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7日 星期一

科技 > 通信 > 正文

字号:  

NFC聚合产业链对阵二维码 运营商或借安全牌崛起

  • 发布时间:2015-08-06 10:03: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汤婧

  从风生水起到百家争鸣,移动支付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作为其中的参与者,运营商也在加速抢占“收银台”。中国电信日前与中国银联联合推出4G-NFC移动支付新产品。据了解,中国电信在其4G-NFC手机钱包客户端中开辟“银联专区”,手机用户通过该“专区”能够很方便地将银联合作银行卡下载到手机卡上,从而使得手机具备银行卡功能,并能够在全国500万部具有“银联-闪付”标识的POS机上刷手机消费。此前,比达咨询(BigData-Research)发布的《2015年上半年中国移动支付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一季度,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20015.6亿元,环比增长11.7%,同比上涨139.2%,继续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支付宝钱包、财付通、拉卡拉、百度钱包和翼支付跻身前五。

  移动支付正从入口演变为更加庞大的生态圈,NFC与二维码的比拼随着运营商的发力将再燃战火。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国内市场终端、SIM卡、受理环境的不断成熟,NFC业务势不可挡。而当前风生水起的可穿戴设备如能加入NFC支付,将在安全性、便捷性方面存在更多可能。以安全之名,运营商或借势崛起移动支付领域,打造业务新增点,满足更多用户诉求。

  移动支付生态圈成型

  从缴费服务到饮食娱乐购物需求,从电子红包到打车补贴,从商超对攻到支付应用场景扩展……随着互联网金融诉求提升,移动支付产品日益多元化外,移动支付可信生态圈格局也初步形成。逐步建立移动支付生态圈,构建竞争优势成为大多数企业的共识,电信运营商成为重要一员。

  特色业务挖掘潜力,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各占一方天下。随着4G发展,中国电信翼支付、中国移动“和包”和中国联通的“沃支付”等开始发力移动支付大战。尤其中国电信翼支付围绕用户生活轨迹拓展业务,除了商超、加油站等线下支付场景外,还将触角延伸至生活垂直领域的O2O行业,如专车、餐饮外送、洗衣等此同时,翼支付还通过“互联网+”的力量,持续为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优质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数据显示,翼支付已发展了1.5亿个人用户和近40万的企业用户。

  NFC聚合产业链,从不温不火到重燃战火。由于各方利益博弈,NFC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一直以来仿佛“沉睡的巨人”,但不可否认NFC终端依然是运营商拓展线下近场支付的重要抓手。中移动日前启动了约为300万张的2015年NFC USIM全卡产品集采工作。中国电信则与中国银联联合推出4G-NFC移动支付新产品。安全性能方面,中国电信手机钱包以金融级NFC-UIM卡为安全支付载体,采取芯片硬件加密和软件加密相结合的双重安全技术,建立了安全密钥、安全证书、实名认证等安全机制,确保用户信息及支付过程的安全可靠。便捷性方面,中国电信手机钱包上线“银联专区”,提升了中国电信手机钱包的移动支付服务能力,为中国电信4G-NFC手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银行选择和全新的刷卡消费方式,极大地方便了用户。此外,中国电信4G-NFC手机还被广泛用于公共交通系统的刷卡支付,用户可以刷手机代替传统的公交卡支付方式乘坐公交。截至目前,已有超过90个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支持中国电信的NFC手机支付功能,中国电信4G-NFC手机用户已超过2000万。中国电信手机钱包上线“银联专区”也为中国银联及其合作银行提供了全新的发卡渠道,大大地降低发卡成本,有利于各银行迅速扩大银行卡用户规模。

  NFC与二维码缠斗已久

  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多措并举发力移动支付尤其是NFC业务有利于移动支付生态圈的扩张,也有利于从中找到新的业务模式与盈利模式。正如业内人士指出,“运营商亟需降低对其原有成功路径的依赖,从做流量生意转变到做互联网服务,继而改变单一的利润来源。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成熟,发展定制手机的近场支付或是运营商的新出路。”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运营商有意改变之前发展NFC业务遭遇“胶着”和“起了大早却赶了晚集”的尴尬状态而为之。

  其一,利益胶着。一直以来,银联、运营商等都在争夺国内NFC手机支付的主导权,却在实力方面不相上下而产生拉锯战。专家认为,“NFC支付涉及一条包括商户、收单环境、NFC发行方、手机厂商、运营商、银行、技术提供方等在内的复杂产业链,如何协调好各方关系实现共赢,是国内推动NFC的重要因素。”

  其二,竞争胶着——NFC与二维码缠斗。回顾发展历程,运营商是进入移动支付的先行军,但受困于产业链长难协调、支付终端、消费习惯等,却赶了晚集,业务长期处于不冷不热的状态。当前,移动支付掀起线下场景大战,以微信、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纷纷烧钱拓展至外卖、超市等线下市场,这让既需要银联提供终端支付设备支持,又依赖于运营商网络支持的NFC支付暂时处于下风状态。就有用户指出,“相较于只需支付20元押金的公交卡,动辙数千元的换机成本只为得到NFC支付功能,较难接受。”

  找准商业模式避免边缘化

  行业内部的“胶着”之外,央行和第三方支付的较量还在继续,政策紧箍咒或多或少影响着NFC业务的发展。《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日前刚在央行官网公布。在这份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第三方支付监管方案中,央行对网上支付金额、第三方支付账户的开立、转账等都进行了限制,引发各种争议。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面临严峻挑战毋庸置疑。

  因此,只有找到合理的商业模式才能避免重蹈覆辙,才能避免NFC被边缘化。运营商应该把握机遇,抓住安全消费的强烈诉求,以优势带动发展,以NFC应用来形成4G手机差异化的优势特点,让用户买账其终端和服务,以此促进4G手机用户的规模发展。

  不能否认,互联网+和4G时代的到来给了NFC一个新的机遇期。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智能终端普及加快,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14亿部,物联网终端用户5611.8万户,同比增长40.5%。互联网流量使用持续高速增长,电子商务交易更加活跃,与能源、化工、钢铁、电子、轻纺、医药等产业的融合不断深化,为推动“互联网+”行动提供有力保障。终端方面,NFC或成为4G终端标配。随着穿戴式设备的崛起、苹果等强势终端厂商的加入,NFC支付在表现形式上已经由单一的NFC手机向穿戴式设备转变,将能满足人们更多消费需求。产业链方面,跨界合作成为主流。艾瑞分析认为,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为移动支付创造了新的使用场景,也使用户对移动支付和多种支付场景产生了理念化的新关联。但无论如何,安全是移动支付绕不过的坎,NFC的安全性、便利性等优势将越发凸显。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