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7日 星期天

科技 > 家电 > 正文

字号:  

苏宁云商转型:从高速列车到联合舰队

  • 发布时间:2015-08-04 08:24:40  来源:一财网  作者:刘佳  责任编辑:王磊

  “从2012年到2014年的3年时间,苏宁云商(002024.SZ)从社会上招了1600多名中高层人才,这比前面十年苏宁引进的中高层的总和还要多,占到苏宁总部中高层总数的40%。”8月3日,苏宁云商CHO孟祥胜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而在如此大手笔招募人才的背后,孟祥胜把这比作从“高速列车”到“联合舰队”的转变。

  他称,过去的苏宁做连锁讲究标准化、克隆、复制、规模,组织需要高度标准化、系统化,人员需要服从、投入、执行,这种运营模式就像一列火车,几十节车厢全都是一样的,动力就是火车车头,大家都跟着一起跑就行;但现在转型后,伴随着事业部公司化,意味着每个单元都是独立军舰,有自己的发动机和特殊的功能定位,既能独立作战,又能有机整合。

  他同时对记者透露,在2015年苏宁云商进一步加大了员工持股计划的范围和力度,从2014年的1000多人、5亿规模拓展至2015年约3000人、10亿人民币的规模。

  从高速列车到联合舰队

  在孟祥胜眼里,苏宁的互联网转型脉络拆分为三条主线,第一是战略,第二是组织,第三是人才。苏宁云商之所以成功转型,主要靠这“三驾马车”一起发力。

  苏宁最早从做电器连锁起家,连锁经营商业模式的精髓是标准化复制。因此,苏宁过去的管理方式是总部做决策,下边的分公司或者部门通过强执行力来驱动业务的运转。

  但到了2009年时,苏宁提出营销转型变革,从摸索到战略成型再到定型,苏宁云商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

  在转型过程中, 而和此前主营电器业务不同,现在的苏宁品类扩展至百货,母婴、PPTV、满座、物流、金融等多元化业务,同时也从传统线下连锁零售企业变成了一个互联网零售企业,会员、注册、支付到售后、客服全流程的多端融合,让所有的经营和管理体系全部都融合在一起。过去那种标准化、统一复制和统一号令的模式,已经不再能适应苏宁云商业务的发展。

  特别是从2013年年初开始,随着转型的深入,苏宁把新业务变成公司化运作,并在此后实现了事业部公司化,明确了支持部门和经营体间的关系。苏宁的各个业务板块不再是“一节节的高速列车”,而是更像一个“联合舰队”,总部是一个旗舰,下面每一个独立业务单元就像军舰一样,既能独立运作,又是有机组合在一起的,既有分工独立又相对交错。”。

  而伴随着这一转变,苏宁的组织转型做了八件事:简政放权、组织扁平化、垂直管理、强化目标绩效管理、经营专业化、事业部公司化、项目制、小团队作战。

  “我们大量地把原来隶属于总部承担的职责往事业部往大区进行下放,无论在流程方面进行精简、压缩、放权,还是从总部方面,从五层砍成三层,我们也在强调事业部的专业化,让自己变成一个独立的公司,每一个事业部的老总,大区老总你要想象你就是一个老板,你自己在运作这个公司,你要负全责,不要想着什么事情别人再帮我做,要全部独立,同时也改进我们的垂直管理和目标绩效管理。”

  他还举例称,在新的业务体系里,苏宁允许在制度方面,比如人力资源方面,可以在人员的配制、包括薪酬、包括激励方面等制定不同的标准。

  而对于各个业务单元和总部之间的协同问题,苏宁有运营、人事、财务、IT等几个大的职能总部。

  在2015年,苏宁升级了营销总部,设立了COO(首席运营官)。每个事业部在商品经营上是独立的,平台是统一的,在这个统一平台下,由营销总部和COO去协同各个板块,建立大的沟通协同的机制。“这个模式摆脱了过去那种严格的层级管理,每一个部门和其他体系要通过一个共同的上级沟通,然后在向下传达,那样的效率太低了。而现在是业务单位完全可以网络化的交流,比较开放”孟祥胜说。

  如何鼓励内部创新

  有了战略和组织架构,转型能否成功很大程度在于“人”。在孟祥胜看来,苏宁过去几年的转型期里,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人才和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

  首先,在吸引人才上,“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就是,社会上一些人才对苏宁的认知还是偏传统电器零售,但对苏宁转型的没有完全认知。” 孟祥胜对说。

  而在面试时,不少面试者会有疑问:“苏宁转型有几分成功把握?凭什么成功?苏宁有没有互联网基因?”

  吸引人才的另一个挑战在于从北上广转到南京工作的顾虑。“记得有次和一个互联网人聊天,我问他为什么不想到南京来?他说北上广这类互联网企业扎堆,即使跳槽也很容易,但到了南京换工作成本太高。”孟祥胜说。

  而在招了大量人才后,怎么去把他们消化吸收掉,怎么让他们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新鲜血液和驱动力?也都是苏宁在思考和实践的事情。

  孟祥胜告诉记者,苏宁的应对方法一方面是从人事角度加大宣传,提高待遇;第二是苏宁必须把自己业务做好才能吸引人才;第三是随着人员结构的变化,强调员工自主创新的能力和“筑巢引凤”。

  特别是对于如何鼓励员工内部创新,苏宁分了两步走。

  孟祥胜介绍,一方面总部制定了奖励创新的政策,在第一阶段,鼓励大家百花齐放,无论创新提案的价值高低,只要报了创新提案的员工都会受到奖励,以此来鼓励员工在工作中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在2014年的年终大会上,互联网创新奖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奖项,一等奖获得了10万元奖励。而这一奖励在此后升级成了每个季度奖励一辆特斯拉。

  在第二阶段,苏宁开始推动有组织的创新。例如,总部每个月会发出一批指导性的课题,由大区或分公司、经营中心或某个店面围绕这个课题有针对性地去找到创新方法,并给出结果,在这个过程中的投入问题,可以内部申请创新基金。2014年苏宁设立了1000万元的“互联网创新基金”。

  此外,单纯依靠南京,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苏宁对人才的需求。孟祥胜在告诉记者,苏宁已经启动上海专项,在上海建立苏宁的第二总部,围绕互联网的研发、零售、金融去招聘人才。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