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1日 星期六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字号:  

声援上升到捐款 “少年不可欺”被指故意炒作

  • 发布时间:2014-12-03 08:23:15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书海

  “少年不可欺”事件有了最新进展,12月1日下午,优酷公司通过新浪微博就此作出回应。

  11月29日, 因为一句“少年不可欺”的维权宣言,无数网民将目光投向了一位网名叫做NIKO EDWARDS(以下简称NIKO)的少年,这位19岁少年在撰写的《少年不可欺》微信文章里,用“图文并茂”的方式阐述了他和团队用气象气球给地球拍照的经历和照片是如何遭到优酷视频盗用的过程,并声称要向制作方优酷网和品牌商陌陌软件两家公司讨要说法。

  对此,优酷公司12月1日回应称,他们所拍摄的视频《追气球的熊孩子》存在三点问题:视频标题与NIKO的文章重名,故事脉络与NIKO的经历有类似的地方,其中地球的图片与NIKO发布的照片重合度较高。优酷表示,虽然在法律范畴内尚不能认定为侵权行为,但出于对原创的保护和尊重,公开表示歉意,并已撤下此视频,承担所有责任。

  90后的隔空喊话瞬间引发了网民的共鸣和关注,成为头条新闻,不仅许多同龄人出来声援NIKO,就连行业名人也加入其中指责优酷的侵权行为。

  原本是一桩很常见的网络侵权纠纷,为何能在一夜之间引发巨大的网络海啸?专家们开始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不满20岁的少年利用网络来为自己维权,以及事件背后映射出来的知识产权保护困境。

  为什么发微信维权

  今年9月3日,NIKO和他的团队一起完成了一项看似不太可能的尝试——用气象气球给地球拍照。

  计划始于今年7月,NIKO向好友提出了这个想法,尽管在许多人眼里成功率极低,但奇迹还是发生了。

  9月8日,NIKO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上发表了名为《追气球的熊孩子》一文,讲述了给地球拍照的具体过程。而文章的发表迅速提升了团队的知名度,也让一些“伯乐”注意到了他们。

  据NIKO自述,10月初,一位自称在优酷网工作的于姓编辑与该团队联络,并介绍了一位王姓制片人给他们认识。

  随后,这位王姓制片人表示,优酷将与陌陌品牌合作,拍摄一支完整展现NIKO团队大胆行为的纪录短片。一番考虑后,NIKO团队初步与之达成了合作意向。在NIKO发表的文章中,可以看到,团队提出了合作的几点需求,其中包括视频由团队成员自己出演,劳务费独立支付等等,而对方也同意了这些条件。

  “看到他凌晨三点给我们回复邮件,当时真把我们感动了。”NIKO表示,王姓制片人曾以拍摄为由,向他们询问了许多拍摄细节,譬如拍摄的初衷、设备、原理和成本等等。

  但11月4日,王姓制片人向他们表示由于资金原因,拍摄无法进行。

  “团队成员最初挺气愤的,但当时我还是很理性地开导大家。”然而,事情很快让NIKO自己也看不开了。11月底,经朋友告知,他发现优酷网站上发布了同样名为《追气球的熊孩子》的视频,但影片却是一部宣传“陌陌软件”的商业广告,广告里面的一些内容和他们的作品十分相似。

  NIKO随即与王姓制片人取得联系,这段电话录音后来被放在维权一文中。电话里,王姓制片人表示该部视频的拍摄与NIKO团队没有任何关系。

  沟通未果,团队成员决定在微信上将此事曝光。文章发布第二天,陌陌与优酷先后在微博上发表声明,要严查此事。

  NIKO表示,自从一年前开始组建团队进行创作,经历过很多失败和痛苦,但都不轻言放弃,因为这是成长中的必经之路,但他们苦苦换来的成果被他人盗用,就一定要讨个说法。

  身份和动机遭遇质疑

  然而,这个微信账号上写着“少年不言苦、梦里捕蝴蝶”的少年,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维权文章不仅让优酷和陌陌两家公司陷入危机,也让自己站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很多网友在优酷发布的声明下留言,支持NIKO的维权行为,谴责优酷和陌陌。

  大V们也开始关注这一事件。房地产巨头任志强在微博上表示:“缺少道德底线?这就不仅是个补偿的事了!”

  还有些年轻人直接把声援上升到了“捐款”。在众筹平台“追梦网轻松筹”上,网友“璇子Daisy”发起了目标为1元的“请优酷和陌陌做出回应:关于少年不可欺”的众筹行动,并赢得了96人的支持,共筹得563元。一位捐款者向记者表示,之所以捐款是因为此事发生在同龄人身上,引发了他的共鸣。

  但也有一些网友提出质疑。有的网友指出,NIKO团队拍地球这一“创举”并没有什么惊人之处,因为早在2012年,国外就已经有人成功尝试,优酷网的工作人员也提出了这一疑问。

  随后,更多关于身份和动机的质疑纷至沓来。有网友认为NIKO可能是陌陌公司的员工,更有人将陌陌科技将于12月赴美上市一事与此联系到一起,推测NIKO等人的行为是网络炒作。

  中国青年报记者向优酷了解到,优酷内部在文章发布第二天就成立了由高层负责的团队,专项调查此事。优酷有关人士称,他们通过多种途径与NIKO联络,但一直未能联络上,而对NIKO的真实身份,他们表示不清楚。

  11月30日晚,NIKO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这件事一定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不会与优酷私下交涉,以求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

  此外,他表示与陌陌公司没有任何关系,之所以不能透露姓名,是担忧可能被人肉搜索,“即便王姓制片人盗用我们的作品,但在我发表的文章中并没有公布他的真实信息,尊重隐私权我还是懂的。”NIKO认为,现在还不是公布自己身份的时候,等到正式进入法律诉讼阶段,他会亲自站出来。“我唯一能透漏的是我只是一名揭阳市第二中学毕业的高中生,目前正准备去国外读书。”

  中国青年报记者发现,NIKO列出的与王姓制片人沟通的邮件,多数为对方回复,团队一方的邮件数量不多。对此,NIKO表示,不会把全部邮件内容公开。但邮件的不完整也让一些网民认定此事是一场营销炒作,因为网络“短平快”的传播特征更容易让人出名。

  虽然NIKO网络维权的方式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但在中国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方兴东看来,通过微信平台维权的方式多少有些欠妥。

  “这件事情完全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解决,在事件没有调查清楚前,当事人就把事情依照自己的意愿发布、施加舆论压力的做法实在欠妥。因为一旦失实,当事人很可能要承担责任。”方兴东说。

  NIKO告诉本报记者,“我们只是想客观理性对待这个问题,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研究所副所长邓希泉认为,因为微信的特性和年轻人的使用习惯,一些年轻人把它当成维权过程中最行之有效的工具。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