修改用户信息的软件,以及给用户造成流量消耗、费用损失、信息泄露等不良后果的软件。2014年4月至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公安部、工商总局在全国范围开展打击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专项行动,督促应用商店落实安全责任,开展应用程序安全检测,以加强对移动应用的监管。

  但是,仅靠相关部门整顿治理这样的单点突破还远远不够。作为APP的归属地——应用商店,必须把好检测关。应该建立开发者真实身份信息验证、应用程序安全检测、安全审核、社会监督举报、恶意程序下架等制度,完善处置响应与反馈流程。

  同时,业内还认为手机应用商店之间可加大恶意程序黑名单共享合作,来共同治理手机应用程序之乱。据了解,目前互联网协会等行业协会已开始组织移动应用程序开发者、应用商店、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移动智能终端生产企业等开展技术验证和试点工作,以探索建立应用程序开发者第三方签名认证体系的可行性,实现应用程序的防篡改和可溯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