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打假,有力却无力
- 发布时间:2015-05-22 11:05:00 来源:中国民航报 责任编辑:王磊
阿里集团再次陷入造假风波,这次的对手是法国开云集团。近期,法国开云集团旗下的古驰、圣罗兰等品牌起诉阿里,声称阿里故意放纵造假者,让造假者在全球销售假冒品牌产品成为可能。其实,为了打假,阿里已经煞费苦心,但假货市场仍存在。对于阿里来说,“全面打假”太难,阿里挑战的不是几个造假、卖假的商家,而是整个中国消费市场。
近期,总部位于巴黎,旗下拥有古驰和巴黎世家等奢侈品牌的开云集团在纽约起诉阿里巴巴,声称这家总部位于杭州的企业共谋参与了其网站上的假货销售。开云集团给阿里巴巴售假的定义是:“明知故犯。”
作为回应,阿里的打假队伍称,如果开云集团旗下奢侈品牌选择与阿里磋商,而不是起诉,那么这些品牌本有更好的机会取缔无孔不入的假货交易。
不知开云是否会同意与阿里合作。其实,即便没有开云的起诉,假货横行也已经让阿里很有压力了。
成功上市后,打假被阿里提上日程。犹记得,年初时,阿里与工商总局之间关于网上售假的交锋此起彼伏。这也导致美国律师事务所对阿里提起了诉讼,认为该公司在上市之前并未向投资人披露有关“假货风波”的真实且详尽的信息。
阿里一直在强调对打假的态度和努力。《21世纪经济报道》称,自2010年起,阿里就主动与权利人合作。阿里安全部资深总监倪良称,2014年的前9个月,他们主动发现了1.1亿件假货;发现后,他们第一时间下架这些假货,并对卖家进行处罚;阿里用于购买和鉴定假货的费用,每年都超过1亿元;阿里还从对商家的监控延伸至对自然人的追踪,利用大数据打假。
政府方面,2014年,质检部门与电商平台的合作更进一步。国家质检总局在杭州成立了“国家质检总局电子商务产品质量风险监测中心”,阿里巴巴集团配合该中心进行网络商品监管与抽检。
从阿里的打假投入、技术和机制来看,其对打假可谓不遗余力,然而阿里仍然无法解决售假问题,因此遭到外界的种种质疑。央广网报道,2014年前3个季度,由权利人发起处理的侵权商品链接就超过了600万条。
阿里属于平台型电商,在管理难度上,与自营型电商的区别非常大。理论上,在平台上看不到卖家的经营行为,所以治理淘宝远远难于治理天猫。然而,让阿里舍弃淘宝,又是万万不能的。
然而,让淘宝为所有假货承担责任也是不现实的,打假的难点还在消费者身上。开云在诉讼中提到,一家中国商户销售假冒的古驰包,每个价格为2美元~5美元,而每批订单至少销售了2000个。但这款古驰包的正品价格为795美元。实际上,价格相差这么大,明眼人都知道卖几美元的肯定是假货,但有些人就是需要借助假冒名牌找到存在感,于是制假、售假者和知假买假者往往心照不宣,买卖双方均有意,不愁做不成生意。
源源不断的市场需求,让电商打假呈现出野火烧不尽的态势。财经作家信海光甚至认为,不能对阿里的打假抱太大希望,因为在打假这样的社会工程中,一家私营企业的执行力是有限的淘宝平台是中国整个消费市场的缩影,要解决淘宝的假货问题,仅靠淘宝自己是不可能做到的。
在网络商城上,假货没法完全被取缔,但投资者等不起。对于在美国上市的电商,售假是一个绕不开的难题。前有阿里、京东,现在又加上了聚美优品。对于阿里来说,最坏的结果是,开云对阿里的起诉,可能导致阿里股价的下跌。并且,伴随而来的就是投资者的集体诉讼。
专门从事美国诉讼的律师郝俊波认为,美股监管严厉,而且存在做空机制,它的诉讼机制使得发起这种集体诉讼是比较容易的。所以,电商如果存在售假情况,那么被提起集体诉讼是必然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如果最后双方以妥协而告终,对于投资者的损失,上市一方则需要给予一定的补偿。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