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字号:  

今日头条加入抗震减灾同盟:让信息跑赢地震波

  • 发布时间:2015-12-01 08:01:16  来源:中国网科技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王磊

  如何通过最新互联网技术降低地震灾害损失,甚至进行有效的地震预警,是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履行公共服务职能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如今,这一难题有望被解决。

  11月30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与移动资讯平台今日头条达成战略合作共识,地震台网将致力于缩短地震发生后紧急信息的产出时间,今日头条则将努力缩短将该信息推送至受地震影响区域用户手机上的时间。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多震害的国家。数据显示,1949年至今,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占所有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54%,因此如何抵御地震灾害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地震波分为纵波、横波。与上下运动的纵波相比,水平运动的横波才是造成损坏和伤亡的“元凶”。地震预警就是充分利用纵波与横波速度间的时间差,向周边民众及时发出提醒。

  早在今年3月,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就和今日头条完成了技术对接。地震台站一旦监测到地震纵波,就会立刻通过光缆将数据传送到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通过实时处理和自动分析生成速报参数,再由今日头条的精准推送引擎在第一时间推送给受地震影响地区的民众。

  据介绍,从接到中国地震台网的速报到用户接收到今日头条的信息推送,今日头条目前可以在60秒左右完成整个过程,未来今日头条的目标是让这个过程的时间缩短到接近0秒。

  把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推送与地震预警相结合,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研究表明,地震发生时,如果预警时间为3秒,可使伤亡减少14%;如果预警时间为10秒,人员伤亡则可减少39%;如果预警时间达到60秒,人员伤亡则可减少95%。

  今日头条总编辑夏勇表示,地震信息的推送如果在快速及时上做到极致,可以为处在地震影响区域的公众赢得黄金的避险时间。“地震预警、防灾减灾,这就是在‘技术+权威透明的信息’之后带来的一种全新可能,这种模式可以复制到更多的领域里。”夏勇说。

  除了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任潘怀文透露,他们还将启用“地震速报机器人”来生产地震速报新闻,极大丰富目前的地震速报内容。

  除了包含基本的地震速报参数和震中地图外,由机器人自动编写的地震速报新闻稿中还包括离震中最近的县级市、地级市和省会城市等信息,甚至包括该区域的历史地震信息。

  自2013年4月起,中国地震台网就实现了自动地震速报,通过手机APP、微博、微信、网站等对外同步发布。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新媒体负责人“震长”侯建民表示,“但地震信息服务,仅靠地震台网自己的努力还不够,我们也希望更多有社会责任心的互联网平台加入进来。”

  今年年初,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在今日头条开通了其官方头条号“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借助今日头条的精准推送系统和超过3.3亿的用户覆盖优势,实现最新地震消息点对点的实时送达。

  据了解,在过去一年里,不止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资委等众多国家机构均已在今日头条上开通了各自机构的官方头条号。今日头条的头条号平台已经成为继微博、微信之后,政务机构发布公共信息的又一重要平台。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