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科技 > IT业界 > 正文

字号:  

苹果未驱散“石器时代”的茫然 智能穿戴尚待爆发

  • 发布时间:2014-09-12 07:39:41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焦立坤  责任编辑:汤婧

  近一年来,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大企业,一大波风险投资,再加上一群科技信徒,已经把智能可穿戴设备描绘成最朝阳的产业。尽管概念很火,但目前智能穿戴市场仍处在“叫好不上座”的市场“导入期”,甚至可以说是原始的“石器时代”。

  市场处在导入期

  盘点一下目前已经问世和即将问世的可穿戴设备,基本有四大类:运动和健康辅助的JawboneUp、Nike+Fuelband、FitbitFlex以及国内的咕咚手环、大麦计步器等;可以不依附于智能手机的独立智能设备iWatch、三星Gear、果壳智能手表;作为互联网辅助产品的GoogleGlass、百度Eye类产品;与物联网密切相关的体感设备MYO等。其中,大部分都是腕戴式设备。

  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这些智能手表、手环、眼镜等感兴趣的人还主要是那些热衷于运动的人,他们喜欢将个人健身信息上传到朋友圈。但市场还缺少成功范例,缺少典型产品,缺少统一标准。而苹果智能手表要到明年才真正上市。

  “市场还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培育和发展过程,主动健康意识和主动健康消费首先需要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然后成为一种共识和向往,之后形成主流,最后变成习惯,市场就全面爆发了。”康源互动联合创始人兼CEO余华说。

  乐语通讯周边产品部总监肖远认为,智能穿戴市场目前还在起步阶段,但未来会走向爆发和普及。在应用场景上,还是以运动健身、休闲娱乐、智能开关、远程控制、医疗健康等为主,目前来看运动健身是未来穿戴市场的主力。他称,除了手环以外,未来可能出现衣服、皮带、手表、项链、耳环等,未来可能都会变得“智能”,而与“云端”的结合会使未来的穿戴设备有更多的市场空间。

  产品同质化严重

  有业内人士向北京晨报记者分析说,目前的产业阵容两极分化,一是主打高端市场的国际品牌,价格昂贵,以Pebble、耐克、三星等为代表;二是一些国内的山寨公司,他们以高仿为主,产品低质,做工粗糙。这种山寨现象成为产品质量隐患,在一些健康产品领域,更多产品质量问题导致市场混乱。有说法是,2010年可穿戴设备概念刚兴起时,进入山寨厂商屈指可数,到了2013年,有名可查的山寨厂商已近百家。

  有业内人士告诉北京晨报记者,目前产业门槛太低,往往一两百万就能进入这个市场。山寨们往往一个表带加一个模块就搞定了,功能也只是简单的测重、计步之类,做工粗糙。

  据了解,除了用户购买意愿低外,目前智能穿戴市场还有几大瓶颈,其中产品同质化严重。在京东商城搜索智能手表就能看到有三十多个品牌的几百个产品,价格从99元到2999元不等。单从功能上看,这些手表似乎并不逊于苹果手表,尤其在续航能力上,一般在24小时左右。而Apple Watch有消息称,续航时间大约在半天左右,光这一点恐怕就让体验大大下降。

  而为提升用户对可穿戴产品的兴趣,厂商都在寻求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品推广路线。时尚+健康是比较流行的做法。

  2014年高速启动元年

  海通证券研究报告认为,可穿戴设备将成为下一个消费电子增长点。此类产品能够实现24小时佩戴,永久在线与即时信息沟通,充分挖掘人体信息并给出相应问题的解决办法。这几乎是对人体能力的直接增强,因而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报告预计,2014年将成为可穿戴设备高速启动的元年。众多可穿戴新产品集中上市,整体需求开始上扬,特别是苹果智能手表的推出将极大地推动市场对可穿戴设备的热情,并带动整个行业在测量精度、屏幕显示、软件应用等多方面实现升级。在众多利好因素刺激下,预计2014年出货量将出现爆发式增长。2015年-2018年可穿戴设备市场将保持60%-70%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18年全球市场出货量将达1.5亿只,市场规模190亿美元。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