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科技 > IT业界 > 正文

字号:  

资本暗战AR:这蛋糕比VR大3倍 需等5年才“出炉”

  • 发布时间:2016-04-26 08:17:04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吴林静  责任编辑:张洁欣

  4月24日晚,2016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拉开帷幕。博览会上展示的百余项工业4.0的实际应用中,德国总理默克尔、美国总统奥巴马体验了一把VR(虚拟现实)眼镜。随着VR消费级产品的不断问世,2016年可以说是“VR元年”,但这个“元年”并不包括AR(增强现实)。相反,VR、AR虽并蒂花开,但AR更像活在VR的光环之下,技术壁垒加上产业隔阂,AR还停留在概念视频的阶段。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说VR是下一个时代的PC,那么AR就是下一个时代的mobile。记者调查发现,VR的火,是表面的虚火,AR才是巨头争抢的重点领域,资本之间更是暗流涌动。

  随着 Oculus rift、SONY PSVR、HTC VIVE三大消费级产品陆续推向市场,2016年被称作“VR元年”。当逛商场遇到VR体验区,199元包邮就能买回VR眼镜时,有多少人还记得曾在市场上昙花一现的AR眼镜?

  那么,技术开发更早的AR是否真被冷落了?非也!有投资银行预测,AR未来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美元,是VR的4倍,且近日谷歌、微软、苹果等巨头都纷纷宣布,AR将是公司长期战略的一部分。

  但这巨大市场背后,却是“还需5~10年的技术酝酿”和无消费者买单的残酷现实。“AR承载的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畅想,估值很高,技术门槛也很高。”多位从业者在采访中告诉记者,B端市场是众多AR从业者瞄准的方向,“目前,AR在企业端需求较大,消费级爆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巨头暗中争抢AR市场

  2016年,VR/AR绝对是热词之一,与之相关的创投活动遍地开花。3月底,记者在西部地区参加了一场规模盛大的VR/AR论坛,8位嘉宾演讲中,只有一位的演讲主题涉及AR。看起来“VR/AR”这个搭配更像是个偏义复词,AR活在了VR的光环之下。

  正当外界以为AR被淡忘时,嗅觉灵敏的资本却在AR领域暗中较劲。谷歌、微软、苹果、Facebook等IT与互联网科技巨头近日纷纷表示,AR是公司长期战略的一部分。

  以谷歌为例,即使VR纸盒子(Cardboard)今年1月销量已破500万台,在AR产品上受过挫的谷歌,仍丝毫不减对后者的热情。近日其高管私下甚至喊出“让Facebook做VR去吧,AR才是终极目标”的口号。

  就在4月中旬Facebook F8大会上,扎克伯格也不甘示弱地表示,AR眼镜同样也是Facebook未来10年的努力方向。

  事实上,科技巨头默默耕耘的是一块比VR更大的市场。去年,投行DigiCapital预测,到2020年全球AR与VR市场规模将达到1500亿美元,其中VR300亿美元,AR则是VR的4倍,将达到1200亿美元。

  从技术上讲,AR技术的起步时间远远早于VR。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律师熊代琨和王峰检索全球专利布局发现,AR技术的专利申请早在1995年就已出现,到2009年AR技术的专利申请量都一直处于比较平稳的发展状态,但到了2010年全球AR专利申请量突飞猛进,有589件。相较而言,VR专利申请呈井喷式增长却发生在5年之后的2015年。

  “AR技术领域排名前列的申请人,均是通信行业的巨头公司。”上述两位律师告诉记者,“微软高居榜首,三星、索尼、高通紧随其后,大型通信如诺基亚、西门子、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也是榜上有名。”

  ●AR仍需5至10年技术积累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A股市场相关概念股中,与AR有关的投资布局更侧重底层技术,且所投项目适用范围大多不限于AR。其中,GQY视讯(300067,SZ)就投资了美国三大AR眼镜商之一的Meta,占股比例为3.617%。

  AR这块蛋糕如此诱人,但为何国内资本又非常谨慎?深圳一家做AR/VR镜片的厂商负责人告诉记者,从硬件和技术上来说,一个VR眼镜的技术含量是傻瓜相机级,而做AR硬件就是单反相机的难度,“VR的门槛是8.6元,一个纸盒加两个镜片;做AR,没有足够本事是做不下来的。”

  全球信息技术研究和顾问公司Gartner研究同样显示,VR处于大规模应用前夕,进入了市场化、商业化应用的上升期。相比之下,AR仍需5~10年的技术酝酿,才能成为主流。

  不同于VR的纯虚拟环境,AR是基于现实增强的,理想状态是看到现实的东西,弹出相应的信息。“无论是个性化还是标准化的信息,都需要海量级的云端数据存储才能实现。”成都理想境界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李学良告诉记者,海量的数据支持是第一个门槛。

  据了解,在全国AR技术主要申请人排名中,成都理想境界科技有限公司的专利申请量排名前十。但李学良透露,目前公司能实现的AR行业解决方案仅限于单独的数据库支持。

  处理上述海量数据,把需要叠加在现实中的数据实时渲染出来,需要非常高的运算能力。李学良介绍,目前的运算还是基于PC端、云端运算后再传送到终端,一些简单的运算任务开始在手机端实现。

  数据传送也是一大门槛。“想要达到理想的AR效果,对网络要求也很高。”李学良说,“必须有5G甚至6G的传输网络,才能实现实时交互。”

  所以,即使AR技术研发起步早,但要想走入消费市场,其技术还需要迈过好几道门槛,而且是全球性难题。

  ●要爆发先找到合适应用场景

  技术仍待沉淀、消费级市场难觅踪影的AR,在企业端结束了“隐身”模式。

  “AR可以有效呈现产品、物品和场地信息,可以在市场营销、产品推广和介绍上满足更多企业的需求。”国内知名VR平台87870首席执行官Andrew D. Kim对记者表示。

  李学良亦深切体会到“现在企业端还是有些爆发”,已经有企业意识到了AR的潜力。李学良所在公司的AR设备还在研发阶段,但AR的相关应用内容及数据支持,借助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已能在广告、传媒行业有所商用。

  通过接触零星的AR企业端使用案例,国内AR行业资深观察者、AR in China CEO张明军发现,AR在B端市场虽然有应用,但也没有VR在消费市场那样火爆。除了本身的技术掣肘外,产业链也没有打通。

  据张明军了解,虽然有的AR团队具备技术实力,有的在探索商业模式,但“包括海外比较知名的AR企业,都缺乏把技术与市场需求对接的能力”。一句话,AR从业者没能找到合适的场景和客户,并根据市场需求打磨产品和技术。

  反观产业链的下游,各行各业也不清楚AR能带来怎样的作用和效果。张明军发现,有需求的市场不知道AR的研发进展,也不知道去哪儿找到合适的AR方案供应商,“AR并没有充分体现和实现自身应有的价值,围绕产业的生态、人才自然伸不开手脚。”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AR技术突破瓶颈、产业链逐渐打通后,AR无论在B端还是C端的爆发,都需要找到最适合的应用场景和消费市场。

  Andrew D. Kim表示,VR之所以迅速崛起,是因为VR在消费市场找到了定位和目标。如果AR技术没有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没有找到最合适的应用环境,也只能是暂时的噱头。

  【应用案例】

  AR教育产品技术含量低 山寨同质化乱象丛生

  AR会从哪些消费场景爆发?从市面上的产品来看,教育领域或许是个突破口。从多类自称是“AR教育产品”的介绍来看,主要呈现方式是手机或电脑预装软件后,通过摄像头扫描教育道具,手机或电脑上就会出现立体的图案、三维的视频或模型,从而与学生互动。

  自称接触AR已经16年的赵良华亦将AR技术应用在儿童教育领域。据其介绍,随着硬件的提升、智能手机的普及,用手机/平板电脑“APP+摄像头+道具”就能实现AR在教育中的应用,这符合当前硬件、技术的应用场景。

  不过据记者了解,当“鲸鱼从篮球馆跃出”这样的AR或全息概念视频出现后,业内开始认为,以上的“AR教育产品”是打擦边球的伪概念,即便算是AR技术,“其技术含量也不高,处于初级状态。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AR教育还没有到来。”

  “APP+摄像头+道具”类型

  VR/AR概念爆发后,已有上市公司开始布局。慈星传媒此前签署了一份重大采购意向书,其中一个产品为儿童AR智能产品“阿U幻镜”。据慈星传媒介绍,该产品有一系列内容学习包,通过AR技术打通虚实交互,其原理是“通过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与实体玩具结合”。

  采用类似原理的还有赵良华的产品,他现在是大连新锐天地传媒有限公司CEO。他坦言,目前市面上的AR教育产品几乎都是“APP+摄像头+道具”类型。新锐天地也尝试过接入AR智能眼镜,但并没有攻下消费者。眼下手机(平板电脑)依然是AR教育产品的主力设备。

  然而,多位AR界、教育界人士对上述AR教育产品的呈现方式并不十分认同。从事互联网教育的范伟程分析称,“这不是AR,是炒作概念。现在APP加卡片,只能算智能识别。”

  对此,研究AR/VR技术多年的成都理想境界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李学良认为,这算是个AR技术,但技术含量并不高。目前来说,教育领域相当于细分领域的一个玩具产品,比较初级。

  实际上,从2000年开始,AR设备就从服务器过渡到电脑再到现在的移动设备,赵良华认为,手机、摄像头来识别道具的方式已是目前硬件、技术下可行的呈现方式,“我们现在就是在等AR硬件、技术的发展,完善出更好的场景。”

  内容沉淀与技术同等重要

  虽然有观点认为AR教育产品大部分的呈现技术比较初级,但在AR in China CEO张明军看来,这些“非严格意义上的AR从业者”,以当下的AR技术为蓝本,进行内容制作、积累和推广,对于AR产业发展而言,他们真正的价值在于储备优质的内容。

  参照智能手机硬件、软件市场的发展趋势,智能终端变现的次序是,硬件产品、内容产品和数据产品。VR现在就陷入“硬件火、软件冷”的怪圈,内容的极度匮乏成为行业挥之不去的痛。对此,业内呼吁在AR产业真正爆发前,内容、软件的沉淀与技术同等重要。

  此前,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也表示,最后的赢家一定是把内容和技术结合起来,让人看了觉得是必须要看的,才会愿意付钱,企业才能做大。这个领域“内容、创作为王,创意很重要”。

  说到创意,AR教育领域的内容生产者们直摇头,行业屡禁不止的抄袭乱象推升创意成本,市场鱼龙混杂。赵良华就多次公开痛斥行业内的同质化、山寨产品,“抄袭我们产品,并没有超越,换个名字再打价格战、挖代理、抢市场,最后受伤的是整个行业。”他希望,在AR教育内容生产上,出现真正的竞争对手,带着好的想法,一起碰出好的创意。

  张明军则提醒,随着技术和商业的发展,从业者仅考虑目前终端上能够承载的产品和服务是不够的,“新的硬件和软件带来的玩法,会和现在有很大区别和不同,不自我调整,下个阶段将失去‘产业核心玩家’的地位,内容、软件和硬件需要不断磨合。”

  【业内观点】

  AR in China CEO张明军:从“感知”到“认知”AR想象空间极大

  最近关于AR/VR的交流会、创投会很多,AR in China CEO张明军快忙不过来了,这在2010年是无法想象的。当时,张明军刚开始接触AR——PC、显示器,再加摄像头进行交互——这种方式一直延续到2012年。2011年以后,智能手机爆发,开始有了许多移动端AR应用的出现,再到智能穿戴设备的兴起,在眼镜上实现AR功能成为业内的畅想。

  近年来,AR的发展速度加快,虽然消费市场不如VR火爆、技术还有壁垒以及产业有待打通,但专注AR已6年的张明军坚信,“VR或许是下个时代的PC,AR就是下个时代的mobile。”

  为此,记者(以下简称NBD)近日专访了张明军,常年浸淫于AR界的他,带来了行业内新鲜的发展风向。他认为,当AR实现与现实高效链接、交互后,再加上人工智能(AI),AR能做的事“想象空间极大”。

  AR和大数据高度关联

  NBD:在投行的研究报告中,AR的市场估值明显大于VR,您怎么看?

  张明军:从技术层面讲,AR和VR是包含和被包含关系,属于计算机图形图像研究范畴。AR的应用,现阶段公众看到的相对简单,随着软件层面的提升以及人工智能的应用,会把AR从现阶段的“感知”带入下一个阶段的“认知”。因此,AR能做的事情想象空间极大。

  AR的本质在于适应现实、保留现实。正因为适应现实,AR真正可以面向千变万化的真实世界,与各行业场景紧密联系;正因为保留现实,才能够做到选择性信息化增强,降低技术应用的时间成本和制作成本。实现高效的认知和交互,这是AR估值高于VR的原因。

  NBD:与VR相比,布局AR的企业更多是有数据、计算能力的公司,这种类型公司是否更容易获得先发优势?

  张明军:目前主流核心技术,比如交互、光学、OS、SDK等方向,并非掌握在大数据背景的公司和团队手中。因为,目前综合的AR产品,更多是IT和互联网巨头才敢试错,这些巨头本身的发展脉络要求其必然是大数据公司。

  AR和大数据的关系,简言之,一是入口,二是出口。未来AR既是大数据的取得方式,也是大数据体现和实现价值的重要平台。AR和大数据一定是高度关联的,这对所有公司都很重要。

  移动端依然是过渡阶段

  NBD:AR会有怎样的崛起路径?相对C端市场,是否更容易从B端市场找到爆发点?

  张明军:是的。目前,C端也不是没有应用场景,只不过我认为,C端的模式对于AR技术本身的依赖并不是最最核心的。B端市场和垂直领域的资源、技术、渠道等积累应是下一轮AR公司洗牌最大的“护身符”。

  AR in China也一直在观察、评估和思考,2B模式的AR公司在未来短期业务中需要积累什么?我认为有几条“护城河”:一是增强客户粘性的法宝,例如品牌形象以及在对传统业务流程的提升、替代过程中,沉淀大数据等不易取得的资源;二是形成产品标准或开发生态,例如通过切入更多应用场景,形成标准化产品或开发工具;三是技术壁垒,例如率先通过业务锤炼出成熟、主流的技术方案,并通过完善的IP战略巩固技术。

  NBD:AR的发展经历了从PC端到移动端的演变,移动端是否是未来的理想呈现方式?

  张明军:移动端的业务量远远大于PC端的AR时代,移动端依然是过渡阶段,这个阶段给不少创业企业带来思路和项目。目前,智能眼镜是AR最理想的呈现方式。

  从AR in China所接触的AR软件厂商来看,其规划蓝图都在考虑和深度学习与人工智能的结合,这也是我提到的“感知”到“认知”的过程,就像婴儿的成长过程,长大了可以干很多事情,从事更多行业。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