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成互联网+主角? 平台争夺战聚焦云管端协同
- 发布时间:2015-07-01 11:05: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汤婧
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了“遍地黄金”;从上升为国家意志到顶层设计方案出炉,“互联网+”势如破竹。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机遇多多选择多多;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停滞创新便有可能成为昨日黄花。互联网企业便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潮中成长壮大,在互联网思维指引下逐渐脱离了对基础运营商的依赖,反而开始对运营商的业务和收入带来一定影响。贵州作为大数据时代的样版近来备受关注,在这背后,阿里云基础设施支撑作用不容忽视——阿里至少有60多名工程师参与“云上贵州”,短时间内完成了飞天云计算平台的输出,并将贵州7个厅局41个系统顺利迁到了“云上贵州”平台,实现了政府部门之间、政府和企业的数据交换。无独有偶,鹏博士日前宣布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鹏博士将为腾讯提供本网带宽、IP地址、设备端口以及机房环境等,腾讯公司提供全镜像内容数据源内容数据及系统所需的硬件设备。
这些举措不是个例,而是正形成趋势,运营商显然不能坐以待毙。面对“互联网+”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电信业仅仅满足于网络平台管道的提供,显然不能在这个时代引导整个产业的融合发展,“互联网+”客观上也要求电信运营商必须加快边界创新,否则一切转型无异于纸上谈兵。
“互联网+”下运营商和BAT的新一轮PK
从推动产业升级到国务院出台《中国制造2025》,从今年两会热词聚焦点到6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都表明国家欲以产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促进经济新动能的形成。“互联网+”时代,谁能找准切入点提早布局,谁就能获得弯道超车的机会。在这场新兴革命下,各方野心彰显,一场全民总动员正在上演。
三大运营商顺应趋势、深化转型,积极推动“互联网+”落地。在互联网+火热的当下,“布局云数据中心”成为运营商的共识——中国联通建十大云数据中心,中国移动加快大数据建设并与多个互联网企业在数据中心建设领域展开合作, 中国电信全面打造数据中心网欲实现高速互联等,都反映了运营商想要在数据中心这片蓝海抢占高地。
即将召开的2015年天翼终端交易博览会,不仅会是终端产业链的一次盛会,也将会是中国电信演绎移动互联网+的舞台,以“互联网+”视角为主线,互联网+家庭、互联网+娱乐、互联网+环保、互联网+交通等全方位体验将一一呈现。
应该说,当前最受热议的提速降费引起的强烈反弹变相强调了运营商的转型问题。运营商发力“互联网+”,一方面意在借此发掘新兴业务,另一方面也是最现实地弥补提速降费带来的利润损失。
互联网企业野心更甚,借机跨过运营商,欲掌控产业主导权。综观发现,BAT近期在网络、平台、应用等层面频频布局,不仅与央企、民资大佬合作,还与地市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有如电广传媒日前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抢抓“家庭互联网”发展机遇;阿里携手大连共同布局东北互联网+;腾讯与深圳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营造互联网产业发展环境、推进“互联网+”应用、建设智慧城市等方面展开紧密合作等。
有统计显示,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阿里发起的42起投资和收购行为中,物流、金融、O2O、移动社交等与传统电子商务并无关联的产业占据多数。毫无疑问,各具优势的BAT早已联合各地政府及央企、民资从政务、民生、云计算、投资孵化等各方面投身“互联网+”中。
通过抢先布局,BAT覆盖面也越来越广,一时间BAT风头貌似超过了传统电信运营商。当前的情况有如业内人士指出:“人口红利阶段,运营商掌控产业链,用户增加等于盈利增加;流量红利阶段,BAT等移动互联网巨头垄断了流量,运营商增量不增收;互联网+战略将加速流量红利时代的发展,也加速运营商流量资费下降趋势。”
“互联网+”起步阶段聚焦信息基础设施领域
不论是运营商,还是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发力互联网+首先看中的都是云计算、大数据领域,这表明,“互联网+”实施路径在起步阶段的竞争焦点侧重信息基础设施领域,包括宽带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等底层技术,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对接、应用。
就行业来看,管道智能化、互联网+实现云管端缺一不可,这是运营商的优势也是转型方向。赛迪顾问通信产业研究中心杨光指出,“运营商的基础网络是财富,更是根本。在互联网时代,仅仅发展管道业务势必将被淘汰,将管道变粗变壮去承载更多服务,向复合型数字服务提供商发展是一条有效的转型之路。运营商在发挥网络资源价值的同时,更应该推进服务创新和开放的生态系统战略,实行‘云管端’战略,重新建立自身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整合者的地位,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
例如,中国电信正充分发挥基础设施能力、关键业务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等核心优势,通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来实现服务领域的拓展,助力各行各业的互联网化转型——率先发布运营商“互联网+”白皮书,提出了2015年“互联网+”的十大重点项目,将在泛网络、云计算等基础设施能力和定位、安全、视频、支付、大数据等关键业务能力,以及运维、集成等服务保障能力方面持续提升,为“互联网+”计划的实施提供坚实保障;新近又率先在内蒙古启动“互联网+”行动,意在推动“互联网+”落地。
从更长远来看,传统行业在新常态下,已经逐渐出现天花板效应,“互联网+”则给传统生产方式带来了革命性变化,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形态,成为两化深度融合最具代表性、最活跃的新方向。Wind统计显示,2014年7月1日至2015年6月22日,共有293家公司通过“增发+重组”拟注入6743.61亿元资产,其中拟注入的热门资产由2014年底的游戏公司转向云计算、大数据等。可以说,互联网从一个外在的工具,已经演变成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互联网+带动新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互联网+”战略衍生的新运作模式,为各方注入了新的活力。
运营商如何把握主动权?
有机遇自然也有挑战。随着产业互联网化的推进,运营商将面临来自互联网公司、民资宽带运营商的更多挑战,如何掌握在“互联网+”时代的主动权,避免成为跟随者,成为运营商当前最应该思考的问题。
做不好管道的运营商不是好的运营商,但互联网+时代运营商要做好的不单是管道,还应该是智能管道,发挥其在网络管道、网络安全方面的优势。
中国电信集团北京研究院互联网研究中心咨询总监左娟认为,“运营商作为大型央企,在ICT业务领域能够发挥积极带动作用,利用遍布全国的渠道和客户资源,携手IT设备商、软件商和服务应用商一起加快信息化应用在各行各业的普遍使用。运营商最有能力承担‘互联网+’的安全体系建设,未来的安全防护既体现在信息层面,也有网络层面,还有终端层面。运营商作为网络、云计算等基础设施提供商、终端的接入商、客户的接触点,对多层次的安全问题具备天然的优势。”
归根结底,电信运营商当前要做的就是落实转型:抓住“互联网+”的机遇,推动流量经营多元化;做好智能管道,将互联网思维引入产品体系;加强开放与协同创新,推动全产业链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