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科技 > 通信 > 正文

字号:  

全球终端市场增幅腰斩 厂商花样创新挖掘新增点

  • 发布时间:2015-06-03 11:25: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汤婧

  国际市场研究机构IDC近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中国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将仅增长2.5%,首次落后于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同时,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仅增长11.3%,低于此前12%的预期增幅。业内人士指出,我国智能手机市场趋向饱和,加之运营商正在削减补贴,这拖累了今年中国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增速,进而导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显著放缓。

  放眼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整体发展,产品同质化严重,手机厂商在创新方面也显露疲态,要在白热化的智能手机市场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只有将创新落实到体验上,才能让用户更动心。

  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首次落后全球增速

  经过近几年来的发展,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开始陷入增长瓶颈期。今年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1亿部左右,萎缩了4%,为六年来首次出现季度出货量同比下滑。国际市场研究机构IDC最新数据称,今年中国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将仅增长2.5%,开创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落后于全球增速的先河。

  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之所以大滑坡主要受两个因素拖累:一方面,中国智能手机普及率很高(估计超过80%),市场日渐趋于饱和;另一方面,运营商正在大幅削减补贴。

  作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晴雨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接近饱和对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影响颇大。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增长率的放缓,必将引起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显著放缓。IDC预计,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仅增长11.3%,低于此前12%的预期增幅。而根据已有数据,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在去年和前年分别增长了28%和40%,相较而言,今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增幅大幅放缓。

  对此,马来亚银行(Maybank)的Warren Lau表示,诸如联想集团、华为、小米、中兴通讯、酷派等业务集中在本土市场的中国智能手机厂商,或将面临最严峻的挑战。雄心勃勃的联想、华为和小米将难以实现2015年1亿部的出货量目标。

  创新疲软:噱头大于实用

  当前我国的智能手机市场可谓热闹非凡,这边厢,华为、小米等国产手机厂商强势崛起,加速出海开辟新战场;那边厢,乐视、360、格力、奇酷、ZUK等新兴手机品牌层见迭出,甚至连三一重工也开始跨界造手机;此外,索尼、三星、TCL等国际智能手机制造巨头仍占有一席之地。

  为避免沦为这场淘汰赛的落伍者,在产品基本配置相近、市场又逐渐饱和的情况下,各个手机厂商使出浑身解数:有的变薄,有的变色,有的变弯,还有的推出无边框设计。譬如,苹果在颜色上大做文章,从iPhone 5时代的黑白两色向iPhone 5s时代土豪金的华丽转身,下代iPhone或瞄准女性用户添玫瑰金色。再如,努比亚Nubia Z9号称“全球首款无边框手机”、新近发布的乐视手机亦把无边框作为卖点。在外观下功夫也罢,通过技术上让手机变得更酷也好,手机厂商们往往致力于在创新上玩花样,欲求有所突破。

  尽管纷至沓来的智能手机让消费者有些目不暇接,但手机厂商仍迈不出同质化的泥潭,很多产品往往只是昙花一现,行业发展步入瓶颈期。这类创新往往只是“拿来主义”式的微创新,实用性往往有待验证,其更多的意义在于创新的噱头,而对于诸多普通用户而言,这些无谓的功能往往华而不实。究其根本,由于没有准确把握消费者的使用需求与习惯,手机厂商容易盲目模仿跟风,陷入“拼屏幕、拼像素”等怪圈,最终遭遇创新困境。

  深度创新:细节决定成败

  微创新难以真正挖掘出市场潜力,对于厂商而言,市场饱和期是异常激烈的竞争的开始,也是市场洗牌的关键期,手机厂商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深度创新仍应是重点。

  需要明确的是,在日渐成熟的智能手机市场上,一上市便能够拥有压倒性优势的新产品已经少之又少。而在产品质量、性能都一样的情况下,唯有用户体验更好的产品才能赢得更多客户。正如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提出设备创新的愿景时所言,“解决用户痛点、打造更个性化的人机互动,在互联网+时代实现智能互联。”

  毋庸置疑,创新乏力的智能手机已经找到了突围方向:在2015年的智能手机市场上,贴着护眼、语音操控、超长待机、专业拍照、专业音乐等标签的产品竞相上市。譬如,在近日举行的联想Tech World大会上,全球首款实现投影手势互动的智能投影手机亮相,打破了智能手机屏幕的界限。该款手机应用内置激光投影仪,涵盖放映、看视频、弹钢琴、绘图等多种功能,实现了概念性的人机互动。用户只须通过手机在任何物体上投影一个虚拟触屏,便可进行键盘输入,解决手机屏小、输入不方便的痛点。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只有致力于提升用户体验的创新才能最终获得市场认可。

  当前,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整体发展放缓,产品深陷同质化深渊中,手机厂商在创新方面显露疲态,未来能否在外观设计、用户体验、品牌价值提升等方面挖掘潜力,能否将特色功能做精、做深,仍考验着寻求突围之路的手机厂商们。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