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字号:  

变味儿的“朋友圈”何去何从

  • 发布时间:2016-02-25 08:50:00  来源:光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王磊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朋友圈从最初私密的记录和分享,慢慢变成帮微友点赞、帮单位公众号拉粉丝、帮“萌娃”投票……对于现如今越来越变味的朋友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做过一项调查,在接受调查的受访者中,仅有4.7%的受访者认为朋友圈投票好玩,44.7%的受访者直言“绑架式”投票方式让人烦恼,失去乐趣。

  元宵节刚刚过去,晒花灯成为微信朋友圈的最大看点。然而就在人们秀美图、发美文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不良现象充斥着朋友圈这块“必争之地”,求推广的微商、求点赞的好友、求投票的家长团,这些眼花缭乱的各类角色逐渐在朋友圈里唱起了“主角”,让“朋友圈”变得越来越不像“朋友”。人们开始纷纷吐槽:变味的朋友圈,何时能恢复以往的纯粹?

  朋友圈“变味儿”成负担

  “现在走过来的是微信方阵,你看他们左手手机,右手充电宝,身后背着一锅心灵鸡汤,胸前挂着佛经和养生秘方,手上拿着励志经典和情感小句,口中还在大喊,亲,给孩子投个票吧!”这是眼下网友们调侃朋友圈的一段话,随着朋友圈的不断扩大,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市民的朋友圈里都充斥着各类微商和垃圾信息,许多市民刷朋友圈的次数开始渐渐变少。

  前几日,市民孙先生在青山区一家商店里购买了一些家居品,准备结账时,商家告诉孙先生,如果关注他们的公众号会有礼品相送,可是后来孙先生没有加商家的公众号,结账后就离开了。“现在许多商家都爱这么推销,我之前加过一家商场的公众号,后来他们发过一次打折促销的消息,说在朋友圈内转发被点赞50次,就能获得价值100元的话费充值。我全部按商家说的照做了,结果去兑换时,商家却说活动早就取消了。”孙先生告诉记者,除了不喜欢朋友圈变成广告圈,他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会和一些不太熟悉的人互加微信,时间久了联系人里充斥着一堆不认识的陌生人,每天被各种求赞拉票的消息困扰,私人信息也不敢发了,而这些都成了他渐渐少刷朋友圈的原因。

  与孙先生的烦恼不同的是,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春节假期时,她在朋友圈中看到一条吸人眼球的标题,点开后先是一张动图,往下一拉,映入眼帘的却是“不转发你和你家人将有厄运降临”等字眼。李女士说,看到这些后她非常气愤,本想不理睬,但内心又有所担心,最后李女士只得将其转发在朋友圈中,并附上说明叫人不要打开。记者采访了解到,遇到类似李女士这样遭遇的人不在少数,多数人碰到这种事都会选择漠视,并从内心谴责发此类消息的微友。但也有少部分人即便很讨厌这种“诅咒消息”,但还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转发消息,让他人再接受这种诅咒,这颗恶心雪球在“朋友圈”中越滚越大。

  朋友圈变“生意圈”

  由于不需要第三方监管,朋友圈里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而当“朋友圈”逐渐被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所充斥填满时,由此产生的各种网购“后遗症”也接踵而来。

  “我在微信上购买过朋友卖的一款高仿女包,当时看他发的图片感觉质量挺好,价格虽然有点贵,但觉得是朋友卖的东西肯定没问题。谁想到用了还不超半个月,包的拉链就坏了,我想退货,可又碍着朋友的面子不好意思说出口,只能自认倒霉了。”85后女孩嘉嘉说,现在逛“朋友圈”就像逛商场一样,看似广告图片里的东西都特别物有所值,但真出了质量问题,消费者很难进行维权。

  采访中,记者发现,有些市民对此还是抱有支持态度。“自己的朋友做生意,有优惠又实惠,自己还能帮忙推广,利要大于弊。”市民冯女士说。但也有些市民不这么想,“朋友圈是大家用来社交、分享心情的地方,不应该将它演变成相互交易的平台,有的人一个时段发布十多条售卖信息,这种轰炸着实让人受不了。”市民雷先生说。

  ■记者手记

  单纯的“朋友圈”回来吧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朋友圈从最初私密的记录和分享,慢慢变成帮微友点赞、帮单位公众号拉粉丝、帮“萌娃”投票……对于现如今越来越变味的朋友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做过一项调查,在接受调查的受访者中,仅有4.7%的受访者认为朋友圈投票好玩,44.7%的受访者直言“绑架式”投票方式让人烦恼,失去乐趣。

  的确,当朋友圈变成一种心理负担、人情负担,甚至被各类商家挟持、绑架,朋友圈便失去了分享的自由和乐趣。让“朋友圈”回到从前,我们不妨将“朋友圈”当作“自家花园”去经营,既种了花草温馨了家园,又将花香传递给途经此处的每一位贵友。简单美好的“朋友圈”,应是这个样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