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字号:  

互联网思维激活产业争鸣

  • 发布时间:2015-07-01 11:01: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汤婧

  刘姝威再向乐视“开炮”。继日前质疑乐视网现行的“烧钱”模式难以为继后,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姝威近日再度发文炮轰乐视网,称其涉嫌违规隐瞒盈亏信息。

  中国互联网概念的发展由来已久,不过也一直被诟病不已。从当初第一代中国概念股选择纳斯达克上市开始就屡遭质疑。当初的三大门户网站,包括盛大都遭遇过一波非常严厉的打压。不过最终也都依靠着自己的坚持不断前进。如今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新的一轮互联网金融发展又带来模式转换后的发展机会,当然质疑声依旧存在。

  “做空”中国概念股

  在美国资本市场,中国概念股屡次被做空。因为允许买空的交易模式,因此也就有了浑水数次“撕扯”中国概念股。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概念股的模式也常常被质疑。最近,唯品会就成为一只被猎杀的“待宰羔羊”。这也是继中石油、新东方、分众传媒、兰亭集势、世纪互联、聚美优品、阿里巴巴、安博教育、龙威石油等在美国资本市场遭遇“做空”之后的又一只中国概念股。

  做空公司质疑唯品会的财务数据存在问题。值得庆幸的是,唯品会迅速做出回应并拿出财务报表,此后各大投行相继做出增持评级。不过,做空公司再抛出问题,即唯品会在收入确认上到底该采用净额法还是全额法计算的问题。对此,唯品会回应称“MRF做空报告不懂唯品会的商业模式”。唯品会的“特卖”模式到底算不算“寄售”?到底该采用何种收入确认的方法?

  做空机构认为唯品会商业模式属于寄售模式,按照这样的商业模式,在美国公认会计准则下,收入确认应该按照净额法,而唯品会目前则是按照全额法确认,因此唯品会的收入被严重高估了。唯品会表示,唯品会完全符合总额确认销售收入的条件,销售收入有总额和净额两种确认方法,一种是按照销售额,即扣掉税和退货后的毛收入,二是用从供应商那里收取的佣金来计算。唯品会符合按照总额来计算营业收入的标准:唯品会是销售安排的主要义务人,承担仓储以及物流配送过程中的损失风险,拥有自由定价的权利,拥有自主选择供应商的权利,承担购物过程中的信用风险,这些都表明唯品会是符合总额确认销售收入条件的。

  截至目前,已经超过五家律师所向唯品会发起了集体诉讼。通常来说,一般意义上的寄售往往是天猫或淘宝的模式,商家在平台上销售并自行定价,消费者付费给商家,平台只是在出现商品质量及退换货的问题上起到一个托管的责任,时间到期则会划账给商家,平台收入是平台的服务费或销售分成或者其他广告收入。不过,唯品会显然和此不同。由于唯品会“寄售”与“买断”之间的“特卖”模式,这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特殊模式。

  “叫板乐视”,刘姝威不懂互联网经济?

  近日,还有一个出名的事件是刘姝威发布《乐视分析报告》称:烧钱模式难以持续。虽然乐视网并没有说什么,不过却引来了互联网界的一片哗然。毕竟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本身就是从烧钱模式开始的,而且很多发展得还非常好,也经历了早期的市场培育,现在已经进入收获期。

  由于乐视网董事长贾跃亭的减持套现“憋出”了刘姝威的一篇《严格控制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减持套现》,随后刘姝威还公开发表了乐视网分析报告。这份烧钱模式难以持续的报告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IT人士对于刘姝威报告的质疑声颇多。尤其是对工业时代的估值显然不再合适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认可。毕竟如今是互联网时代,甚至已经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些认知必须进行改变,甚至重新梳理和扭转,这也是一种进步的趋势。

  互联网时代,数以亿计的样本数据随时更新累加,大数据应用、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大量的数据堆积带来的新应用财富是和工业时代截然不同的,因此用原有的思维来看待新生事物显然也是不合逻辑和发展规律的。互联网公司要赚钱,只能依赖于持续创新,不断提升客户体验和效率。这是一种新兴的互动带来的收益,是用户交互和交易流程的变化,有海量的用户规模和基础,衍生的机会和效益不可估量。

  就如同雷军抛出的站在风口上猪都可以飞起来,同时在很多时候,羊毛出在猪身上也不是没有可能,而是大有可为,互联网+战略的落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都预示着新经济时代的一种崛起,以及由此带来的变革。这是发展中的过程,同时也是对模式理解的一种再缔造。思维的碰撞,模式的演变,都会经历看不懂,到逐步认可的过程。

  新经济时代的模式将成常态

  互联网时代的产品,或许真的不需要强加那么多的定义与属性。从商业模式来看,互联网时代的产品以及企业规模效益与生命周期,都是工业时代无法比拟的。乐视董事长贾跃亭曾表态:“净利润不应该是衡量一家企业价值的第一标准。在旧工业时代,赚钱能力是第一位的。但现在,衡量企业价值应该是看未来,而不是净利润等硬性指标。乐视希望赚的是慢钱,但未来真正产生盈利的收入是大钱。”

  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人们面对投资的认可时,已经不再单纯地怎么怎么赚钱,更多的已经开始在向预期和前景转移,比如如何快速获取用户,如何为用户提供怎样的服务,对商业模式有怎样的改变或颠覆等等。这就是对模式的一种追逐,因为模式的变化或许就可能是一次革命。谁能想到一个打车软件就可以撬动那么大一个市场,一个小小的打车软件带来的衍生机会,以及对传统出租车行业的触动会如此之大?

  以前我们出门看电影还想要排队买票,还需要刷卡,但是如今或许手机APP轻轻一点,就一切搞定,去了影院按图索骥就可以了。在超市消费的时候,都可以刷一下二维码就完成支付。拿着手机就一切搞定。原先我们根本想不到或者不敢想的模式现在都已经实现。这是思创的一种转变,也是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网经济发展带来的转变,虽然我们不必去迷信任一种模式的成败,但也不可轻易就否定一种模式生存的价值。在争议中前进,在争鸣中不断地修正自己,毕竟,最终的成败才是关键。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