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科技 > 评论 > 正文

字号:  

以新常态思维看外资“隐性退潮”

  • 发布时间:2014-10-21 06:53:26  来源:新京报  作者:余丰慧  责任编辑:王磊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有能力摆脱对外资、外企的过度依赖了,已经到了经济发展中所需资本以内资为主导的时候。

  “外资大规模撤离”成为近期舆论焦点(10月20日《经济参考报》)。2013年,我国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下降6.78%。在外经贸第一大省广东,制造业实际吸收外资下降2.05%。上半年实际使用外资增长仅仅2.2%。

  央行公布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89万亿美元,较今年6月末减少了0.1万亿美元。2013年底中国外汇储备3.82万亿美元,而2014年9月底为3.89万亿美元,仅仅增加700亿美元。与此同时,三季度合计贸易顺差1281亿美元,相比去年三季度增长108%。与1-9月贸易顺差轧差后为581亿美元。说明外商投资和国际热钱最少有581亿美元流出。贸易顺差在扩大,而外汇储备不增反降。只能折射出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短期资本流出加速。

  从外部环境看,外资撤离中国,包括国际短期资本流出,貌似有其合理性。美国经济强势复苏,10月底将全面退出量化宽松,并且一度加息预期提前声音四起。美元开始较大幅度走强。使得国际资本加速回流本土寻找投资机会。加速了国际资本从中国流出。

  从中国自身经济发展情况分析,经济增速不可能再维持过去十年来高达10%以上的增长态势,特别是不可能再采取应对金融危机时期的4万亿元大投资和9.56万亿元的信贷大投放,以及强刺激房地产政策导致房价暴涨的增长模式。过去中国经济高达10%以上的增速,外资从中也分取一大杯羹。如今,中国经济增速已经下降到了7.5%以下,其中包括外资在华分享的蛋糕以及投资回报增速都在下滑,这对外资外企的吸引力减弱,外资在华利益与过去相比较少了,流走流失或者威胁流走离开都是自然而然的。

  中国经济在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内外资政策在并轨,长期以来外资享受的超国民待遇已经逐步消失。外资的国民待遇也使其有一个适应过程。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成本增大、人民币汇率波动等影响是外资外企撤离的微观经济环境原因。

  必须要用新常态思维来对待这一变化。外企、外资应该有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的思想准备,试图像过去那样享受超国民待遇,依靠廉价劳动力的低加工成本谋取超额利润,依靠低廉的环境成本生产经营,甚至依靠垄断市场的强势力量,在中国已经很难行通了。

  对于中国来说,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速理性回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时期,经济社会从无序到法制规范阶段,外资、外企撤离流走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中国经济经过35年的发展,整个社会财富积累快速增长,经济发展中的资本短缺不再是第一位的,对吸引外资的迫切性没有过去那么紧迫了。中国应该从量和规模上的引资转变为从质上选资。应该引进高科技项目外资,引进对提升中国创造创新有帮助的外资,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第一位的,也是最紧迫的是,加大中国企业乃至全社会大众的创新能力,这是经济转轨的关键,也是不过度依赖外资外企的出路。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有能力摆脱对外资、外企的过度依赖了,已经到了经济发展中所需资本以内资为主导的时候。

  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经济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中国在IT实用性产业上比如: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中国诞生的BAT互联网企业已经成为国际性大公司。同时,外企也会不请自来,撤走的外资还会回来,我们应该有这个自信。

  □余丰慧(专栏作家)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