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公司大浪淘沙:利空逼近 联想10亿进军P2P
- 发布时间:2014-09-01 08:51:08 来源:光明网 责任编辑:王磊
目前,共有运营P2P平台1283家。今年上半年成交金额接近1000亿元,预计全年累计成交额将超过3000亿元。利空逼近,红岭创投1亿坏账创纪录,监管条例出台在即宜信债权转让模式首当其冲。
P2P,一个野蛮生长的草莽江湖,似有重演当年团购行业“千团大战”之势。但其真实写照确实冰火两重天。
一边是网贷始祖美国LendingClub在美提交上市申请书,估值高达40亿美金,另一边是中国P2P行业卷款跑路的络绎不绝,红岭创投爆出1亿坏账已创出P2P纪录。从2009年的萌芽状态,到如今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的各种P2P平台,良莠不齐的行业现状潜藏着巨大的未知风险。
根据P2P行业门户网“网贷之家”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共有运营P2P平台1283家。仅今年7月,新上线的P2P网贷平台就达99家,平均每天3家。另据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成交金额接近1000亿元,接近2013年全年成交金额。预计到2014年年底行业月成交额会超过300亿元,全年累计成交额将超过3000亿元。
一哄而上的背后是频繁的跑路倒闭,据公开资料显示,至今跑路的P2P平台已达164家。原因主要由于行业目前处于“三无”状态:即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无监管机构。
但这种状态即将被打破,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告诉理财周报(http://www.lczb.net)记者,监管政策有可能在今年年底出台。
如此,P2P行业的关键词就集中在:“禁止债权模式”和“去担保化”。
风投眼中的香饽饽
嗅觉敏锐的风投从来不会缺席有利可图的盛宴。
2010年,成立于2006年的宜信就获得了凯鹏华盈500万美元的投资。一年后,凯鹏华盈、IDG资本、摩根士丹利联合参投宜信A轮融资,金额高达3000万美元。此后国内风投进入谨慎考察P2P行业的发展期,从2013年开始,风投开始逐步布局P2P行业,2014年进入一个投资火热期。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共有10家P2P网贷平台受到风投的青睐,获得了近20亿元的融资,目前预计已经有30家左右平台变为风投猎物。
近日,一则联想将斥资10亿元进军P2P行业的消息不胫而走,据知情人士透露,联想已与国内某知名P2P网贷平台达成战略投资意向,预计投资将超过10亿元,合同有望在9月份正式签署,不过具体占股比例尚未敲定。值得一提的是,联想并不是唯一入资该平台的投资方,该平台计划融资13亿元,其中90%来自联想。若属实,该投资则为迄今最大的一笔对P2P行业的投资。
此前,红杉、软银、光速安振、盛大等知名风投已经布局P2P行业,甚至券商广发证券和投哪网也达成战略合作。上市公司也毫不示弱,纷纷进军P2P行业。
一时间,似乎P2P行业风光无二。
但风光的背后是出乎意料的大利空,典型体现在听到麻木的卷款跑路。
网贷之家首席研究员马骏指出,今年以来,每月新增的P2P平台数量,低于去年,不过,整体数量仍在增加。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每月问题平台数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预计今年年底还将有很多平台倒闭。
而什么样的平台不容易跑路?信而富CEO王征宇指出两个特点:一是背后已经获得风投的P2P公司;二是上线时间较长的公司。
“基本上跑路的平台上线的时间都不长,收益率比较高,标的不多,透明度不高。”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互联网金融部助理分析师钱海利这样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如果说卷款跑路已经不是P2P行业的新闻,那么陡然出现1亿元的坏账还是让整个业界倒抽一口冷气。
8月28日,红岭创投董事长周世平在其社区发帖称,“利空来了,慢慢消化吧”。其官方发布的消息称,本次事件“涉及借款本金总额1亿元,因为案情复杂,已经在广州经侦报案,同时在深圳福田法院立案。因为抵押物处理需要很长时间,全部到期借款将由红岭创投提前垫付。”
而这突如其来的1亿元坏账似乎给燥热的P2P行业泼了一盆冷水。据悉,红岭创投的一亿元坏账涉及投资人数4567人,人均投资金额为2.19万元。但也再次敲醒了P2P行业风控的警钟。
债权模式或被禁
监管政策正如悬在P2P行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落地之日迟迟未知,落地之后的结果却可想而知:正式拉开行业洗牌大幕。
此前,银监会官员在各种公开场合也表明了P2P监管的四道底线:一是要明确平台的中介性质;二是要明确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担保;三是不得将归集资金搞资金池;四是不得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由于线下的债权转让存在信息不透明、资金使用不规范甚至被挪用等风险,监管层对这一模式存在不少担忧,而正在酝酿中、即将出台的P2P监管条例可能终结这一模式。
若终结债权转让模式,受冲击最大的当属行业龙头宜信,此前宜信被市场质疑最大的就是“非法集资”或“资金池”,根源就在于其债券转让模式。
该模式的一般流程为:平台在线下寻找借款人,对其进行评估,通过后推荐给专业放款人(专业放款人均为自然人,通常是平台的实际控制人);专业放款人向借款人放款,取得债券,然后把债权转让给投资人(投资人也多通过线下途径开发),投资人获得债权带来的利息收入。
唐宁此前曾解释称,之所以会有这种模式,是因为当时科技发展不够,没有电子签名的应用技术,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用债权转让的模式。而目前宜信完全可以做到点对点让借贷双方直接签约,这样点对点直接签约的模式已经占了宜信借贷平台业务的近50%,并且比重还在不断上升。
信而富CEO王征宇则认为采用债权转让模式是因为平台操作起来相对简单,监管层所要禁止的债权转让模式的实质是因为这种模式要么做的是资金池,要么就是证券化。
理财周报记者致电宜信,宜信方面表示并没有听说监管层要禁止债权转让模式之事:“我们希望P2P监管办法尽快出台,为行业规范发展创造更加有益的环境。除了债权转让模式以外,我们还提供点对点直接签约以及单一信托服务,无论哪种方式,都是合法合规的。”宜信对外负责人这样告诉理财周报(http://www.lczb.net)记者。
目前,国内排名靠前的几个债权转让模式的平台除了宜信之外,还有冠群驰骋、中融民信等。
监管层推行去担保化
对于投资人来说,有担保的产品似乎更有保证,但监管层却在大力推行“去担保化”。
“我想说的是,第一,P2P机构在中国今天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实行过担保化,发生在网上、纸上、合同上,但是从来没有发生在现实中。担保是一个金融词汇,担保是一个监管概念,这些P2P机构我不认为他有担保资质。第二,去担保化不是说你不能够提供担保,是你不能够通过虚假宣传来糊弄出资人,就是你提供的担保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你号称有担保,很多网站很多机构说我提供担保,我提供刚性兑付,所有的这些说法实际上都做不到。”王征宇这样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王征宇认为“去担保化”恰好是为了保护和教育投资者,打破投资人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很多P2P机构通过投资担保,对投资人不仅没有做教育,而且推波助澜,更加加剧了投资人信息的扭曲,让投资人误以为投资是有保证的。“通过去担保化的操作和要求,把那些胡乱承诺、胡说八道的机构驱逐出这个市场。”王征宇强调道。
但监管层已明确“P2P平台不得提供担保”,探索“去担保”的道路成为行业大势所趋。
风口浪尖的红岭创投取消“本金担保”的宣传,引入行业通行的风险准备金;陆金所采用投资分散化策略,推出无担保“裸奔”产品;更多的平台尝试引入第三方担保公司,而最近宜信与国寿财险北分达成合作协议,由中航信托发行信托产品为宜信的客户提供贷款,被市场解读为“去担保化”的尝试。但受到市场质疑该举措实质仍为平台担保,覆盖较低。
“过去8年,宜信采用还款风险金和小额分散的方式有效降低了投资人的风险,因此谈不上去担保化。引入保险是国家鼓励的金融创新实践,我们和包括中国人寿、中航信托等在内的合作伙伴积极尝试、摸索这一创新的模式。”宜信对外负责人这样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而另一个保障P2P投资者资金安全的重要有效手段是第三方资金托管。即资金流运行在第三方资金托管公司,而不经过平台账户。从而避免了平台恶意挪用交易资金给投资人带来的风险,即使跑路了也卷不了款。
有魄力做资金托管的P2P公司还是少数,因为这意味着成本上升、盈利下降和注册流程复杂。但为了“取信”投资者,很多公司便滥竽充数。比如用支付宝、理财通的第三方支付功能来冒充第三方资金托管功能。其实,业内真正有第三方资金托管资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只有汇付天下、宝付、国付宝等。
据一位P2P行业从业人员爆料,要弄清楚该平台在资金托管方面上是否存在虚假嫌疑,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亲手注册该平台,注册平台账号后,看是否还要求你注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账号。若注册平台账号后就可投资,那么该平台100%没有第三方资金托管,而页面宣传的当然都是虚假的。
但无论怎样,P2P仍在高速发展。
“第一,未来P2P行业的准入门槛会提高,现在的P2P基本没有什么门槛,只需要几万元进行前期的平台构建就可以上线,不需要进行法律上的报备等;第二,平台收益率会下降,现在很多P2P平台在10%以上,甚至20%多。另外,平台的运营成本会增加,因为风控加强、引入第三方资金托管和第三方担保机构等导致成本上升,收益率就会下降;第三,未来小平台难以生存,因为门槛提高,因为很多平台就是冲着做几个大单然后跑路的目标去的。”钱海利这样判断道。
若监管的方案落地,洗牌将正式开始,裸泳者也将逐渐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