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事件频发 智能终端隐现安全产业困境
- 发布时间:2016-03-18 08:29:50 来源:中国通信网 责任编辑:书海
智能终端的安全问题在3·15期间再一次引发了国内的集体关注。
“我们看到的是智能设备存在漏洞,而更深层的原因是全世界智能设备厂商在急于融资、急于把产品推上市的过程中,似乎忽略了安全。”国内安全团队KEEN TEAM创始人王琦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安全产业发展速度和智能设备产业发展的速度已经不匹配。”
事实上,智能终端的进化注入安全技术的转型,一直在安全行业内备受关注,但尚未出现更大范围的市场影响。
360副总裁谭晓生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国家对网络安全的重视不断加大,但距离推进中小型互联网企业乃至更大的市场真正落实安全,还有更长的路。在此之前,安全产业的市场空间仍然是捉襟见肘。
智能设备厂商对安全态度变化的分水岭来自于一些巨头厂商终端遭到了黑客攻击,最终引起了重视。就在2014年,360和KEEN TEAM曾先后“黑掉”特斯拉,震惊了全球。同年,国内多个省份的运营商域名解析系统被攻击,介质正是智能设备——包含全国输送量最大的厂商。
一年之后,智能硬件市场进入前所未有的爆发期,然而,部分安全研究团队却将越来越多的智能穿戴、智能插座、路由器设备给一一攻破了。对此,王琦认为,智能终端产业正是未来的方向,而安全研究是要同步甚至早于各种产业形态爆发前的。
360的一位安全研究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行业的智能设备厂商多是传统从业人员转型过来的,作为互联网公司,甚至没有专门的安全管理体系,更谈不上安全响应。“在团队发现国内某汽车厂商的安全漏洞之后,对方的态度是关闭用户的云服务。”
“安全为智能硬件提供的是服务,而本身不是产品。可能负责安全保障的人不够了解智能家居,而智能硬件生产者不懂安全。”谭晓生表示,在全球范围,智能终端的安全问题是大家共同面临的新问题。
在谭晓生看来,比起技术突破,安全产业更大的发展困境是,整个智能终端产业链的从业者和消费者安全意识的“科普”。目前一些厂商的安全意识更多是迫于“品牌曝光影响销售的压力”,而消费者的安全意识也是倒逼厂商改进安全的压力。
而在目前在国内不少从业厂商看来,安全体系建设的成本并不低。对此,谭晓生认为,从根源的设计上,传统的方案提供商如果加入考虑安全因素,并不会增加硬件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