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科技 > IT业界 > 正文

字号:  

谷歌眼镜真的“失败”了吗?

  • 发布时间:2015-02-02 10:30:15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汤婧

  连日来众人关注的谷歌眼镜去留之问,有了确切答案。谷歌首席财务官帕特里克·皮谢特表示,“当团队遇到无法跨越的障碍,但我们认为还有市场前景时,我们会停下来。然后花时间重新制定策略,就像谷歌眼镜项目一样。在这样的情况下,当项目无法取得我们期望的影响力时,我们会作出决定取消这些项目。”

  2012年问世的这款人机交互产品,曾令科幻片中的玄而又玄的智能穿戴技术如此唾手可得,更由此获评《时代》周刊评选的当年最具创新产品之一。如今,不仅项目面临暂停,也在2014年末美国《技术评论》杂志盘点科技界技术失败时,榜上有名。

  这一引人关注的下滑曲线,对智能穿戴技术的创新求活,意味着什么?谷歌眼镜失败了吗?

  “逆人性”,令“高大上技术”碰壁

  上市之初,谷歌眼镜描摹的愿景令人神往:集智能手机、GPS、相机于一身,可在用户眼前展现实时信息,只要眨眨眼就能进行拍照上传、收发短信、查询天气路况等操作;无需动手便可上网冲浪;甚至还能用自己的声音控制拍照、视频通话和辨明方向……然而,在投入市场应用后,似乎有些事与愿违。

  2014年8月13日上午,市六医院7号手术室,骨科主任医师陈云丰正在完成一台桡骨远端切复内固定手术,与平时不一样的是,手术同时,陈医生鼻梁上的谷歌眼镜随着他轻声发出的简单指令,实时自动拍出“第一视角”画面,并同步传送到手术室之外,中国、新加坡及亚欧多个国家的近百位医生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观看了手术直播。这一技术无疑为远程医疗及医学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下转6版  (上接第1版)欣喜之余,陈医生也为他的使用感受苦恼。“为了拍摄画面的稳定和清晰,整场手术过程中,我的脑袋和脖子,都必须尽量静止,在精神高度集中的手术中还要保持这一状态,非常疲劳。”他最担心的是,“若越来越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那个人隐私如何保护呢?”事实上,谷歌眼镜的现有和潜在用户中,与陈云丰有着相同感受和顾虑的人不在少数。

  业内人士指出,智能穿戴和人机交互领域,有个负面指标叫做“逆人性”——人的本性决定了对生活类产品的期待是便捷、省力和安全可靠,若逆势而为,即使技术再“高大上”,也往往很难被市场接受。以谷歌眼镜为例,录视频、导航、打电话、上网,每一项都能够让人觉得生活会因其变得更酷,但实际体验,有些却并非如此。如眨眼操控拍照本是其功能上的一大亮点,但是许多人在实际测试使用时,却发现需要不断把视线挪到右上方,对焦取景时还需把脖子作为三角架来不断调整。

  个体对隐私和版权的关注,也令谷歌眼镜碰壁。此前在美国的一次民意调查中,有大约72%的受访者拒绝购买和佩戴谷歌眼镜,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担心个人隐私和安全问题。一些影院已经禁止使用谷歌眼镜。由这些引发的惨淡市场表现,最终令谷歌公司在今年1月19日宣布停止出售谷歌眼镜。

  从“个人”向“商业应用”转向

  令人意外的是,尽管利空消息不断,也有部分开发者陆续离开,但谷歌眼镜的开发合作伙伴之一、上海医微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潘耿似乎并未感受到这份“冬寒”。

  “许多人都将项目暂停看作是失败和终结,但我理解的谷歌本意并非如此。”潘耿说,谷歌仍鼓励开发者在这一平台上有所作为,并宣布将专注于二代产品的商业化开发。在他看来,此次“壮士断腕”是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之举,不再企图“个人”与“企业专业商用”两者兼得、模棱两可,而是专注后者,若能通过优化开发环境、调整控制参数、电池续航等,为特定领域进行专门的功能强化,或可在专业商用市场争得更多份额。

  毕竟,在智能穿戴设备应用市场,需求生活娱乐功能的个人用户仅是一小部分,而在维修、医疗、执法等细分市场中,新技术有着更为广阔的天地。这些领域里,曾令谷歌眼镜一筹莫展的由隐私、知识产权等构成的“无形之墙”,也不复存在。以汽车维修举例,若可在智能眼镜中集成各类车辆结构图、详细维修手册,并优化操控,那么佩戴眼镜的维修人员面对汽车时,肉眼直视看到的零部件与通过眼镜看到的三维图纸叠加,每一项维修操作均经智能眼镜摄录后同步分析,并给出高效建议……

  不过从目前情况来看,谷歌的这一决定前景如何,并不能盲目乐观。在智能眼镜的商用专业领域,群雄林立。国外东芝、易普森等老牌电子品牌都已陆续推出相关产品,国内,联想的研发生产链也已有所行动。

  商业有盈亏,科研无成败

  有意思的是,谷歌眼镜与苹果手机,同样在面世当年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最具创新产品”之一,发展曲线却上下分明。这份“尴尬”在业内专家眼中,似乎并不重要。前者向世界展示了“增强现实技术”、“解放双手”在日常应用中的可能性,与后者带来的“手机革命”相比,其意义同样深远。

  据了解,增强现实技术,是在虚拟现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也被称之为混合现实,是通过计算机系统提供的信息增加用户对现实世界感知的技术,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并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物体、场景或系统提示信息叠加到真实场景中,从而实现对现实的增强。

  跟随谷歌的脚步,索尼等厂商也相继投入智能眼镜的研发。去年3月,索尼在旧金山的 Wearables DevCon大会上展示了智能眼镜SmartEyeglass的原型产品,希望吸引开发者的兴趣,促使开发者为这款智能眼镜开发应用。与谷歌眼镜不同的是,这一产品创新性地采用双眼型显示技术,使文字的显示呈现距离感,从而更易阅读。由此也可看出,谷歌眼镜和其代表的智能眼镜并没有被人们放弃,依然保留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和可能性。研究人员和团队需要的,是技术上的提升,以及与社会应用环境的进一步相融。代表着人机交互、智能穿戴发展方向的智能眼镜,目前所需要的,或许也是时间和耐心。

  商业有盈亏,科研无成败。中科院院士汪品先在谈及创新文化时说过,“科学研究中,每一次探索都有意义,即使发现走错了路,也是一种经历,一种积累。”谷歌眼镜的“滑铁卢”,或许可以让更多人找到新的“眼镜”。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