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3日 星期四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字号:  

第三方支付人士:落实有难度 P2P影响首当其冲

  • 发布时间:2015-08-03 07:26:16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王莹  责任编辑:王磊

  监管,再监管。

  距7月18日央行等部门正式下发《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不到两周的时间,7月31日央行再次下发《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

  这次在总体顶层设计之上,重点针对隶属央行监管的第三方支付。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此次《征求意见稿》的下发,一方面明确银行、支付机构以及银联三大机构的各自分工,让银行回归银行,支付机构回归支付机构;另一方面,则是从作为金融创新业务基础设施的第三方支付入手,进一步防范金融创新过程的金融风险;此外,也是对此前《指导意见》的进一步落实。

  针对上述文件,《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了多名第三方支付机构从业人士。在肯定《征求意见稿》的同时,业内人士也表示该《征求意见稿》在落地方面还存在一定难度,例如相关技术的投入力度、配套外部机构的数据范围等。

  此外,除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将产生业务拓展方面的影响外,互联网金融业将随之受到影响,此前大量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做资金托管业务的P2P平台成为关注焦点。

  收购、兼并潮不会来临

  “央行肯定了第三方支付在电子消费领域以及支付通道方面带来的贡献。”一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负责人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征求意见稿》关于账户开立的部分更多是让第三方支付机构回归支付通道定位,央行从监管角度对账户本身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做了规定。

  上述负责人表示,在支付行业中,有一些传统机构在从事支付业务时更看重资金沉淀,但是正规从事支付业务的机构,针对资金沉淀需要投入更大资源和精力。他进一步解释道,真正的支付机构对于客户留存在“个人零钱”账户中的资金管理一定要符合央行的备付金管理办法,并且还要投入额外的管理精力,第三方支付对于客户的资金管理与成本直接挂钩,平台需要同相应存管机构行进行合作,并交付存管费用,此外,平台监管的人力成本也不可小觑。

  对于未来支付行业的走向,部分业内人士表示,在《征求意见稿》的“强监管”之下,部分小的支付公司以及没有认真开展业务的支付公司或许会就此消亡,从而未来行业兼并和行业并购将会出现。

  但是,某第三方支付平台高管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市场末位”公司自然消亡或许会出现,但是兼并收购潮以前没有出现,未来也不会大规模出现。

  纵观目前整个支付行业共有支付牌照不到300家,在他看来这并不是一个正常现象。数据显示,第三方支付行业位列前8名的机构共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因此正常的市场体量应该是5-8家。

  相对其他金融该机构,牌照对于支付行业并非“绝对稀缺资源”。正是由于该原因,行业中几乎未出现大支付机构收购小支付机构的更多先例。“收购牌照,并没有用处,一方面,大公司自身不缺牌照,牌照价值低。另一方面,若是收购市场份额,但这些小规模支付公司自身并不存在市场份额优势,收来何用?”上述高管表示,大的支付机构如果打收购、兼并牌,更多则是看中了国外的牌照资源,或者被传统金融机构在向互联网业务转型的过程中收购。

  如何跨越“数字证书和电子签名”

  《征求意见稿》中第二十八条指出,支付机构采用不包括数字证书、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含)以上要素进行验证的交易,单个客户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金额应不超过5000元。

  对此,“5000元”限额成为市场上很多人关注的焦点。对于网购扣款超过5000元部分将走银行通道这一说法,一名支付行业资深业内人士表示,从技术角度来看,这5000元限额依旧存在。

  原因在于“数字证书和电子签名”两种技术的普及度。上述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随着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强场景化的支付产业将业务越来越多地转移至移动端,但是上述两种技术更多应用在PC时代,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在被大家熟知的“U盾”。

  “如果我在手机端,支付账号绑定了四张银行卡,那是否意味着要在对接不同银行业务的时候插不同的U盾?”该业内人士称,从目前的技术来看,一方面,在移动端U盾外接接口并不存在,另一方面,截至目前,尚未开发出不需要外接接口但是符合《征求意见稿》中数字证书和电子签名技术要求的验证系统。

  但是,不同于上述业内人士,某支付机构高层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移动端可以达到这个目标。但这是个花成本的问题,同时,《征求意见稿》更多从“know your customer”角度出发。

  该高层也表示,想要在移动端实现该技术存在一定难度,一方面,移动端不能简单地将该系统直接从PC端复制。另一方面,需要研发相关的移动应用,并且覆盖足够的市场份额和用户。“这个层面的技术壁垒并不如想象中的高,而且一旦投入过,则相对容易,但是却存在行业快鱼吃慢鱼的问题。”他进一步解释道,所谓快鱼吃慢鱼,即现在还未在这方面做相关布局的支付机构,一旦《征求意见稿》落地,那么有大量的机构将不能开展这一业务。届时再投入、研发则可能会被市场淘汰。

  交叉认证能否实现?

  “安全认证你就是你,这就是央行的意思。”一名支付行业观察员对本报记者解读《征求意见稿》的意义时如此表示。

  《征求意见稿》中也明确将支付账户划分为综合账户、消费账户两种类型。综合账户可以用于消费、转账以及购买投资理财产品或服务。消费账户仅可以用于消费以及转账至自己的同名银行账户。其中,其中,综合账户需要面对面核验身份,或者用至少5种方式进行交叉验证身份;消费账户需要至少3种方式进行交叉验证。

  一名支付平台内部人士就此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很多支付机构在交叉验证方面,如何落地仍有待考证。他进一步解释称,纵观所有外部验证渠道,目前只有公安网拥有全部中国公民的个人身份信息,而人们能够想象到的获取数据的机构,例如税务、社保等所拥有的并非全数据,而是部分数据,例如部分用户并未缴纳过社保,因此,社保数据空白。此外,对于三四线城市以及农村、偏远地区的用户数据并未被“数据拥有机构”所采集,因此交叉验证无法实现。

  “互联网的创新一部分是针对这样并未被传统金融机构覆盖的群体所服务,但是目前来看可能将会面临开户无法操作的现实境况。”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未来如何拓展新增用户将是摆在第三方支机构面前的问题。

  而针对客户身份验证的还存在于规定中,超过200元非公共事业费、税费缴纳等收款人固定并且定期发生的支付业务,客户身份以及交易验证需要重新回归至银行。

  过去第三方支付对于客户身份信息验证的方式,是平台手机客户绑定在支付账户相应银行卡的卡号、姓名、电话等相关信息,进而跟该客户留存在银行的信息做比对,一旦符合则表示验证完成。

  “该流程产生两方面的结果,第一,客户会发现,只要输入第三方支付账户交易密码,而非银行卡取款密码,就发生了资金转移事实。第二,该用户的交易信息并没有留存至银行,而是被第三方支付平台获取。”一名第三方支付行业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此举未来或将部分支付业务转回至银行网银,与之相伴的交易业务也留存至银行。

  P2P影响首当其冲

  作为互联网以及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基础设施,对于第三方支付的规范将经过传导进一步影响至相应的行业。在多名业内人士看来,在短期看来,对以金融创新为主要特色的互联网金融影响更为直接,而P2P更是首当其冲。

  《征求意见稿》第八条规定,支付机构不得为金融机构,以及从事信贷、融资、理财、担保、货币兑换等金融业务的其他机构开立支付账户。

  对此,央行回应称,一是现行支付体系为传统金融机构提供了高效安全的支付清算及结算安排,并符合国际支付清算监管惯例和准则。二是支付机构按《征求意见稿》规定虽然不能为网络借贷等互联网金融企业开立支付账户,但仍可为其提供支付通道服务,将付款人的款项划转至网络借贷等企业的银行结算账户。

  P2P行业一直存在争议的资金存、托管问题,过去P2P平台面临着银行以及第三方支付两种选择。同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的方式是,在支付机构设立个人虚拟账户,募集齐后再行划拨,而现在,这种方式或无法实行,第三方支付作为资金通道,将设立临时平台账户,进而直接拨款至银行,再行由银行操作具体资金划转。

  在一名P2P业内人士看来,目前P2P面临的状况是,原有第三方支付托管模式已受阻,而银行同P2P平台合作的热情尚不高。

  网贷之家CEO石鹏峰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在P2P平台和第三方支付间合作存在两种方式,第一,第三方支付为平台开立账户,投资者的投资款通过这一账户直接充值到P2P平台,进而产沉淀资金。第二种,则是P2P平台仅仅作为资金通道。

  “目前只是征求意见稿,从意见落地到真正执行尚存在一定的时间,不会一次性卡死。”石鹏峰表示,对于P2P的影响肯定会有,但同时,也会进一步推动P2P和银行间托管的合作。

  针对《征求意见稿》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以及与第三方支付结合较为紧密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影响,汇付天下高级副总裁穆海洁回应称,汇付天下已经为新金融行业的诸多企业提供包括账户系统、支付结算、运营支撑和数据分析等“水电煤”基础服务。

  在《指导意见》中也曾针对支付做过相应规定,其中第十四条指出从业机构应当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资金存管机构,对客户资金进行管理和监督,实现客户资金与从业机构自身资金分账管理。

  易宝支付CEO唐彬表示,支付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基础设施,未来资金托管业务的走向要看上述顶层设计的未来的相关细则。“从托管角度来看,作为资金通道对于行业影响有限。”唐彬说。

  唐彬表示,任何监管都具有滞后效应,行业先发展再监管是历史路径。“未来随着财富的增长,交易的增多,监管额度口径也将与时俱进。”唐彬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