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字号:  

BAT都在反腐 民企防腐"篱笆"确实必须扎得更紧

  • 发布时间:2015-07-17 08:19:45  来源:一财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书海

  万达在反腐,百度在反腐,阿里在反腐,腾讯也在反腐,媒体上关于这些知名民企反腐的报道最近铺天盖地。一时间,民企的腐败问题似乎突然严重起来。

  这大体是一个假象。舆论过于集中的议程设置,会让受众产生一种幻觉。这种幻觉偏离事实。至少,民企反腐并不是某一阵子的事情,而是一个常态。或许,上述提及的企业名气都非常大,这也是更容易引起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何看待民企内部的腐败?在我们看来,腐败跟所有制并没有关系。官场有腐败、国企有腐败,民企也会有腐败。说白了,哪里有寻租空间,哪里就可能有腐败。寻租当然是对权力的扭曲使用。在一个法律没有普遍被信仰的大环境里,寻租现象的相对普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沉重现实。

  不少知名民企,规模已经很大,其内部隐含着一定的寻租机会。特别是采购、招标环节,往往是出事情的关键部门。去年9月,知名跨国民企华为查实100余名员工涉及腐败,这一事件影响不小。问题主要出在终端业务上。说到底,供应商、经销商为了利益贿赂采购人员,还是因为这一块存在寻租空间。一些很有才华的员工为利益诱惑,做了不该做的事,触犯法律,最终锒铛入狱,令人慨叹、惋惜。

  当下民企中腐败案件此起彼伏,当然是跟人性的贪婪有关,也跟现实商业世界较为普遍的潜规则有关。潜规则文化在中国民间文化中,确实很有市场。很多人一边痛骂腐败现象,一边又热衷于为了自己的利益进行“潜规则”。

  当我们的文化中对于潜规则缺少“零容忍”的态度,缺少对“不粘锅”文化的必要尊重时,各类企业中商业腐败数量较大也就不稀奇了。如在医药行业,商业贿赂问题一度极为严重。而从小打小闹的潜规则,到数字惊人的大腐败,这当中已然没有本质区别,只是量的问题了。

  有人谈及民企反腐,常会提及一种现象,即所谓的民企原罪论。这里说的是民企老大自己不干净,常有把柄在外,对下属反腐自然也不敢用力。应该承认,这种现象并不鲜见。近两年高层严厉反腐,官商伴随犯罪案件高发。某个高级官员出事,往往也会牵连出一些民企的老板。

  如此的乱象,乃是政商关系扭曲背景下的产物。对于此类政商关系,我们已经谈论甚多。在权力未能有效约束的条件下,官商勾结这个古老的命题仍在继续。民企老大自身不干净,导致内部反腐不敢用力,这种后果是可以想见的。蚁穴虽小,可溃千里长堤。

  其实,民企反腐,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从整个防止腐败体系的建设,到促使员工不愿贪、不能贪、不敢贪的种种努力,应该说,多数民企的防腐防线是存在的。民企反腐往往也带有鲜明的公司特色,企业领导者的不同做派会体现在反腐的努力中。当然,总有人在利益的驱使下,不惜触碰防线,不惜铤而走险,这类个案当引以为戒。

  总体来看,减少民企内部的腐败问题,需要内外兼修。大的商业环境需要改善,从文化到制度,都要努力使人走向廉洁,而非相反;就内部而言,防止腐败的“篱笆”还要扎得更紧一些。特别是一些要害部门与关键岗位,监督要更严格才行。同时要注意的是,技术在变迁,企业在发展,围绕民企腐败的问题,也会有一些新情况、新矛盾出现,这需要及时应对。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