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科技 > IT业界 > 正文

字号:  

世界科技中心“东移”显现中国机遇

  • 发布时间:2016-03-02 07:08: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王磊

  编者按:当今世界正处在创新最为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与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调整双重机遇叠加,在“关口前移”和“版图东移”的进程中,中国正在迎来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机遇期。近年来,中国对科技体制进行了大力度改革,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和改革举措。其中,“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已成为科技体制改革中的一记“重拳”。

  位于广州萝岗区的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内,院长裴端卿正在用自主研发的干细胞自动化提取设备,从人体尿液中批量提取干细胞。经过多年探索创新,目前裴端卿带领的团队已成功利用尿液中的干细胞,诱导培育成牙齿或神经干细胞,使我国在干细胞培育编程领域世界领先。

  裴端卿说,10多年前,外国专家对于中国干细胞研究不屑一顾,而现在世界各地科学家慕名而来寻求合作,当前世界干细胞部分前沿研究领域,已从欧美转移到中国,今后这一趋势将越来越明显。

  部分科技界人士表示,当前我国抓住世界科技中心转移机遇,加紧国家科研实力建设迎来窗口期,需根据科技革命发展趋势与国家战略需要,提前谋划与部署,加速向科技强国迈进。

  抓住机遇

  科学界普遍认为,自中国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开始,全球世界科技中心经历了从古代中国—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的五次大范围转移。随着世界经济产业分工调整、科技创新格局变革,当前世界科技中心逐渐东移。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表示,未来20年至30年内,北美、东亚、欧盟三个世界科技中心将鼎足而立。

  受访者认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版图东移”进程中,与历次科技革命失之交臂的中国,迎来了科研崛起的战略机遇期。

  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表示,当前科技前沿研究对平台、设备、团队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这背后需要稳定、持续的科研投入作为保障。受经济疲软所累,欧美科研投入占全球比重持续下降。我国高增长的科研投入在平台建设、人才吸引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凸显。

  据统计,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已超1.3万亿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科技经费投入国。

  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骆清铭说,目前我国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技创新带动产业转型、产品升级的渴求明显增强。市场创新需求激增,必然会带来科研要素聚集,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中心“预热”。

  在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一个激光3D打印金属零部件技术研究团队刚刚实现技术突破,就吸引一家大型国企投入近千万元,联合开展后续研发。

  夯实基础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全面完备的科研体系已基本建立,规模宏大的科学技术队伍基本形成,科研市场日趋成熟,为站在新起点上建设世界科技中心,实现科技大国崛起打下坚实基础。

  47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4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上海光源、正负电子对撞机,重离子加速器等一系列大科学装置,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参与国际合作、服务民生需求,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龙头企业围绕国家使命与产业需求密切合作,一些创新领域研究水平居世界前列。

  科技部创新发展司司长许倞以高铁为例说明我国科技攻关能力。他介绍,我国高铁自主创新联合平台大军团作战方式,汇集25所研究型大学,11个科研院所、5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3大整车企业、500多家零部件企业,聚集68名院士、500多名教授,上万名工程技术人员,全链条式展开技术引进与攻关,使我国在高铁领域研究水平成为世界领跑者。

  上千名两院院士、中青年专家、大批博士后群体构成的科研人才梯队,已成为我国实现科技崛起的中坚力量。

  在培养本土科研人员的同时,不少科研机构引“外智”全职聘请外籍科学家。博士毕业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的乔治拉夫,两年前成为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全职研究员,现正独立承担3个干细胞研究项目。他说,越来越多的外籍科学家来华工作,将有助于中国科研体系平台国际化,加快世界科技中心转移进程。

  在天河二号巨大的机房内,各类计算信号灯闪烁不停。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主任袁学锋说,代表国家“核高基”顶尖水平的天河二号,计算能力在全球实现“六连冠”,自2014年开始对外服务运营后,目前服务国外客户数已超过600家,预计今年综合收入就能过亿元。

  科技部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研发投入1.3万亿元总量中,企业投入过万亿,占比达76%。华大基因执行副总裁朱岩梅说,科研市场化与投入多元化,不仅使我国打破过去科研投入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局面,也使我国科研活力进一步迸发。

  提前部署

  科技界人士建议,面对承接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难得战略机遇期,我国需根据当前科技革命发展趋势与国家战略需要,提前谋划与部署。

  一方面,围绕航空发动机、量子通信、智能制造和机器人、重点新材料等领域,部署重大科技专项和国家实验室;另一方面,利用现有资源与基础,参与国际性大科学计划,积累国际科研管理经验。

  因基础研究投入大,风险高,我国科研“重应用、轻基础”现象较为突出。许倞表示,要将基础研究科技投入看成发展动力的激发,加大支持力度,才能调动一切力量在重大创新领域与世界超级大国进行追赶、竞争。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刘若鹏认为,我国要成为世界科技中心,除研究水平要得到国际公认之外,还需要世界一流的顶尖科研管理团队,详细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组织机制,才能吸纳汇集全球人才为我所用,这样的能力目前还十分欠缺。

  清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主任孙家广表示,建设世界多元化科技中心,硬件条件是基础性要求,软件环境是决定性因素。我国科研投入、设施设备等硬件环境优势较为明显,但科研管理体系、人才评价标准等软件方面还存在短板。如何借助现有硬件优势,填补软件短板,是承接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关键课题。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