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科技 > 评论 > 正文

字号:  

人究竟比机器强在哪儿

  • 发布时间:2016-03-24 08:56:00  来源:人民网  作者:张贺  责任编辑:王磊

  2016年3月15日下午,李世石与人工智能计算机程序AlphaGo对战第五局,最终李世石投子认输。这场举世瞩目的围棋对战以人工智能对人类4:1的结局落下帷幕。

  以往人们认为“机器只会计算不会学习”“计算机只能听从人类的指令而不会创造”,如今在AlphaGo的胜利面前,这些说法不攻自破。学习、思考、创造不再是人类的专利,计算机完全可以具备这些被视为人类专属特征的能力。在可预见的未来,只要是机器能完成的工作将全部由机器担任,哪怕是传统意义上被人类视为独占领域的创造性工作如音乐、小说、诗歌等也不可能幸免。这样说并非耸人听闻,实际上美国加州大学的科学家已经使计算机学会了自主创作乐曲,模仿巴赫、莫扎特、肖邦风格的“古典音乐”,就连资深乐迷都难辨真伪。IBM的工程师教会了一台名为WATSON的电脑自创菜谱,其食材和组合方式、烹制方法均是人类从未想过的,据品尝过的人说“味道不错”。就连我目前所从事的新闻工作也有可能被计算机取代,韩、美等国的通讯社已经使用电脑自动写稿了。《第二次机器革命》的作者布莱恩约弗森指出,在很多情况下,今天的人工智能机器能发出比人类“更优化”的指令,“因此,人类和受软件驱动的机器之间的关系可能正在日益变为替代关系,而不是互补关系。”

  如果90%的工作都能由智能机器代替人做,那么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人究竟比机器强在哪儿呢?明确这一点意义重大,因为这才是我们未来工作和教育的努力方向。对个人对整个民族而言都是如此。

  我觉得,尽管人工智能未来会极其强大,但有一个环节是它取代不了的,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互动。这个世界的所有问题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一类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工智能擅长解决前者,而后者只能靠人自己去解决。举个例子,在今年2月武汉的一场人才招聘会上,有位老父亲替大学生儿子去应聘。很显然,不管这个大学生如何优秀,用人单位都不太可能考虑聘用他。因为除了工作能力,用人单位还看中其他素质——理解力、沟通力,认真、坚韧、献身精神这些对团队成功至关重要的素质必须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才能感知与评价。再比如,有人给你发来一封情意绵绵的情书,但如果你得知这封情书是他利用电脑软件自动生成的,你会有何感受?你会如何回应?我想正常人的反应一定是“滚”。

  计算机写出的乐曲再美妙、人工智能烹制出的美食再可口,也很难给人情感上的触动,因为其背后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人。能激发人的欲望、情感、想象和创造的最终是人而不是机器。

  在一个社交媒体连接一切的时代里,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美国学者杰奥夫·科尔文在《被低估的人类》一书中指出,人际互动是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对于一个创新团队而言,人际互动越广泛越深刻,创造力就越大。书中讲到,为了增加陌生员工之间的交流互动,谷歌公司甚至在餐厅中刻意设置排队时间和饭桌长度,以保证员工必须坐在一起用餐,增加随机交流和碰撞的几率。灵感的火花往往就在跨界交流互动中产生。这样的例子在人类文明史上是屡见不鲜的。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人工智能可以解决“从一到无穷”的问题,而人所要解决的是“从零到一”的问题。没有“从零到一”这个环节,就不会有“从一到无穷”的发展。人工智能能“解决问题”,但“提出问题”仍旧是人类的特权。

  人究竟比机器强在哪儿?答案也许就是:人有人性。人性是推动人类超越自己的内在动力。因此,未来最具创造力的人和民族一定是在人性的丰富与深刻程度上领先的人和民族。我们的教育应着眼于人性本身的挖掘,以丰富和充实人性为目的,把人视为最终的目的,而决不能把人视为工具或者手段。

  在李世石与AlphaGo的世纪对战中最让我感动的一个段子是,电脑:“你明知一定会输给我,为什么还不投降?”人类:“笨蛋,因为我是人啊。”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