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苹果手表的中国产业链:层层选拔像竞赛
- 发布时间:2015-05-11 09:13:58 来源:环球网 责任编辑:汤婧
国内外部分可穿戴设备相关情况
编者按
上个月24日,苹果手表开始销售。这不仅仅是一家大公司一个爆款产品上市的事,而是影响中国可穿戴设备走向的大事。从去年9月份,苹果发布这款手表以来,中国的可穿戴设备制造商,无论是较早进入的,还是此后才决定的新加入者,都在翘首以待。他们希望苹果来催熟这个市场,培育消费习惯,从而促进行业的技术变革。
同时,中国工厂也是苹果全球产业链的一部分,本报记者通过四处寻找,了解到这些企业参与苹果生产链的过程,但是对于产品生产的细节,他们不愿意多透露。在过去一年间,中国的创业团队和国内的供应链也得到了长足的成长,过去很少有厂家可以生产的配件,现在却已经竞争者众。本专题呈现的是这个新兴产业成长的故事,它还在继续成长。
核心摘要
虽然苹果手表的上游产业链面临巨大压力,但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苹果公司替企业支付高额的研发成本。同时,有大量的出货量作为保证。这对于供应商来说至关重要。
高飞的研发团队在两年前接手了一项极富神秘色彩的任务,他们负责研究的一款产品在公司里被定义为“保密级别最高的”,公司给这款产品起了一个区别于以往任何一款产品系列的代号,产品生产线是单独的车间,甚至研发办公室也被隔开,团队被要求“禁止在公司内部讨论该产品”。
高飞和他的团队为电子类产品研发和制作一款至关重要的零部件,包括上述这个神秘任务在内,他们最重要的客户就是在美国的苹果公司。
零部件的具体性能指标被要求严格保密,只掌握在极少数研发人员手里,而直到约半年后,团队人员隐约感受到,这些零部件提供的未来成品,“似乎,是个手表?”
2014年9月9日,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上,CEO库克发布了一款全新的产品:Apple Watch(苹果手表)。而直到正式发布前的一个月,苹果公司还在跟高飞的团队不断测试最好的产品版本,直到定性。
7个月以后,苹果手表开始预售,研究公司Slice Intelligence称,仅在美国,开卖首日预定量达95.7万。这显然让苹果手表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对手有些难为情,因为据市场研究公司Canalys的数据,Android Wear旗下六款智能手表品牌设备2014年全年销量总共才约72万,出货量总额不敌苹果手表第一天的预定量。
4月24日,苹果手表正式上市,登陆中国市场。根据媒体报道,咨询服务公司Think Big Analytics数据显示,上市前两周的全球销量将突破300万,包括180万只运动版、120万只标准版和约4万只18K金版Apple Watch。
而这些可能只是开始。据一家苹果手表供应链企业称,他们为苹果手表提供的第一批产品备货量达到上千万。
中国不仅仅是苹果手表最重要的销售市场,同时也是重要的供应链所在地。
苹果手表对中国智能穿戴设备产业链上下游的各个环节正在产生重要的影响。苹果用他的品牌效应迅速在智能穿戴设备领域扩大市场,教育用户,再由用户需求倒逼供应商进行技术创新。“用户追寻爆款,有了这个爆款标准,国内市场品牌和供应商迅速去追。”高飞说。
角逐供应商
在智能穿戴设备供应链条里,涉及多种相关供应商和服务商,包括连接软件和硬件的方案商,芯片、传感器、电池、屏幕、外观金属壳等等零部件研发制造商,组装零部件的平台设计商以及各个环节从事组装工作的代工厂等。
在上述产业链条中,只有极少的为苹果提供服务的企业不用承担资金上的风险,因为苹果为他们提供高额的前期研发费用,但他们必须经过严酷的淘汰性竞争。
据记者了解,2013年,苹果开始在中国筛选部分零部件供应商用于手表的研发生产。“层层选拔,每个环节都像一场竞赛。”一位苹果公司的中国供应商研发团队负责人告诉记者。
苹果公司对于生产时间控制采取“一刀切”的筛选方式。比如,一个零件的供应商先同时选三四家,规定好出货时间,到时间不能交货的厂家就被淘汰。
而出货时间是根据工作项目严格计算的,需要每天汇报工作进度。并且随着产品的进一步定性,产量增长进度也要不断加快。
一位苹果手表零部件供应商告诉记者,苹果将最重要的外观设计定型之后,内部零件一定要按照外观设计需求制作,甚至有的在形状上需要颠覆以往的设计。
令供应商头疼的是,这些明明看不到的地方,也需要“尺寸对齐、统一颜色”。有一次,一个产品线上有几台设备因为员工不小心造成轻微划痕,也被苹果视为报废品,放弃了。
有时候,良品率好不容易达到了要求,苹果又给出了一个新方案,“要不试试这个?”
从2012年开始,国内一些大型供应商开始涉足智能穿戴领域,但对品牌商的合作方式是,“我们现有这样的设备,稍作改良,可以拿去用在手表上。”而苹果公司则是提出要求,供应商要竭力研发、满足。曾经也有一些四、五级供应商,因为不能满足苹果不断变换的方案而放弃合作。
几家竞争对手需要在这些新标准中,一轮轮地完成进阶,直到确定成为苹果的最终供应商。
高飞和他的团队在苹果手表上花费了一年多的研发精力,虽然与苹果公司在之前的产品研发上有过合作,但手表上的投入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但高飞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其中原因之一是苹果公司替企业支付高额的研发成本。同时,有大量的出货量作为保证。这对于供应商至关重要。
一位供应链企业资深人士向记者介绍,一代产品如果能达到百万级货量就可以吸引一些产业内大厂商进入,但在智能穿戴设备上,一个品牌能预定10万的货量就已经很高了。
同时,虽然苹果手表比起手机、平板业务,苹果手表的订单量相距甚远,但高飞和他的团队认为,跟苹果的合作“不管实验性开发什么产品都要跟上”,这样能够在行业里率先“保持领先、挑战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