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为何对补贴说“不”
- 发布时间:2014-08-08 11:04:54 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书海
7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应邀发言时表示,“总理,我们不需要国家的产业政策扶持!”“只要有公平竞争的环境,企业自己就可以做好!”对于她的建议,李克强称“很有启发”。
2009年到2013年,我国连续推行多轮家电补贴政策,初衷本是为扶持企业健康发展,但在执行过程中却屡屡出现了“政策依赖”、“补贴违规”等乱象,造成市场“优不胜劣不汰”的局面。
于是人们都在反思,是痛定思痛重新上路,还是寄希望于补贴猛药苟且生存,更多的企业有了自己的答案。
补与不补的“博弈”
与总理对话,企业家的意见并不是随口说说的。
记者随后了解发现,家电补贴政策退出前后,董明珠曾在多个场合表态,反对补贴。去年两会期间她曾表示,拉动内需不能靠财政补贴,而应该交由市场机制。今年4月,在中国商界木兰年会上,董明珠再次提到有企业靠节能补贴发财,政策一取消就亏损,这是环境腐败。
“董明珠这次在中南海再次提到反对补贴的观点,是有原因的”,空调商情主编沈建对新京报记者说。尽管去年5月底,家电补贴政策已全部结束,但业内一直流传国家会出台针对空调的节能领跑者制度,延续补贴政策。据介绍,这一政策目前已在上海试行,但与此前的说法不同,国家没有下发补贴,只是作为一项企业荣誉在推行。
家电补贴政策最初诞生于2009年。中怡康公司的数据显示,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家电业规模增速从之前的14%-15%骤降至4.5%,2009年也仅为5.8%。2009年起,国家先后推出家电下乡、以旧换新、高能效空调补贴、家电节能惠民四轮补贴政策。根据政策规定,家电企业每销售出一台符合规格的产品,国家就给予10%-13%的补贴。
在刺激政策的温室里,2010年,家电行业曾迎来一场“造富”运动。2010年,家电业的增速猛升至20%以上。据行业协会的统计,2010年家电行业的规模增长接近30%,美的、格力等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长,均在40%以上。
截至2013年5月31日,节能惠民政策到期,所有的补贴政策全部退出舞台。此时已经习惯了刺激政策的家电企业突然有些怅然,意见分化也就此产生。有白电企业比如格力、美的都表态不希望补贴政策继续,但是利润日益稀薄的黑电企业和一些中小企业却仍对补贴抱有幻想。所以,补贴政策退出后的一年里,关于家电业重启补贴的声音一直断断续续, 不绝于耳。
比如,前述空调节能领跑者制度的呼声一度很高。新京报记者了解到,空调行业曾专门就节能领跑者制度召开过几次会议,与会企业就补贴问题进行过探讨。
去年10月,有家电企业高管对新京报记者说过,发改委委托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向各个家电厂商征求过一次意见,主要是关于要不要搞补贴,补贴有什么好的建议等问题。当时包括创维、格兰仕等很多企业都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欢迎政策补贴。
此间,还发生了一件颇为微妙的事情暴露了家电企业对补贴的“博弈”态度。去年7月,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也曾受邀参加总理座谈会,他在发言时提及,希望政府少一点补贴。但后来美的内部对外界的口径却发生了变化,称方并没有这么讲。有知情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称,“美的是受到来自同行的压力了,所以换了口径”。
温室刺激,市场难公平
国家出钱,刺激消费,刺激需求。为什么企业不想要?
在董明珠中南海发声后,商务部世界贸易组织司商务参赞刘毓骅站出来对此事做了一个收尾式的回应,或许一定程度上讲出了企业的心声。
刘毓骅说,好的市场环境才能培育出优秀的企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严禁和惩处各类违法实行优惠政策行为。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如非歧视、透明度、公平竞争、开放市场等都是我们要学习借鉴的市场规则”。
公平的市场环境,是很多企业在经历5年温室刺激后迫切需要的环境,所以决定大义凛然抛弃“补贴资金”。
有企业内部人士对新京报记者说,这几年的家电补贴政策,曾让不少小品牌死灰复燃,靠着政策活了好几年,多品牌并存的情况搅乱了整个市场格局。
“比如,阪神、齐洛瓦、格凌尼,这些新鲜而又陌生的牌子,在广大的三四级市场广泛存在”。上述企业人士称,“有政策的时候他们就弄两把,没有政策的时候,他们就很难有竞争力。”
据新京报记者了解,仅在2009年家电下乡中,就有58家冰箱企业、73家洗衣机企业,26家彩电企业,30家冷柜企业中标。而现在,人们真正能叫出名字的品牌不足10个。
有业内人士对新京报记者称,对于强势企业而言,都不希望有政策庇佑,家电行业作为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早已经喜欢了在市场上横冲直撞抢占份额,政策的庇护则给了一些不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一些喘息的机会,造成优不胜劣不汰的局面,这并不利于行业的发展。
此外,从企业操作层面看,政策补贴也带来了很大的人力成本损耗和资金压力。
前述企业内部人士对新京报记者说,当年为了节能补贴,公司要成立专门的部门处理大量数据统计汇总上报工作。总部、全国每个分公司、到经销商,各个环节都要设立专人管理,整个流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补贴退出,企业现危机
之所以有企业并不反对补贴,是因为在补贴退出后,有的企业实实在在出现了盈利危机。
自家电行业补贴政策在去年5月底退出后,整个国内的彩电企业受到影响较大。根据工信部之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以彩电为主的家用视听行业实现销售产值2639亿元,同比增长3.2%,比去年同期下降11.3个百分点。
今年一季报中,TCL集团、海信电器、四川长虹等国内主流彩电巨头的净利润均出现滑坡,其中海信下降8%,长虹下滑93.75%,TCL电视则出现亏损。创维日前发布2013年财报显示,其2013年净利润下滑16.5%。
“节能补贴政策的退出对市场的影响比我们想象得要大、要长。”创维集团总裁杨东文7月在财报解读会上说,“不同于原来的‘家电下乡’政策结束,马上又推出了‘以旧换新’,‘以旧换新’之后又推出‘节能补贴’。没想到这一次‘节能补贴’政策结束后,就什么都没有了”。
这在业内人士看来,是典型的“政策依赖症”。有分析认为,彩电销售在一年内“一蹶不振、持续低迷”,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少彩电企业还期待国家后续会推出“新的替代政策”,从而忽视了主动救市的时机。
除此之外,5年的政策补贴让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扩大自己的产能,严重透支了市场的消费力,而目前房地产市场又出现萎靡,彩电市场的前景遭遇前所未有的压力。据奥维咨询的监测数据,去年我国彩电销售量达到5100万台,今年预计为4900万台,将出现30年来首次负增长。
在无政策时代,彩电龙头企业尚且艰难度日,很多小企业遇到的则是毁灭性打击。
今年6月,宁波宝洁电器有限公司申请破产重整,这家电器企业曾在2010年风光一时,它的冰箱、洗衣机、冰柜都曾中标家电下乡名录,仅冰箱产品就中标60余款。
但政策退出后,冰箱、洗衣机市场迅速降温。据中怡康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国内洗衣机累计零售量同比下降了5.9%,冰箱零售量同比下降了12.38%。
宝洁电器相关负责人也对新京报记者说,公司破产重组主要是因为企业因连带担保,资金链出现问题,同时家电补贴政策退出也是一方面原因。据他介绍,目前在宁波、慈溪一带有很多中小家电企业都遇到了类似问题,挣扎在生死边缘。
补贴补给了谁?
企业走过5年的补贴时代,固然能体会到政策补贴给行业带来的刺激性影响,诸如顺利度过金融危机,促进产品迅速升级。但回头看时,谁都不能回避一点就是当年疯狂的补贴盛宴背后伸出的“黑色之手”。
有知情人士对新京报记者称,当年一轮又一轮的各类家电补贴中,真正能补给消费者的寥寥无几,厂商、经销商、当地财政部门是其中真正的收益群体。
“骗补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家电下乡政策,一般来说销售一台电器有一个家电下乡补贴卡,每个卡对应一个身份,上报国家后可以拿到相应的补贴款。但后来,经销商和企业都发现这张卡有利可图,厂家开始多印卡片作为给经销商的奖励,甚至出现一台产品对应4到5个卡”。上述人士称。
于是,那几年在农村地区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番景象。一些乡镇家电经销商不再热衷于卖产品,天天开着三轮车到乡里挨家挨户收身份证。“对于农民来说,借用一下身份证还有钱赚,当然很乐意”,上述人士称。
业界还有一种公认的骗补方式,即你补贴,我涨价。比如,在没有中标补贴名录时,一台机器卖400元,中标后涨价到500元,按照国家规定补15%后的售价为425元,厂商实际比过去还多赚25元。“按正当程序,国家相关部门要对价格进行检查,但农村市场的检查力度微乎其微。
审计署2013年6月公布了2011年、2012年两年家电企业存在的虚假申报材料、套取、骗补等行为,8家企业涉嫌骗补金额近9000万元。新京报记者 李媛
国家实行节能补贴的时候,有一帮企业都发达了,报告里讲我的利润多少个亿,第二年政策一拿掉,就亏损了。你盘剥谁呢?这就是国有资产流失,你把国家财政的补贴,应该进入市场的,结果流进了你的口袋,这是可怕的腐败,是环境的腐败。
要预防能效补贴带来成本浪费,拉动内需不能靠财政补贴,而应该交由市场机制。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本文来源:新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