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面临诸多挑战 李东生建议加强工业竞争力
- 发布时间:2015-03-04 15:02:55 来源:中国网财经 责任编辑:书海
中国网财经3月4日讯(记者 乔红康)过去几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快速兴起,社会资源也趋之若鹜;前年,服务业在中国GDP所占比例首次超越工业,人们对中国工业的前景多有怀疑;最近,不少世界500强企业开始将他们在中国的生产基地迁出中国;未来印度将取代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的说法在西方媒体热炒。凡此种种,中国工业面临巨大的挑战。
作为一个跟中国改革开放一起成长的企业家和人大代表,李东生常思考中国工业的出路和未来,他认为:一个国家要强大,经济首先要强大,而经济强大的标志就是要有一批世界级企业。中国已是一个经济大国,但还不是一个经济强国,主要原因就是缺少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虽然中国已经成为工业大国,但工业企业的综合实力依然不够强;我们缺乏能在全球主要产业领域具有领导性的企业。在全球10家最赚钱企业中,有4家中国企业入榜,都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有六家外国企业,其中有苹果、三星和微软三家电子企业。
今天,中国工业正面临着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新兴经济体“承接转移”、国内资本“抽逃”实体经济的严峻挑战。中国制造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落后产能规模大、垄断行业进入难,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涨,投资回报率偏低。不少多年来在实业界打拼的企业家,纷纷萌生退意改做投资,不愿意再干实业。
但对于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中国来说,工业必然是经济的基础,建立和保持中国在全球工业竞争力的优势,中国经济才能持续稳定发展,才能充分吸收就业,并为服务业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对中国来说,建立工业强国,保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较高的比例(相对于欧、美、日),更符合当前全球经济的现状和中国自身的条件;这一点,一定要提高到国家经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建议国务院要对支持中国工业发展制定更为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建议如下:
1、引导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工业领域。
最近,国家牵头组建1380亿元的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是很具战略眼光的行动。但对大部分产业领域来说,更多要靠市场化的方式筹集资金;当前的现状是工业投资回报低,工业资产估值低;建议国务院系统考虑加强支持工业发展,特别是支持建立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产业集团。具体政策措施有:
制定对工业企业优惠的税收及财政政策:减低产品增值税;允许集团公司合并计缴所得税;允许企业利润再投资可减免所得税;允许高技术行业设备折旧加速;对资本和技术密集的项目给与一定期限的投资贴息;对重大科技研发项目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后两项财政政策已经在实施,但需有更为清晰的规则及制度性安排。)
对工业项目的融资提供更多的便利:股权融资,企业上市或股权再融资还非常困难,许多在香港市场很容易操作的融资方式无法在国内实行;期待能加快金融改革。债务融资,银行商业化改革后,经营效益好的企业已经很方便获得融资;但国内贷款利息一直较高,希望能进一步减息。
李东生认为,以上两点解决好,能增加工业投资回报,也能吸引更多的市场资金投入到工业。
2、大力支持中国企业国际化
全球化经营是企业发展的大趋势。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发达经济体,尤其像北美、日本、欧盟、韩国等,其经济形态都是外向型的,其大企业都是全球化经营的。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的消费产品的制造大国,但我们实际获得的收益并不高;苹果手机几乎都在中国制造,但我们获益很小。因为我们并没有国际经营能力,主要靠效率和成本优势来竞争;国内收入水平提高,成本优势就很难保持;所以用印度来取代中国是西方国家的愿望。中国企业必须要靠自己走出一条国际化道路才有出路;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建议国家在一路一带的国际战略中,不仅要支持资本输出(资源及基建项目),更要支持产业输出(中国企业国际化),支持将我们的工业能力、产品技术能力、品牌渠道能力在当地扎下根来。当年,欧、美、日企业国际化都有国家实力做后盾,今天,我们也要借助国家的力量加快建立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
TCL国际化10年取得丰硕成果。2003年TCL整体营业收入282亿元,海外收入33亿元,到2014年整体营业收入达到1010亿元,海外收入470亿元,分别增长3.6倍和14倍。我们国际业务遍及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年盈利42亿,其中海外业务的盈利贡献也将近占一半。TCL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际化经营的成功。但和欧、美、日、韩的领先企业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
中国要从一个大国变为强国,离不开持之以恒地发展工业。国家支持工业的政策要到位;资源投放不要撒胡椒面,要坚持优胜劣汰的原则,大力扶优扶强。发展工业,国家要支持,企业更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